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长兴,高天辉
(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海 363100)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医学入门·针灸》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说明灸法与针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通过激发人体经气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2]基本概括了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等作用。
在《黄帝内经》记载中,艾灸是和针刺、砭疗、按摩导引、汤药并列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比较尴尬的是,现在各大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都普遍存在“重针轻灸”或“以灸辅针”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艾灸的治疗方式较为单一(目前普遍采用艾灸盒悬灸),不如针刺疗法多;另一方面,针刺疗法的酸、胀、麻等感觉更容易让患者直接感受到,认同这就是针感(中医谓之得气),而艾灸没有这个特点。事实上,艾灸也是可以得气的,也是可以获得“灸感”的!
得气,也称“气至”,一般指的是针感,多用于形容针刺后产生的经气感应的现象,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灵枢·九针十二原》特别强调针刺一定要得气:“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刺得气则效如桴鼓,若汤沃雪。《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刺得气的感觉“如鱼吞钩”,施术者在针刺完松手后可以观察到银针一浮一沉地搏动,像鱼儿咬钩。
追求得气也就是追求疗效。古人施灸更多的是用艾炷,艾炷大小如麦粒(一个称为一壮),直接置于皮肤上烧灼。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倡“随年壮”[3](根据患者岁数来确定艾灸壮数)。宋·窦材《扁鹊心书》动辄三百壮、五百壮[4]。这样做虽然疗效较好,但是一方面艾灸所需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在爱美之风盛行的当代社会,这类疗法已慢慢不为大众所接受。而且目前各大医院中医门诊基本饱和,为了省力省时,越来越多的中医师倾向于借助艾灸盒、艾灸筒等灸器,将艾条点燃后置于灸器中,任其自燃。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治,所以疗效参差不齐,从而导致艾灸疗法成为针刺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艾灸得气的感觉,我们不妨称之为“灸感”。事实上,灸感并不仅仅是皮肤发热、潮红,而是也可以像针刺那样有“如鱼吞钩”感,同样也可存在循经感传的现象。这类灸感,不仅施灸者可以体会到,受术者同样可以体会到。类似的报道散见于坊间,但尚未有系统论述者。
以笔者本人临床经验来看,灸感以“如鱼吞钩”更为多见。艾灸治疗开始后,当气至时,施灸者可明显感觉到手上艾条末端如被磁铁所吸(艾条虽轻,捏在指端却重逾鸡卵)。一般一个穴位持续吸引的灸感可存在5~15 min(应该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此时患者的感觉是介于痛与不痛之间,部分患者有循经感传或局部有虫蚁爬行感,也有少数患者有局部胀痛感或全身出汗感。当持续5~15 min后,施术者可明显感觉到艾条末端的吸力逐渐减小,慢慢转化为排斥力,无形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在阻止艾条靠近穴位。
为了获得灸感及疗效,在施灸过程中一般要遵循寻气、得气、守气、追气4个阶段。①寻气:取一截艾条(约3寸长),捏于指端,点燃后置于穴位上方,平心静气,凝神于指,运用回旋灸或雀啄灸的方式,逐渐探寻经气。②得气:在施行回旋灸或雀啄灸手法时,若受术者产生感应,则施术者可感受到指端的艾条被吸附,此为气至,也就是得气。患者此时的感觉是介于痛与不痛之间,虽感灼热,但仍可忍受。③守气:得气后,一般都要守气,就是施术者在得气的位置保持住,任由艾条与穴位互相吸引,此过程一般需要5~15 min,吸满则不再吸引,甚至会互相排斥。此时患者会开始感觉到疼痛。④追气:此过程不一定人人都有。有些患者在某个穴位上守气到气满时,施术者指端所持的艾条会感到有一股力将其牵引往该穴位所属经络的上端或下端循行,并在另一个部位(甚至更多穴位)上重新获得灸感,有时甚至可以循行到经络末端。
这4个过程中,寻气最关键,守气最重要。守气一定要守到气满为止,用通俗的讲法就是要“灸透”。《医宗金鉴》有言:“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5]火候不到,疗效必定会打折,这是很考验施术者的一个过程。
艾灸一般多用于阳虚产生的虚寒证或痛证,选穴一般宜精不宜多,注重灸感,务必灸透,每日1次即可。《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艾灸也是如此,在于调气,气调而止。
艾灸治疗虚证或痛证,所选穴位一般以任脉(膻中、中脘、神阙、气海、关元诸穴)、督脉(大椎、身柱、至阳、命门、腰阳关诸穴)或背俞穴为主,也可以选用足三里、太溪等常用保健穴或阿是穴。穴位取用不必纠结于标准定位,应视灸感有无、强弱而施治。
(1)灸关元治夜尿频多。一老年男性患者,患夜尿频多数十年。自诉每夜起床5~6次,每日睡前不敢饮水,否则容易出现尿床,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苦不堪言。曾在其他医院就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服用药物有时可缓解,但停药容易反复。也有西医建议手术治疗,考虑该患者年事已高,只求改善症状即可,故来求诊。经四诊合参后辨证为肾阳虚证,拟温肾助阳,通阳化饮,予灸关元穴。初得气时,患者自诉趾端有虫蚁爬行感,守气5 min后,气满即止。每日1次,施治1周,患者夜尿逐日减少,基本维持在每晚1~2次,甚为满意。
(2)灸太溪治疗午后畏寒。2015年秋季接诊一高三女生,患者自诉入秋后常自觉午后手脚发凉,恶风畏寒,喜欢穿厚衣服,也因此经常被同学取笑。该患者在西医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经人引荐就诊于我处。辨为阳虚证,拟灸关元穴。该患者怕冷不愿意暴露下腹,于是改灸肾经太溪穴。在揣穴时明显摸到足部不温,艾灸10余秒得气后守气10 min左右,气满时可感受到一股力量将艾条向照海穴牵引。在照海穴得气后继续守气10 min后又被牵引到然谷穴,灸透然谷穴后该无形之力消失。因该患者还要高考复习,嘱自购艾附暖宫丸续服。后随访,已恢复如常。
[1]明·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2]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3]张印生,韩学杰.孙思邈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4]宋·窦材.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5]清·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