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子雨
“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复苏和未来经济发展不断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其所倡导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就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以价格优势取胜,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逐渐丧失价格优势。进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就非常注重农产品国际市场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政策,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贸易潜力,逐渐形成了农产品贸易多元化格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还面临诸多问题,传统优势农产品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面对绿色壁垒章法不多,农产品出口结构单一等,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给一些国家带来优势和机遇,同时也会给另外一些国家带来弊端和挑战。这种影响不仅会涉及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同时也会对很多发达国家产生深刻影响,这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会将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原因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并针对经济全球化制定相应政策来反对经济全球化,自此,“逆全球化”问题就正式出现。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经济复苏缓慢进一步助长了“逆全球化”发展势头,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蔓延,多边贸易体系出现裂痕,区域贸易投资协定助推能力有限,大国贸易保护政策去全球化意图明显。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经济体都在根据给自需求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贸易协定,这种碎片化的贸易协定在世贸组织备案的就多达277个,大量贸易转移和全球价值链割裂问题不断加剧[1]。
从全球化规则制定角度看,大国既可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也可以成为“逆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特别是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对全球化规则制定具有明显优势,随着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美国成为了“逆全球化”主要推手,一方面,去全球化能够有效缓解美国国内民众情绪。从美国国内看,中低收入阶层与精英阶层收入逐渐扩大全球性移民和恐怖主义对美国民众威胁,引起多数民众强烈不满,为顺应民众呼声美国开始制定执行相关政策战略。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成为多边体制最重要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这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产生影响,因此,美国更加倾向于跨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来遏制中国发展。此外,为获得国际贸易更多主动权,进而抑制新兴市场国家,美国开始研究更有利的高标准规则争夺未来新制度的塑造权。
当前“逆全球化”呼声不断高涨,一方面,体现了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能力不断减退,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部分发达国家对全球化背景下利益分配的不满情绪,随着“逆全球化”影响不断深入,在经济上能够得意更加直观表现出来,2016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全面放缓,美国经济增长仅为1.6%,日本增速仅为0.5%,英国经济受到脱离欧盟影响经济增长仅为1.8%,整个欧元区经济增长落后于应该仅为1.7%,中国经济增长也受到冲击增速下降到6.7%,其他国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重要新兴市场印度外贸增长已经持续21个月出现负增长问题,可见,当前“逆全球化”问题对全球贸易造成了强烈冲击,中国农产品贸易作为全球贸易重要组成部分,也未能幸免。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关键一年,同时也是我国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外贸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年。从我国外贸发展形式看,随着我国自身改革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生产要素价格都在上涨,生产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传统外贸竞争优势不断缩小,外贸农产品单一,外贸对象过于集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从国内应对措施来看,当前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延伸和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有限,农产品出口不断下滑,农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要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2016年我国劳动密集产品不断下滑,美国份额下滑1.2%,日本份额下滑2.1%,欧盟下滑1.2%。其中我国农产品全年贸易总额实现1845亿美元,同比下降1.6%。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减少幅度较大,棉油糖农产品进口继续减少,畜产品进口明显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保持稳定[2]。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对迅速适应“逆全球化”变化还存在很大困难,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还没有完成,面对“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变化办法不多,因此,要想解决“逆全球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最根本办法就是继续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能力。从目前看,“逆全球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国内层面来看,虽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层面得到很大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有所改观。但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较短,对国际贸易和突如其来的“逆全球化”认识还不够充分,农产品出口内部无序竞争,自相压价导致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价格持续走到底。特别是我国多数农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发达国家为遏制我国出口,削弱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实施贸易技术壁垒政策,不断提升技术指标,对农产品进口质量提出越发严格要求,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压力逐渐增加。
从国际贸易层面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侵蚀我国农产品贸易份额,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仅二十国集团就是采取了1583项贸易限制措施,其中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5月仅仅半年多时间内二十国集团就新增各项贸易限制措施145项,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金融危机以来共实施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平均每4天就有一项新的贸易保护措施诞生[3]。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复苏缓慢的现实背景下,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出台贸易保护措施,设置贸易壁垒,用各种手段不断侵蚀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份额,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形成制约之势。
目前,我国仍然是全球贸易大国,并非全球贸易强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上话语权有限,对提升“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外部手段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民品贸易会出现众多问题,从存在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种类单一,且优势正在不断缩小。农产品出口种类单一,农产品出口对象单一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农产品种植范围较广,种类丰富,但真正作为出口对象的农产品仅仅局限在一些蔬菜、肉类和海产品等,其中诸如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还需要进口,还有部分农产品如水果、坚果等虽然也进行出口,但出口规模较小,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传统优势农产品由于我国综合生产成本逐渐上涨,传统优势农产品国际竞争价格优势逐年下降,特别近几年东南亚各国农产品也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对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也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农产品出口对象过于单一。虽然我国近几年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不断开拓新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但从整体看,我国农产品出口对象还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少数几个国家。其中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传统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与中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正成为我国重要农产品出口国。从出口比重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仍然是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对象,一旦遇到更为严重的贸易技术壁垒,将会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致命影响。
