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治疗仪结合分级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2018-01-24 14:04:15
天津护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治疗仪肌力

姚 爽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异,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的患者尚能活动,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因此,康复训练是促进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帮助患者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的重建,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责任。我科采用偏瘫治疗仪结合分级功能训练法对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共收治6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49~67岁。6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最高达到 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 通过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肌力评估表对患者分别进行评估。68例患者中10例为严重运动障碍,重度依赖,患侧肌力0~1级;37例为明显运动障碍,中度依赖,患侧肌力2~3级;21例为中度运动障碍,轻度依赖,肌力3级以上。

1.2 偏瘫治疗仪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2.1 适应证[1]①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后遗偏瘫患者②肢体表皮完好,无红肿、破溃、皮疹等症状。

1.2.2 禁忌证[2]①深度昏迷,精神、行为异常②结核活动期、严重肺心病、肿瘤、血液病、恶性高血压、骨关节结核者、身体植入金属的患者及孕妇;③手术伤口、创伤伤口、皮肤疾病表面禁止使用电极及电极保湿垫治疗者。

2 护理

2.1 偏瘫治疗仪的应用与设置

2.1.1 偏瘫治疗仪的应用 将一次性中药电极贴片置于欲治疗的部位,将电极敷上。选穴:上肢可选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可选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等穴[3]。在病灶部位或穴位处敷上一组的两个电极,用弹性自粘绷带固定。患者施用电极处用酒精消毒皮肤,同时擦去油脂,减低阻抗。

2.1.2 偏瘫治疗仪各项参数的设置 根据产品说明书以及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①中频模式下,频率的初始设定值为1.5千赫兹,可在0.5~9.6千赫兹内选择;②低频模式下,频率的初始设定值为10赫兹,可在1~20赫兹内选择;③按摩模式下,频率的初始设定值为1.5千赫兹,可在0.5~9.6千赫兹内选择,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在治疗的同时协同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红外加热功能,通过16档调节红外功率输出,使电极产生不同的红外热。该热度对一次性中药电极贴片加热,并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药液对人体浸透,提高疗效。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

2.2 常规护理

2.2.1 生活起居 病室宜安静,整洁,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强光等一切不良刺激。指导患者起居有常,慎避外邪,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勿努挣。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有效咳嗽,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2.2 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忌甘肥厚味、生冷、辛辣刺激之品,宜食健脾利湿化痰祛瘀之物。多食富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控制糖和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的摄入,合理膳食。

2.2.3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易情绪压抑、逆来顺受,当施以鼓励,引导患者心态趋于恬淡的同时学会正确释放压力。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及设施,耐心向患者介绍诊疗护理康复计划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2.4 康复指导 分级功能训练法[4],肢体功能0~1级患者做意识运动+被动运动;肢体功能2级患者做意识运动+被动运动+屈伸肌共同运动;肢体功能3~4级患者做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肢体功能5级患者做负重主动运动。意识运动:要求患者精神集中患侧肢体,用意识支配肢体各关节做屈伸旋展等各种功能运动(实际关节肢体未见运动),以促进运动反射弧的重新建立。被动运动:是由他人被动地为患者做各关节的屈、伸、旋转、内外展等运动。一般先从上肢,后下肢。先从大关节开始,逐渐到各个小关节。主动运动:自主地完成各关节的功能活动和完成由坐-站-原地踏步-扶杖行走-徒步正确步态的缓慢行走。负重主动运动:将500~4 000 g沙袋固定在患肢上做各种功能运动,沙袋重量由500 g逐渐增至4 000 g。每日三餐后进行功能锻炼,每次30分钟。由责任护士督促或带领患者集中进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患者之间相互指导、比较,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2.3 效果 经28天住院康复治疗,通过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肌力评估表对患者分别进行评估。其中19例痊愈,轻度运动障碍,轻度依赖,肌力4~5级;32例为显效:中度运动障碍,轻度依赖,肌力3~4级;12例有效:明显运动障碍,中度依赖,肌力2~3级;5例无效:重度运动障碍,重度依赖,肌力0~1级。总有效率达92.65%

3 小结

脑血管病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微型计算机型号为C340的偏瘫治疗仪,通过人体穴位治疗,起到舒筋活血、通络化瘀、止痛消肿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物平衡,改变局部微循环的效果,使失控萎缩的集体产生节奏性收缩,使瘫痪的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与分级功能训练法相结合,除直接锻炼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可以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对于预防并发症、防治继发障碍、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改善功能非常重要。

〔1〕赵月梅,关敏.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脑血管病人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4):230-231.

〔2〕彭源,张瑾,苏常春,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47-550.

〔3〕韩丽,赵小静,韩志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5(2):46-48.

〔4〕王凤玲.联合应用分级功能训练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2,20(2):67-68.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治疗仪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晚期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