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雅文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器乐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很好的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识。当前有许多关于器乐教学的相关研究,更多倾向于传统器乐教学的改革,而立足于非正式教学管理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师范类专科学校的器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探索或模仿的阶段。鉴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教学特性,势必需要一套适合其生存发展的、科学系统的器乐教学模式。
本文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非正式器乐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完善器乐教学体系的建设,提高器乐教学质量;强化非正式教学的运用效果,有效提高器乐教学效率;为师范类专科学校器乐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可借鉴的策略,为器乐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传统器乐教学模式即正式教学,其主要解决课程知识的系统教学,主要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器乐教学作为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其教学目标是为了系统地传授器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演奏技能技法,并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的教学内容。目前高校广泛采用的器乐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尽管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或组合,但其常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基本教学流程,即正式教学常规模式:基本功训练;乐曲讲授;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达标检测。
正式教学采用不同的器乐形式进行教学,主要归纳为以下类型:器乐小课、器乐小组(集体)课、器乐排练课或器乐创编课等。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水平完成课程配置,目前的高校器乐教学中,主要以器乐小课形式为主,其它课程形式为辅,并按照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形式的选择和课程的课时分配。
正式教学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资源和音乐器材资源,有利于循序渐进的传授器乐知识和演奏技能,教学活动规范,有成熟的一套评价体系,教学效率相对较高。
正式教学的缺点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序上受制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业务水平。事实上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器乐演奏能力和演奏水平的提升不可能完全依靠正式教学模式来解决,学生要根据自身特点与不足,进行自我补充和完善。另外正式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非正式器乐教学理念的提出,主要源于建构主义的核心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深师生间的思想沟通,高校器乐教学在重视正式教学的同时,也要强化对非正式教学的探索及应用。
非正式教学是依靠正式教学的规则体制构建起来的隐形教学,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教学活动规则,但这些潜在的规则没有被明确化。非正式教学承担解决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器乐实践能力。在非正式教学活动中,教学常常通过一些生活性活动或交流来获取知识并取得发展。非正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但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
非正式教学主要有学生自修、教师指导、实践提升、达标检测等环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课后查阅资料、自我研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或障碍,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指导环节可以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教学内容方面一般不做程式化的固定模板,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引导,也可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或需求做出选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平台等途径自主完成,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阶段性的参考书目,制定基本的评价体系,并对其任务的完成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非正式器乐教学部分的有效管理与应用,是对正式器乐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延伸至课堂之外。在新的器乐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非正式教学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非正式器乐教学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器乐学习和演奏的本质原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料;懂得如何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知道怎样掌握乐器特性并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演奏技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各地方音乐风格与特点;明确如何精湛的把握器乐专业演奏与技能技法;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并逐步成长为一个专业、专注并长期坚持的学习者。
非正式器乐教学具有拓展学生视野,强化专业知识,扩充综合能力,提升演奏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竞争优势。非正式器乐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方面:器乐鉴赏、器乐模仿、社团排练、艺术实践等。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水平选择适合的课外教学形式,明确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定期举行教学汇报,教师在宏观上提出指导,并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准确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器乐鉴赏和模仿属于学生自主行为,主动性极强。学生通过器乐鉴赏,分析演奏者和作品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器乐模仿的行为表达出对演奏者的崇拜或对作品的喜爱,通过对作品或风格的不断重复,学生的演奏能力以及音乐风格可以得到快速提升。社团排练和艺术实践则可以训练学生之间的配合协作能力,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资源选择上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习惯和需求,只有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完成非正式教学的学习要求。非正式教学资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书籍,除了专业教材的学习,学生还需要更多的书籍来扩充知识面。教师要制定专业相关的参考书库,按学期要求列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制定学期任务表,监督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另一个是网络,互联网时代带给人类最大的好处便是资源开放与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查找相关知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全面的网络信息供学生查阅学习。常见的专业学习网络平台:各大音乐学院网站、各类器乐专业网站、电视音乐鉴赏类节目、器乐专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等。
大学生虽具有一定的自律性,但依然需要通过系统的评价和监督体制进行考核,确保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非正式器乐教学的考核机制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课堂反馈效果、课外学习情况、出勤率、期末考试。课堂反馈效果、课外学习情况为非正式教学的主要环节,将上述四个环节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后取得的综合成绩作为最终考核结果。相比较传统器乐教学的考核方式而言,非正式教学考核机制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的长期积累,在反复的思考与实践中得到升华。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预知非正式器乐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可以准确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非正式器乐教学模式的检测重点为课堂之外的教学效果,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观察、实践、总结、反思,逐步的完善知识体系,提升演奏能力。
非正式教学评价机制:①选定试行时间,确定试行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②按照学生年级与能力层次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能力目标;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问题;④定期进行小组教研,分析问题并进行教学调整;⑤对考核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强调非正式器乐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是将正式教学全部推翻,而是在正式教学的基础上,加入非正式教学环节,从而形成新的、更合理的器乐教学模式。正式教学侧重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教”为主,重视多种形式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非正式教学更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选择和运用,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每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需求以及教学特色来科学合理的分配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的时间,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非正式器乐教学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常规教学框架,其价值在于更符合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器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补充和延伸。在非正式器乐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没有地点的局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规划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或需求对专业相关知识做出选择;发达的网络资源可以给学生提供保障。
非正式教学的实践应用对于传统器乐教学模式的进化与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比较传统的器乐教学而言,非正式教学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提升,拥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我们要在坚持正式教学的基础上,强化非正式教学在器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正式教学为核心,以非正式教学为延伸,将二者有机结合,有效应用于高校器乐教学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高校器乐教学也应该在不断进化与完善中前行,力求将器乐教学模式系统化、教学形式科学化、教学内容合理化。跟随时代的步伐,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适合自身条件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器乐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