三是内部竞争无序。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还处于起步和规范阶段,相关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多个企业内部无序竞争,自相压价问题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信誉。特别是很多企业对于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认识不够充分,对“逆全球化”对农产品贸易市场影响分析还不够透彻,虽然短暂的低价竞争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市场份额和利润,但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提升。特别是低价格的农产品出口势必会遭到各国贸易壁垒反击,同时也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形象,更不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四是对“逆全球化”缺乏了解和认识。“逆全球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警惕和关注,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措施和贸易壁垒的出现,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困难将更加严重,因此,在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上面,我国应该对“逆全球化”问题进行充分研究认识,并根据其带来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贸易战略。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于出口对象的不了解也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也很容易让我国农产品外贸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要想提升国际竞争力,就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综合发力。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性的基础能力,通过优化农产品产业布局,不断加大农产品科技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硬实力。另一方面,要对“逆全球化”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产生了不利因素要深刻剖析,要通过和平崛起方式,不断增加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制定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并对相关标准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一,从根本上夯实我国农业国际竞争性基础能力。一方面,要按照“十三五”规划,不断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加大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投入,提升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不断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的支持和宣传力度,夯实优势农产品生产基础。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深化动植物保护管理体质改革,推进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与国际接轨,提升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加大对优势农产品企业支持力度,通过科技投入和国际合作方式,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品牌国际知名度,增加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要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化合作社组织建设,从政府层面积极扶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在土地流转、资金流转、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审批登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绿色标识等方面予以扶持帮助,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其二,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逆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产生深刻影响,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倒逼我国对农产品出口结构进行调整,因此,要想调整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就需要根据自身优势,不断开发新的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国家贸易伙伴。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我们应该与沿线周边国家进行更深层次的农产品贸易洽谈,并根据双方贸易优势,坚持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多边贸易体系。同时要不断加深对农产品出口国实际农产品需求结构了解,充分了解对方风俗习惯,确保农产品出口能够实现双方共赢。
其三,加强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管理。从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和“逆全球化”背景来看,现行农产品出口体制需要进行调整,在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管理方面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农民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应树立积极的市场观念,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由于多数农民市场理念不强,导致在国际市场中占有劣势,存在较大风险,因而我们政府应加强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和发展思路,严格按照市场标准来进行生产。其二,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应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采取措施。人才的培养是农业技术运用的关键,尤其是一些重点的农业大学要以培养高科技和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农业生产提供人才支持。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的开发,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构建农产品外贸供应链所需的生产、营销、绿色等技术体系。除了上述两点措施外,为保障农产品贸易管理的顺利开展,还应建立农产品出口促进机制,在补偿制度、信用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增强我国外贸企业农产品经营能力。
其四,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外贸的顺利开展,要做到知己知彼,对国际市场及规则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农产品外贸能力。“逆全球化”背景下,针对贸易摩擦问题,我们要积极应对,在与他国进行农产品交易过程中,重视与他国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往来关系。一般而言,为减少贸易摩擦,一是要完善农产品外贸行业的国际规则和标准,积极利用世贸组织来应对;二是借助中介组织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外贸企业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寻找问题的人解决办法;三是采取行业外交的手段,增进理解,通过协商与沟通的方式尽可能化解摩擦。
总之,“逆全球化”背景下,让国际农产品贸易变得更加复杂,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我国农产品贸易要想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提升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夯实我国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减少贸易摩擦,增加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整合各方资源,综合发力,才能够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1]何敏,张宁宁,黄泽群.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6,(11):51-60.
[2]余妙志,梁银锋,高颖. 中国与南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J].农业经济问题,2016,(12):83-94.
[3]余妙志,孟祖凯. 我国与南美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7,(0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