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8-01-24 13:04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验课双语树种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同步获取外语与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的运用能力[1]。进行双语教学的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2]。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双语教学成为关系到国际教育战略的重大问题[3],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首先从植物形态的特征入手,按植物进化分类系统来正确识别、鉴定树种,进而辨明其变种、变型甚至品种。研究园林树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树木配植和造景[3],这需要学生熟悉掌握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以及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分布区域等方面的知识。

为推动本科教学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高本科生利用外语从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2007年“园林树木学”课程被立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成为园林专业第一门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自2008年开始,先后对2006级-2011级园林专业本科18个班次577名学生,开展了“园林树木学”课程双语教学。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园林树木学”课程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双语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001年教育部提出要把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作为高校评估的一项指标,2007年教育部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向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使得双语教学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因此,开展“园林树木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增强科技竞争力、提升高等教育层次的重要举措。

(一)适应人才竞争的客观需求

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进行国际交流,应对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的必然选择。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满足国际留学生培养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和学者来中国进修学习和交流,笔者教授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就有国际留学生。因此,需要开设双语课程以满足越来越多国际留学生培养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学”课程组的教师多次到国外进修访问和学习,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英语交流水平,为“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班授课

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分班组织教学,将通过英语四、六级的学生和国外留学插班生分为一个班,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分为一个班。这样前者可以平衡使用两种语言,以双语进行板书和标注,以英文进行课程讲授,难点辅以中文讲解;后者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英语为第二教学语言。这样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

(二)课程安排在春、秋两个学期开设

由于树木是有四季变化的,所以“园林树木学”课程应安排在两个学期进行,以保障学生既可观察树木春季开花的特性和观赏效果,也可观察树木秋季果实的形态和观赏效果,同时还可以了解春色叶、秋色叶等观赏特性的变化,提高学生合理搭配和应用常见园林树种的能力。两个学期的授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慢慢消化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逐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三、“园林树木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

双语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较大的挑战。师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母语教学相同的内容。因此实施双语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优化课程内容

为了满足生态园林发展的需求,园林绿化改变了过去只重视欣赏单株植物的传统观念,开始注重园林的群体美、增加绿量、丰富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的人工群落。为此,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植物群落概念及植物群落演替知识、加强了各种类型人工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原则、补充了基于生态学观点研究园林树木艺术配置的理论,同时将与“生态学”课程重复的部分(如园林树木防护作用、生态习性理论)大幅度压缩。在各论部分,笔者精心选择主要树种,如名花名木、优秀的园林树种、陕西常见的园林树种等进行详细讲解,其他树种将在实验、实习课程中略讲。

同时,根据“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习、实验课的学时,在60学时中,理论教学为36学时,实验课为24学时,设有1周的课程实习。

(二)合理设置外语教学的比例

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不齐,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掌握课堂上汉语和英语授课的比例。课程开始时用汉语讲授的比例应高于英语授课的比例,随着课程的展开,应逐渐提高英语授课比例;当课程内容较为容易理解时,应多用英语授课,课程内容难度较大时,应增大汉语授课的比例;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语言。

对于国际留学生,在实验课上可以适当增加英语授课的比例,课后教师应与留学生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授课容量,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精心备课,精炼课程内容。学生应提前预习英文专业词汇,如球花、球果、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等英文专业术语,以确保课上教师讲解时能听得懂,从而提高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科学选择课程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专业对口、内容难易程度适当的书籍作为教材。“园林树木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如意境美和应用配植部分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紧密,这些是国外原版教材所缺少的内容。因此,“园林树木学”课程应以中文教材为主,原版外文教材为辅。

基于此,笔者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树木学》作为中文教材。同时,选择难度适易的英文原版教材《Textbook of dendrology》和《Tree in the urban landscape》作为英文参考教材,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英文的正确表达方式,为以后的国际交流、深造打好基础。与此同时,笔者还选择了一本方便携带的工具书《园林树木1 600种》作为实验实习参考教材,方便学生平时学习和查阅。

