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宝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何谓雕塑,雕即是做“减法”,塑则是做“加法”。木雕、石雕、玉雕、根雕、牙雕等就是以“减法”的方式完成对作品的诠释,从多到少如抽丝剥茧一般。而泥塑、金属焊接等更多的是运用“加法”,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完善,以外在之形式传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迸发出一种艺术的力量。“加法”与“减法”并没有高下之分,二者相辅相成,它要求的是创作者对作品的把握,胸有成竹自然妙手成章,但是艺术家如何拿捏雕塑中加与减的尺度则是这门艺术的学问所在。
国内的艺术教育体制是把具象雕塑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生步入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具象雕塑进行研究。第一次上专业课时,学生们对这种材料既熟悉又陌生,从铅笔到灰泥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也是雕塑吸引人的地方。想要掌握泥塑中加减的尺度首先是要对人体骨骼、肌肉有充分地了解,其次就是对泥得心应手的运用,这看似简单实则艰辛。单从对具象雕塑的加减理解而言,难易程度就不可一概而论,例如有些人对具象雕塑的比例、动势、量感、均衡感、质感这五大基本要素的领悟就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
《大卫》创作于16世纪初,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被视为西方美术史上优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它充分地体现了人体美。当然真实状态下的人是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视觉感受的,这是艺术家以自身扎实的解剖学为基础,通过人体结构和肌肉的合理表现,使之透露出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这也是加法。运用对艺术解剖学的研究,加强对雕像的刻画,表现出超越自身之上的强烈对比,这需要艺术家对解剖知识有深度的研究,其背后付出的心血也是可想而知的。
加、减之间的艺术天地是一个漫长的自我修炼的过程,自身的把握不足会导致练习或创作中出现“不想做”“做不动”等问题,因此在加与减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有些问题因时间有限,探求、摸索、实践的空间就会缩短,所以一些艺术家会沉浸在工作室中,终日与作品为伴,希望能找到做雕塑的方法,拓宽运用雕塑语言的艺术表达渠道。
雕塑的加与减不只体现在作品制作手法上,也表现在作品的情感表达上。钱绍武说过:“艺术的功能是解决人们的思想情感问题,要让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在交流中得到理解、鼓舞和提高,然后站在更高的人生境界上去迎接生命的一切苦难和光荣。”
做雕塑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艺术的源泉,自由的心态应该是追求艺术最好的状态。拙劣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取。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情感的雕塑语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蜡这种材料就很奇妙,它熔点低,在五十六度左右,融化之后有一种固态雕塑美,金属焊接、木板、泥塑等各种材料的运用也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贾科梅蒂的金属材质的雕塑作品《行走的男人》则呈现出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气质,他的色彩绘画多以亲友为描绘对象,色调偏暗,素描较为自由,但是处处可见这位艺术家的苦心与才情。贾科梅蒂作品中呈现的特色,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发现、理解。欣赏者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春风拂柳之温心;听到惊涛拍岸之激荡;尝到酸甜苦辣之百味;触摸粗糙光滑之质感。雕塑艺术的“加”与“减”不仅是要做到视觉上的享受,更需要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给观者带来共鸣与冲击,这一切都可以在生活中获取。
艺术建立在经验之上,对人、事物、情感的揣摩经验,等等。想象力与经验的结合则使艺术的魅力成倍的放大,有根源、可深究、可批判,一步步走来的一定是最踏实的,这即是经验与想象碰撞而来的加与减的艺术价值。
现代雕塑大师布朗库西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抽象、简单以及对称。比如《空中之鸟》看似简单,实则是艺术家对形体的概括、归纳及理解,虽然把飞鸟简化到难以辨别的程度,却能够引发人们对空中飞鸟的联想。对艺术形态的整体把握需要以经验为基础,以想象力为创作的根本,当人类把想象转化为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实体时,艺术就诞生了。
雕塑艺术家一直在“加”与“减”中不断地揣摩、思索和创作,一件雕塑艺术品的成功必定是以艺术家自身的素质修炼为艺术导向,以技术经验的长久累积为艺术修为,以丰富的想象为艺术腾飞的翅膀,而对艺术深深的情感积淀和执着的信仰则决定了艺术家对雕塑的加减艺术保持一贯的热情。雕塑艺术的“加”与“减”上升到哲学的领域就是取与舍的过程,这种艺术最终不仅是凝聚在雕塑外在的形式上,更是汇聚在艺术家的精神之上,而这所有的过程都是以生活的智慧为源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