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畲族服饰在现代传承中的应用体现

2018-01-24 13:28:13孟庆伟韩山师范学院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
艺术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凤凰山畲族潮州

□孟庆伟 韩山师范学院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

服装的美是具有时代性的,畲族服饰是畲民在日常劳作过程中,凝结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所形成的艺术品。它充分彰显了畲民的创造价值。它是意境美与思想美的承载物。《周礼·考工记》有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就畲族服饰而言,它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艺术品,是畲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潮州市凤凰山地区,作为畲族族群的聚居地与发源地,其服饰在畲族迁徙与变化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畲族服饰简述

从“盘瓠传说”到“凤凰崇拜”,关于畲族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美丽的凤凰山上,美丽不贪图富贵的三公主下嫁给长相丑陋但勇敢善良的盘瓠,并生了四个可爱的孩子——“雷”“钟”“蓝”“盘”,之后这几个孩子自相婚配繁衍生息,形成了畲族。清朝李调元在《卐斋璅录》中也讲到广东的朝阳地区有畲民,山中的男男女女都是椎髻跣足,穿着自织的麻布,衣服喜欢青色、蓝色。《处州府志》记载“衣过膝,色或蓝,或青,缘则以白色或月色为之。间亦用红色,仅未嫁或新出阁之少妇尚之。腰围蓝布带,亦有丝质者。裤甚大,无裙”。

潮州凤凰山地区的畲族,一直拥有本民族的服饰,早在唐代就有“左衽椎髻”的记载。《潮州府志》和《海洋县志》都有记载“潮州有畲,其种二,曰平鬃,曰崎鬃。”据历史记载,中原汉人进入闽南和粤东地区,是唐代以后的事情。凤冠是畲族崇拜的图腾之一,一般已婚女子着“凤凰装”,头上都装扮有凤凰头冠。凤凰山畲族在宋代以后因为战乱、资源匮乏等原因不断地进行迁徙。在长期的历史迁徙中,畲族人口分布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民族服饰也因此形成了“大体相似,独具特色”的特点。很多的生活写照,思想传承在畲族服饰图案中都有所表达,这对研究畲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畲族服饰现状的反思

畲族服饰的现状让人倍感焦虑,对其加强保护迫在眉睫,很多畲族服饰已经消亡,民族艺人已不存在,精妙绝伦的制作工艺也已经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畲族服饰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多种措施。畲族服饰的消亡,经探究是由多方便原因造成的。

现代新思潮的冲击,致使本土文化的审美差别化。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建设,少数民族因大多深居山中,与汉文化审美有很大的差异。当前文化的盛行,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走向没落,走向消亡。

畲族服饰制作费时、费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服饰的制作已经变得相当快捷且成本低廉,这种技术的进步迫使很多畲族人民外出打工劳作,购买廉价的服饰,没人愿意去学习、去继承耗时耗力的畲族服饰。

现代化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人心的浮躁,攀比与浮华围绕着整个社会,愿意静下心去学习老一辈的高超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畲族青年走出大山,从事着别的工作;加上当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起步较晚,造成一大批国人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1]。

三、畲族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保护畲族服饰,给予其更多的空间和生长环境,才是畲族服饰生命的源泉。传统畲族服饰的保护不能一味嫁接,应当与当地环境及市场相结合,走出自己独特的传承之路。

(一)地方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畲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服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培养。一些较好的艺术学院也非常重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授。我国少数的服装院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如建立民族服饰博物馆、展览馆,在课程中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国地大物博,在地方院校教学中,除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外,更让学生了解了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服饰特色与文化、当地的传统手工艺等。指导学生根据地方特色文化中的设计元素进行大胆创新,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让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设计,使设计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兼具创新性。

(二)糅合当地市场环境与特色,促成畲族服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畲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和市场特色结合开来。潮州畲族聚居在凤凰山地区,这里是潮州凤凰单枞茶叶的主产区,畲族在很久之前就有种茶历史,凤凰山地区茶叶经济规模巨大,把畲族服饰引入到茶叶经济中,开展独具特色的民俗茶叶采摘,可以推动茶园的观光采摘。潮州工夫茶文化久负盛名,将茶艺表演与畲族服饰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的服饰,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畲族服饰与文化。一些民族舞蹈的服装设计,也可以从畲族服饰中提取元素,发扬凤凰山畲族服饰文化[2]。

(三)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

建立博物馆,可以将优秀的作品保护起来并对外展示。凤凰山畲族作为发源地,在此建立畲族博物馆可以了解最初畲族的生活状态与环境,了解畲族服饰在迁徙与发展中产生的变化。

(四)和现代高科技数字化相结合,为畲族服饰艺术建立资料库

当下凤凰山畲族服饰的相关资料少之又少,加强对其保护尤为重要。畲族服饰“大体一致,独具特色”的特点,通过对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族服饰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凤凰山畲族服饰的大致状态。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结合当地的少年宫,暑期夏令营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了解,设计一些简洁的手工制作活动,通过直观的感受与动手操作加强少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下国家层面为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制定出很多优惠政策,伴随着民族意识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与快节奏、高强度的都市生活相比,田园牧歌反而成为人们的一种奢望,此时的民族服饰犹如都市里的一缕清风,给人们带来了悠闲与惬意。民族服饰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将时尚的设计与传统畲族服饰相结合,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将会对本土文化大发展带来新的启迪。

猜你喜欢
凤凰山畲族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中国音乐学(2022年2期)2022-08-10 09:21:08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在凤凰山上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畲族三月三
凤凰山
畲族民歌
心声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凤凰山歌
诗选刊(2018年5期)2018-05-09 08:04:28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52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