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旻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舞剧《丝路花雨》是取材于敦煌壁画的一部大型舞蹈史诗,对中国古典舞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舞剧《丝路花雨》的演出备受瞩目。其主题思想极具强烈的正义感。本文通过对舞剧《丝路花雨》主题思想的分析,阐释其在当代的教育意义。
舞剧《丝路花雨》自首演以来,便赢得了无数的掌声与荣誉:1979年的演出就获得了两个一等奖的荣誉;1982年成为第一个进入世界著名剧场——米兰的斯卡拉剧院演出的亚洲舞蹈表演团体;1994年赢得了二十世纪中国民族舞的经典作品奖;还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中进行致敬演出;更为有意义的是,在新中国第六十周年庆典礼中进行了上百次的演出;在我国的国家大剧院表演中,竟然达到连续表演5场的纪录。距今在国内外演出近2000场,获得过中国国家级舞台表演艺术的所有奖项,被誉为“中国舞蹈里程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丝路花雨》出访过很多国家,国外观众达4000000人次。究竟为何《丝路花雨》可以获得如此的美誉?一部中国舞剧可以闻名世界,其所蕴含的寓意是什么?所表现的主题情感又是什么?它的教育意义又是什么?种种问题,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让我为之着迷。这些问题的解释成为我选择这一题目进行研究的动机。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细细品味、反复琢磨之后,我对这部舞剧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有了充分了解,并可诠释上述的疑虑。
《丝路花雨》以誉满天下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和盛唐代时期著名的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为艺术背景,以中外邻邦友好往来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为主题。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使者伊努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人故事,讴歌了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盛唐极其旺盛的国力、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及繁荣昌盛的经济和文化。
《丝路花雨》的编创者们,通过对甘肃敦煌壁画的深入研究,将敦煌壁画上静态的舞蹈形象,经过提炼加工,使之“复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与优秀文化。使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被世界各个国家所熟知,让中国的优秀文化真正地“走出去”。这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中的文化软实力,还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了解到中国的古老文化、历史以及我国是如何发展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大国。要想让国家繁荣昌盛,我们也要学习借鉴前人的治国理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并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国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对如何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共建、共商、共享。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友好邻邦”的称号,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同发展共进步,一直以来影响至今。我们渴望世界和平、渴望国家安定、渴望人民幸福。这一信念深深地扎根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仍至死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1],对和平的渴望深深地埋在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中。《丝路花雨》对各个国家以及各国人民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舞剧中伊努斯将这一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任何观看过舞剧的观众,都会有深刻的体会。《丝路花雨》不仅仅是让观众了解到我国盛唐时期的繁荣文化,以及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更是通过这一舞剧向观众传达中国的优良传统,如神笔张大难当头临危不惧、慷慨就义,为了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光辉形象就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国内外观众。
父爱如山。《丝路花雨》中神笔张和女儿英娘深深的父女情也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并让我懂得了,亲情不是放弃而是不远万里地追寻;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
《丝路花雨》不仅对我们个人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家庭、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交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不愧有着“中国舞蹈里程碑”的称号。一部优秀的舞剧,除了可以让你亲眼看到灯光舞美、亲耳听到让人陶醉的旋律、创造出让观众自然而然融入其中的氛围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并对观众起到教育意义。只有这样的舞剧,才可以让观众产生美的享受,并在享受中提升观众的心灵,进而使观赏者形成高尚的品格[2],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之为一部精彩绝伦的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