程 鸣
中国高校的素描教学作为艺术基础课程的地位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几乎在所有的艺术或者设计类院校里,都将素描作为入学前的考核科目与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因为素描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基础作用相当重要,所以素描教学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我国实行一直持续至今。“传承与创新”是现在各大艺术院校素描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这说明了人们将素描教学内容拓展的重点界定到了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方向上。这里我想对于素描教学的拓展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在我国拓展大学素描基础教育的内涵,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是苏联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描摹自然论”基础上的。它要求的是我们应用黑白调子对自然真实还原,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多年的学习,观念上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高考专业课程的要求过于一致,使他们对于画面的好与坏评判有了一个模式化的标准。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学生变得“没有胆量”去推翻自己的原有思维,画的时候畏首畏尾,在观念上对于突如其来的改变不能适应。其次,即使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也下决心开始进行一些改变,尝试接受新的理念,但是进入到实际操作的层面后,就会发现除了传统素描教学中较为习惯的一些方式外,有更多的需要我们认识、学习的东西,比如说新理念的系统知识、教育手段、工具材料和课程安排等,我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一切都必须从借鉴与探索开始,这些正是我们目前基础教学中所不足的地方。
在教学中,有一些学生曾经问我:“我们为什么要学素描?”这其实是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从宏观上讲,素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一个人的观察与表现事物的能力。这是很笼统的说法,每一个同学都知道,因为在以前的教育中老师都会这么告诉你。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高这些能力,方法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大学的素描教育时间比例并不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做出取舍。曾经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多元化的专业发展需求,因此具有专业方向性的素描训练此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素描的基础作用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作为造型基础而存在的,另一方面是作为设计基础而存在的。
造型基础是绘画类专业的发展基础,主要面向绘画以及雕塑等专业。在传统教学中,这类基础素描注重于造型的准确,构图的完整,质感真实,透视合理,明暗关系合理,是我们所称为“基本功”的“契氏”素描,也是长久统治我国素描基础教学的体系。这种素描的训练是非常严谨的,在作画的时候甚至还要靠测量来确定比例造型。它的弊端在于过于机械化,过于理性化,呆板与僵硬是其最大的特点。目前这种训练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现在社会的艺术需求。当我们看到国外大师名画的时候会觉得激动万分,因为那每一张画面都具有无比的个性与表现力,画面充满起伏的韵律,跳动的节奏感,生动鲜活的气氛,无不使你感到这些是“契氏”素描教育体系所无法达到的。由于考学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入学前经历过相当长时间的“契氏”素描训练方法的训练,“基本功”较好,但是对素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性与机械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就是我们改革与拓展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的素描训练中,针对学生“千人一面”的问题,我们应着重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这是在当今艺术环境中存活与发展的必要能力。可以这样认为,艺术是一门感情,它要求我们跟世间万物“谈情说爱”。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强调我们应按照“视知觉本能去作画”。因此,是否勇于表达自我的情感成为训练的重点。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远不及外国同行。其实很多学生对绘画是有不一样感受的,但是怕表现出来被人嘲笑,被老师打低分而羞于表现。我们的教学首先就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在艺术情感上“不要面子”,通过艺术的手段真实地表现自我情感。试想一下,一个准备起跑的运动员,给予我们的难道只是一个姿势吗?是否还有一个蓄力待发的感受呢?这种感受才是绘画所要表现的东西。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用打破常规的方式进行。比如让同学先观察一组静物10分钟,然后用5分钟时间闭着眼睛画出来,或者让一个同学去触摸一件物品,但是不能看这件物品,将这个物品画出来,这样的练习由于不常见,使得学生在执行的时候心理很放松,没有担心,也不怕“画坏”,反而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对象的感受上。经过如此的大量练习,学生的感受能力被一步步引导上来,胆量也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长期的作业,比如静物写生长期作业,但是不要特意去摆静物,而是选择某些物品的零件堆放到一起,然后用灯光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这些并不常见的“静物”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特殊的气氛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可以这样说:“培养对物象的感受”是造型基础类素描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主要面向的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从总体上说,我们在这种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所探索的并不是如何将“设计”融入素描中,而是着眼于设计类专业需求的特殊性——个性与表现手段的培养。
