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传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怎么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呢?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应该有形有声,可以看见、可以预见,是现实对理想的朝向。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路上,我校在传承与发展中,作了细致深入的探索。
德育的核心在教师。锻造能担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重任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我校前身为百年前的蒙养学堂,后三乡合并,人员复杂,慵懒现象客观存在。因此,我校梳理并确立了“养正教育”新思路,用公平实施“养正教育”理念;用公平唤醒梦想,引燃团队的激情。
雁无头不飞。在民主考察、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我校择优选建了一支精干的德育队伍。新的队伍凝心聚力、人尽其才,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新教育先进学校……
一枝独秀不是春,优秀教师团队(尤其是班主任团队)不可或缺。教育是需要温度的,关心教师,重要的是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的机制环境,让老师们参与管理,参与考核方案的制订,让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发挥作用。此外,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育人的水准。乡镇经费不足,但用在教师培训上的钱有增无减。喜欢读书的老师,每年还可获赠一套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是桥梁,联结着家庭与社会。打造家校的命运共同体是德育的必然选择。
我校设有知心信箱、校长接访日,在校报《群星》上开设“家校心灵虹桥”,组建了家委会,建立了班级、学校微信群,轮训家庭教育种子教师,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和家庭教育专家,开展了师生家长互动式感恩励志报告会。让家长“参政议政”,参与阳光分班、驻校办公、研学陪护,让社会贤达人尽其能,发挥专长,走进校园、课堂传经送宝。
携家长之手,聚社会之力,社会、学校、家长结成统一战线,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稳固德育联盟。
活动是最好的教育。我校立足农村,扎根农村大地办教育,开展了一些有着浓厚地域特色的文体社团活动。
在家乡沂蒙研学旅行,在全省推介“小草药 大世界”探究实践成果,陆续刊发传统节日寻访民俗活动的文章以及积极推行每月一事活动。通过选课、走班,开展了文学、剪窗花、泥塑、五莲茂腔(非遗地方剧)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全部课程化、系列化,贯穿于课堂内外,育人于全程始终。其中“小丫丫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发表习作千余篇。
让每个生命在活动中拔节生长,让德育在参与中融入生命。这样,个性才能张扬,素养才能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的灵魂,其育人功效显著。围绕“启蒙养正”的核心理念,体现“谁的地盘谁作主”的原则,学校文化让师生深度卷入,把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融合起来。学校文化建设凝结了师生的心智,譬如,楼宇、道路、园区、景点、标语牌的设计命名由师生竞标。根据楼宇特点,建设了“党史”“队史”文化长廊,配备了小小党史、队史解说员,把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为一体。
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只有走全方位育人之路,才能架设新时代理想德育的桥,真正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