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杨俊麒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美声与流行歌曲的相互交融与实践,无疑是由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紧密结合所推动。那么,何谓古典音乐?何谓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又称为“严肃音乐”,具有广义的古典音乐、狭义的古典音乐之分。“古典音乐”被认为具有三种意义:
1.是指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遵循传统作曲技法及音乐美学原则创作的广义的“古典音乐”,如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因其繁杂多样的创作技巧和承载的正统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2.是指1750-1820年这一时期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3.泛指历史上和当今一切与“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相对立的“艺术音乐”(严肃音乐),如交响乐、歌剧、协奏曲、艺术歌曲、室内乐等等,即第三种意义上的古典音乐,或者称为“欧洲艺术音乐”更为契合。
而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是指以迎合广大观众喜好为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与“艺术音乐”是相对应的,流行音乐的艺术性相比于商业性是次要的。流行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在布鲁斯、爵士乐等美国都市音乐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风格,可泛指Jazz、Blues、Rap等20世纪后诞生的都市大众音乐。
而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落俗。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艺术手法讲求洗练精湛,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并最终自成一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自20世纪以来,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在音乐创作领域开始了非常频繁的交流与融合体现为:一是交响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二是歌剧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生;其中,音乐剧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跨界音乐的产物”,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是集音乐、舞蹈、戏剧三位一体的音乐体裁,它既保留有欧洲歌剧传统,又吸收了许多大众文化元素,使音乐剧成为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歌剧与流行元素的产物。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影配乐甚至流行歌曲启用交响乐团进行演奏或伴奏,这使得流行音乐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性,精湛的古典技巧不仅提升了音乐的质感,同时也让古典音乐具有更加动人的情感,给听众带来更精致、更多元化的音乐享受。
自后现代音乐时期以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沟壑被逐渐缩小,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这无疑是当今文化发展趋势使得精英文化逐渐远离昔日的音乐中心地位,美声歌剧等精英艺术受到冷落,逐渐失去了“主流话语权”。其审美价值、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大众化”,表现出倾斜和妥协的一面,以及对大众文化的逐渐认同。而这种认同也旨在促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打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让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融为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声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跨界”,更加主动的一方是美声,而流行音乐则是相对被动的。因为就古典音乐来说,它在表现形式和语言通俗化等创作上的“归俗”现象,正是美声能够与流行音乐“跨界”对话的重要前提,而古典音乐也不再甘为一种“小众艺术”,开始走出音乐厅,走出歌剧院,逐渐失去其精英文化的特质,希望得到更多大众的认可,力图把握住后现代主义音乐发展的巨大契机!
在当今乐坛中,音乐流派多元化的发展已成为后现代音乐时代的发展潮流,而现代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妥协和让步,促进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互交融的步伐,也进一步改变了美声和流行歌曲在乐坛中的新地位,改变了音乐领域的新格局。因此,以正统的古典音乐为代表的精英艺术的妥协与让步,是与时俱进的一步。在当今商业法则的制约下,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推广模式以及商业运作模式都逐渐被古典唱片公司所效仿,这是音乐历史发展的既定方向,是时代和大众的需求,这种“跨界”对于古典与流行二者是教学相长:流行音乐需要更高的艺术性,而古典音乐需要更多大众的认可来证明它存在的文化价值,这都有助于当代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们都应该以正视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音乐“跨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