首先对于个性的培养来说,这里有“教”与“学”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从每一个学生身上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绘画时摆脱束缚,大胆尝试,而不能强行规定他们要画成某种“形式”;二是学生应该勇于改变陈旧的模式化思路,不盲目跟从,坚持自己的个性,对于迷惑的地方多寻求教师的指导,多提问题,经常与教师讨论,开拓思路。当然,在实际的“教”与“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弊端: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学生要求过于“放松”,过于“自由”,使习惯于陈旧教学体系的学生在训练时感到迷茫无从下手,或是不着边际地乱画一气。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学生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时间太长,基本上都是灌输式教育,学生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懒得动脑,更“不好意思”跟老师讨论,即使对于课题要求并不理解,课程目的并不清楚,也羞于提问,不愿探讨,只能囫囵吞枣,将就着画,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把握“放松”的度,如何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就成为我们素描教学中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的内容。
其次是关于表现手段的培养。记得有次上素描课第一堂课,我问同学们:“谁带了铅笔?”每个人都举起了手。我接着问:“谁带了炭笔,炭条?”举手的人立马少了一半。最后我问:“谁带了超过五种的素描绘画工具?”几乎没有一个人再举手。这说明了什么呢?在素描绘画中,表现手段是对个性的直观体现方法,表现工具影响着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在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中,似乎并不注重表现工具与表现手段的运用,因此导致了画面形式的过于一致性问题。在素描改革中,我们将表现手段与表现工具的运用加入到了课程之中,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有更为广泛的创作思路。这里可以借鉴一下欧洲发达国家的教学情况: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艺术院校,无论是设计类专业还是绘画类专业,在基础课程中,对于工具的掌握程度都是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可以买到的工具到自己制作的工具,甚至还有可以被利用的物体,如铁丝、树枝、石头、毛线等,都被广泛地应用于创作之中。在表现手段上,不仅仅满足于用笔绘制,印、拓、刻、贴等方式也经常作为研究的对象,甚至使用非常规手段,比如默画、左手画等。在国外画家的作品中,我们感受最深的也是他们表达手段的多样化。
首先,确立新的艺术思维意识。学生在入学前所建立的思维意识是很陈旧的。很多同学在面对物象写生的时候很少去想,很少去体会,只是在机械地描摹,最多的精力都放到了物象的表面上,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画画”就是要将物体画得“像”,绘画的目的就是要画什么像什么,因此过分地依赖于自己的眼睛,而很少使用自己的大脑,在思想上并不清楚艺术的真正含义。我们要在教学中首先解决艺术认知方面的问题,强调素描并不是一种机械的动作,而是属于一种美学的范畴,绘画也绝不单单是眼睛与手的配合,更应该注重个人的感受,敢于发挥自己的个性。在选题上,我们可以有意地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内容与形态,设置较短的时间,较小的篇幅,使学生不再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画像”上,而是用大量的时间去体会对象,着重感受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表现潜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突破原有的观念束缚,克服以往的拘谨,做到敢想敢画。
其次,技术回归。有了第一步的基础以后,学生对于个性的表现不再“畏惧”,那么可以再回归一些“技术性”的练习,如作业尺寸增大,内容逐渐复杂,对形态准确和质感空间等作一定的要求。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感受、观察、思考、表现融为一体,作业效果将更加丰富,甚至有些“悟性高”的同学会体现出惊人的潜力。这个阶段组织同学相互观摩,并对作业进行自我点评与集体讨论的活动,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最后,是针对未来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素描训练,这也是素描学习的最终目的,这是一个较为专业化的要求,也是未来素描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内容需要学校相关教学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考察后制定,并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发展。
我国的素描教学尚处于传承与模仿阶段,如何能够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走一条真正适合现代国际环境的道路,是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与艺术家共同努力的。以上只是我对现代基础素描教学方面的一些提议与探索,也有我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就艺术教育而言,一个新概念教学体系的产生是由无数作用力相互影响而达成的一种“共识”,我们都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这对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