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涛 武金荣
本文从传统书法批评词语入手,以“险”字为核心词对其在书法审美风格的评述上进行一些归纳,力求探清其所涉及的范畴并加以分析。在古代汉语中,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传统的书法批评词语亦然。一个词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有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它们的含义不是单纯的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孤立分散的,批评词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意义是有所扩大的。这对于传统书法批评来说,是其关键,对于字、词的阐释尤为重要。以下就传统书论中出现颇高以及风格指向性极其突出的“险”字,做以下分类梳理:
险,形声字。从阜,佥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是指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说文》阻难也。“险”字,《玉篇》高也,危也 。这些都为“险”字本义,是一种对高低之势悬殊的表达。
书法批评中“险”字始见于传为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中,是说六种用笔:“结构圆备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①
此句意为结构字体、布置形势完备有如篆法,笔势飘逸洒落而又自由奔放有如章草,波撇凶险可畏如八分书,文字发展到隶书可谓具备了初步的“八法”,一改篆书平正匀整的空间分布,呈八面之势,开始出现“斜向”笔画,如左向的撇,右向的波画,斜向的笔画势必造成视觉上的不平稳性,也就是《笔阵图》中所说的凶险的态势。再有,评波撇为一“险”字,可知斜向撇画与波画的侧锋用笔在态势上产生疾速,有如八分书的侧锋用笔。刘熙载在《艺概》中也把“险”字用于评定隶书:“故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辨也。”②
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是用“险”字,来评定隶书书体,与中锋用笔,结构平正匀称的篆书为相反参照。另如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中讲:“为撇必掠,贵险而劲。”③
“掠”字,本义为抢劫、夺取,引申为拂过。如《增韵》捎取也,拂过也。书法的长撇历来称为“掠”。“掠左出而锋欲轻”,意为写撇侧锋而出,剑走偏锋,不可直上直下砍斫,正如《笔阵图》中的陆断犀象。又,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中讲到:“不期而然曰险。”④有意在强调一种意外之意。似与刘熙载《艺概》中所记载:张怀瓘谓伯英“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相类。⑤
“险”字与其他字相结合,形成“险”的词群,这一类词有很多,句意与用途上也有差别,应用于传统书法批评,仍有其可限定的范围。“险”字有单独用来评论点画,或一种书体的态势,抑或一种审美倾向。但从历代遗留下来的书论来看,“险”字同与其句意相近的字相组合来表现在“险”的审美倾向下微妙的差别,使用范围亦有所区分,如:劲险(险劲)、峻险(险峻)、危险、险绝、奇险、险峭……。孙过庭《书谱》中:“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⑥
从这段书论中看所说的险绝是与平正是一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分布上的两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和审美追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用到书谱中的是句评论杨凝式的书法:“既得平正,须追险绝。景度之谓也。”⑦又说:“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⑧又,宋曹《书法约言》载:“若果于险绝处复归平正,虽平正时亦能包险绝之趣,而势与致两得之矣。故志学之士,必须到愁惨处,方能心悟腕从,言忘意得,功效兼优,性情归一,而后成书。”⑨
从以上可知“险绝”一词所应用的概念基本一致,都与分布有关,基本可以知道与“绝”字用一起所能评判的范围。
且看险峻(峻险)一词,张怀瓘《书议》中草书一篇评云:“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岩谷相倾于险峻,山水各务于高深,囊括万殊,裁成一相。”⑩
此句意在说明真书与草书的差异,用“险峻”一词来描述草书的特征。“峻”字,本意为高而陡峭,正是草书所要追求的变化无方。《书估》中也有与“峻”字组合的评语:
“子敬年十五六时,常白逸少云:…… 及其业成之后,神能独超,天姿特秀,流便简易,志在惊奇,峻险高深,起自此子。”⑪
再有:“诸子亦有所不足,或少运动及险峻,或少波势及纵逸,学者宜自损益也。”⑫
张怀瓘《书断》中评说索靖书法:“幼安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⑬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牵掣为撆,锐意挫锋,使不怯泻,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长史曰:“然。”⑭
以上五例都在说险峻(峻险),子敬、幼安、长史均以草书名世。亦可以看出“险峻”一词都在描述与草书相关内容,看来“峻”字本义与草书的笔走龙蛇,变化无方的意趣相近。
再看“险劲”(劲险)一词,《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后问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⑮
韩方明《授笔要说》中:“又曰: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⑯
姜夔《续书谱》中说:“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⑰
项穆《书法雅言》中正奇一篇中:“欧阳信本亦拟右军,易方为长,险劲瘦硬,崛起削成,若观行草,复太猛峭矣。”⑱
此几句用险劲(劲险)的“劲”的评论都与笔力,也就是和用笔有关,都在讲用笔的骨力、迟涩的笔法上的所得到的艺术效果和境界。
当然,还有很多词汇亦可以表达“险”字的风格指向,如奇绝、欹侧等,因本文着意在“险”字的词义与风格归纳,对其他有“险”字意境的词不多做分析。
对书论中“险”字相关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可知古人用词是很有讲究的,词的应用范围是有迹可循的。这对于我们学习领会古人的意图很有帮助。下面针对“险”的审美倾向结合代表书家做些选取与分析,以阐释“险”所对应的书法风格。
一说到“险”,对书法有了解的人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欧阳询的书法风格。《书史会要》上记载:“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由随入朝,高祖即擢给事中。询喜字,学王羲之书后险劲瘦硬,自成一家。议者以为真行有王献之法……人复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皆非虚誉也。”⑲欧阳询的楷书两竖凹曲,张力相对而内向,字形高瘦而紧束含收,转折处棱角四出,观之乃有险峻、峭拔的美感。《述书赋》说欧阳询出自三公,即指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参照六朝北派碑刻之余韵,形成笔力遒劲、结构险中求稳,法度森严的独特风格。
再看,唐代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着,初学王羲之行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书史会要》载吕緫评其书,谓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⑳以华山来比拟李邕书法,无疑意在指出其书之险。其书字势右斜,耸起右肩,险而不怪。
从历代留传下来的书论中有关“险”字的词群用法上可以清晰看出其所指书体、用笔、以及书家书写的个性与审美倾向。前人所留下来的书法评论词语并非是玄妙、无迹可循的,弄清基本字义以及其明确所指,对于廓清书法评论的混乱,以及对书法审美批评的盲目性的改善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②《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8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③《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1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④《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6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⑤《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8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⑥《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⑦《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4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⑧《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4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⑨《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6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⑩《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4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⑪《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5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⑫《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4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⑬《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7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⑭《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7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⑮《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8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⑯《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8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⑰《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9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⑱《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2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1版。
⑲《书史会要》,第135页,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第1版。
⑳《书史会要》,第138页,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