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悦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作品塑造了一位外表平凡、身份低微、却内心独立刚强,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备受读者们推崇的女性楷模。本文在语气系统视角下,从语气选择和语气隐喻两方面出发,创新地分析了主人公之间存在的权势关系差距。
韩礼德将语言的纯理功能划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助语气(mood)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语气包括主语和限定成分,根据主语与限定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构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通过语气选择,实现说话者和受话者交际中的物品和服务以及信息的交流。语气选择通常情况下,陈述语气叙述事实,疑问语气提出问题,祈使语气发出命令或请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两者可能不匹配。前者被Halliday称之为一致式,后者为隐喻式。
交换物:物品及服务、信息
交际角色:给予、求取
例如:I don't show you the way.(提供服务)
We’re nearly there.(陈述信息)
Give me your hand.(命令)
Is this the place?(提问)
权势是由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un Albert和Gilman最先引入到社会语言学术语中的。言语上的权势关系体现在对话题的控制,即强势方会经常控制话语权,会打断对方,而弱势方则是跟随强势方对话题进行补充和阐释。强势方由于在某些方面如年龄、财富、社会地位上有一定优越性,通常占据统治地位,表现出漫不经心、蛮横、不容置疑的语气,而处于弱势方则显得被动、沉默、战战兢兢等。
第十三段:
简爱:陈述:5 祈使句:0 感叹句:0 疑问句:0
罗切斯特:陈述句15 祈使句:5 感叹句:2 疑问句:3
第十四段:
简爱:陈述:8 祈使句:0 感叹句:0 疑问句:
罗切斯特:陈述句17 祈使句:8 感叹句:3 疑问句:6
罗切斯特用的陈述句最多,其次是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次之,而简爱只用了陈述句,并且罗切斯特的话语量明显比简爱多,说明罗切斯特在话语权上有绝对的权威。通过陈述句,罗切斯特表明自己对简爱在罗沃德学校八年经历的吃惊。祈使句的功能是表明命令和要求,罗切斯特拥有雄厚的财力、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他在年龄、财富和地位上较简爱均占绝对优势地位,简爱作为他的家庭教师,身份卑微、长相平庸,罗切斯特以主仆关系命令简爱是理所应当的事。而面对罗切斯特初次正式接见简爱时的专制霸道、骄傲自负、粗暴固执而又变化无常,而简爱不卑不亢、自尊自强。
陈述语气表命令:
以罗切斯特原句为例,当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物品或服务时,作为求取方,会出现以下句式:
原句1:Mr Rochester:“Miss Eyre,I should like some tea.”
(1)Give me some tea.
(2)Could you give me some tea?
(3)You should give me some tea.
(4)Why not give me some tea?
这四种句式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都执行命令的功能,然而只有句(1)是一致式,祈使句的形式发出命令。句(2)用一般疑问句表委婉命令,句(3)用陈述语气表命令,句(4)用特殊疑问句表强硬的命令。不难得出,罗切斯特利用陈述语气向简爱发出命令,再次体现出两人权势关系差距。
疑问语气表请求:
原句2:Mr Rochester:“Jane,will you have a flower?”
通常情况下,疑问语气的基本功能是索取信息,提出问题。显然原句2并非是罗切斯特在向简爱索要答案,而是在表示请求。用疑问语气表征祈使语气,既有请求也有命令,不但要求受话人的言语回应,还期待行动回应,使祈使句的强迫性大大减弱。此处表明,在罗切斯特爱上简爱后,他不顾两人的身份地位上的差距,热情主动地向简爱示好,这说明权势关系并非一直不变。
本文从人际功能出发,在语气系统视角下,借助语气选择和语气隐喻创新地分析了《简·爱》中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从而揭示出两人悬殊的权势关系。在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简爱作为身份卑微的家庭教师,罗切斯特作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勇敢地相爱,这无非是对社会及其偏见的大胆挑战。总之,通过人际功能语气方面的分析,可以为读者提供另一个角度赏析《简·爱》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