此外,课程教研组还编写了4本电子书,《华东常见树木》《华南常见木本植物》《秦岭和关中常见树种》以及《国花国树、市花市树以及常见相似树木的区别》,供学生自学。

(四)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在“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教学中,笔者运用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对比式教学、图片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互动式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某国的国树、某城市的市树、世界有名的行道树、公园树种是什么等,加大课堂提问的频度,敦促学生自觉观测和辨识植物。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物候期,告诉学生去仔细观察、欣赏树木开花或结果的状态(如腊梅、迎春等)。笔者在课堂上经常运用对比式教学方法,区别相似且容易混淆的植物。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寻找两种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作概括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连翘、迎春都是早春开黄色花,都属于灌木,枝条为拱形,着地都易生根,属同一科,因此许多人都不能区分二者,学生也容易混淆。笔者采用对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找出他们的不同点就非常容易识别了,并且记忆深刻。连翘小枝黄褐色、圆筒形、皮孔明显、枝条中空、单叶或有时三小叶对生、花冠裂片4、蒴果;迎春花小枝绿色、方形、皮孔不明显、小枝实心、三小叶对生、花冠裂片6、核果、通常不结果。通过对比,找出二者的差异,学生就会很容易区别这些相似植物的种或属了。

(五)改进实验课的内容和教学形式

对于树木的特征,学生很难通过一次课堂教学就能记住,因此笔者采用多重复、多解剖、多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在实验课上,笔者让学生多解剖花果结构,以便记住同科同属植物的特点;同时要求学生多归纳多总结,如总结秋色叶、春色叶、常色叶、常绿阔叶树、红花树种、红果树种的特点。为以后的绿化设计打基础。这些内容是以前实验课上没有的内容。丰富实验课程内容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了。

为提高学生识别树木种类及合理搭配植物的应用能力,改变了实验课在实验室看标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实验课开设在树木园、博览园以及校园。通过现场讲解,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观察树木的树形、树干的颜色、树皮附属物、枝条颜色、花果形状及颜色。这种教学形式能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各树种的生态习性、生态环境以及和其他树种的搭配方法,并且记忆深刻。同时,通过现场对相似属、种实物的比较,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实验课结束时,教师应布置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六)增加有针对性的课外作业

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物候观测,并将其作为课外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里有常见树木100种,学生通过观测了解这些树种展叶、开花、结果的时间,为以后植物的搭配应用打下基础。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期间拍摄100种以上的树种照片(其中50种树木是盛花期),要求学生标注树木的中文名称、所属的科属,拍摄地点,但是绝不能从网上下载。对不认识的树种,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请教,或通过树木学教学网络平台寻求答案。

(七)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园林树木学”课程考核试卷的中、英文比例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英文部分有翻译、判断题等类型,分值一般占30%左右。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园林树木学”课程考核增加了对园林树木形态识别的内容,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的形式,教师对每位学生随机考核识别5种树木,学生要准确说出树木的科、属、种,并介绍其观赏特性。这种考核形式促使学生认真实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树木的识别能力。

四、“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园林树木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专业第一门双语课程,该课程为学生创造了专业英语的学习环境,课前学生要预习英语专业词汇,课堂上运用英语专业词汇,并用英语回答问题,课后用英语完成作业。“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后,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考研、出国比例大幅度提高,近一半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的学生相比被动学习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更加轻松和迅速。为此,课程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植物竞赛,通过观测树木物候、拍摄树木照片、进行树种调查等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每年校园植物识别大赛中,园林专业学生占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部分学生在中科院植物分类方向考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思维

通过“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园林树种的识别方面能准确掌握树木分类地位,明确树木所属的科和属,同时,提到某一树种,学生就能知道其所属的科属以及该树种的识别特点、观赏价值及应用搭配方法等。园林树木学专业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将来从事园林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园林树木学”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编号JY 201301014。

[1] 张秀玲,李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8-80.

[2] 刘梅.“食品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1-82.

[3] 赵天宏,王岩,朱先进,等.“生态学”双语教学模式在农业院校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25-127.

猜你喜欢
实验课双语树种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有趣的实验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