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跌倒分级管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2018-01-24 11:12杨晓晖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内科住院常规

杨晓晖

住院患者最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就是跌倒。针对内科老年患者而言,由于患者病情重、年龄大,跌倒之后都会引起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会加重医院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对医院形象的塑造也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1]。因此,大部分医院开始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管理,并按照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的高度、中度、低度护理,医护人员时刻注意患者日常动作行为,提防跌倒[2]。在加快患者康复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总共选择内科老年患者10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102例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2组,常规组5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5.45±3.6岁,住院天数11~52天,平均22.5±11.3天;研究组5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有女性患者23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5.33±3.7岁,住院天数10~55天,平均23.2±10.7天。两组的基本资料经过临床统计处理,结果发现P>0.05,组间可比性较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预防跌倒分级管理进行干预,根据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评估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评级结果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并按照评级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跌倒危险性评估每2天评估1次,若治疗方案调整或病情变化时,则随时予以评估,并在交接班内容中着重关注高度跌倒危险的患者。

1.2.1 构建预防跌倒分级管理体系:建立预防跌倒管理小组,其成员包括护理人员4名,护士长1名,临床医师1名,采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由管理小组分级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评定跌倒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患者住院过程中,发生2次或及以上的跌倒患者,视为“高度跌倒”范围,整个住院过程中,为高度跌倒风险的患者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按照患者意识、活动状况、跌倒情况、体能、视力以及用药等状况,予以分级评估,每项指标评估分数为1~3分,总分值低于4分的患者视为“低度跌倒”范围,4分或以上的患者,则视为“高度跌倒”范围,1次/周,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跌倒管理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上,做好数据统计。

1.2.2 预防跌倒分级管理措施:①高度跌倒风险管理:在患者病床头贴一张“高危跌倒”标识牌;在患者如厕、沐浴期间,护理人员必须陪伴在一旁,要求24小时陪同;将《跌倒风险告知手册》发放给患者家属及其本人,每日为患者提供安全教育;患者在病床上保持平卧姿态,拉起床栏,室内需设置扶手,为患者行动提供方便;当患者应用刺激性过大的药物之后,应让患者以平卧的姿态休息2小时,避免头晕的发生;向病房其他患者、患者家属、护工详细说明该患者为“跌倒高危”患者,动员其他人对该患者进行监督;针对高度危险性跌倒患者,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应当在患者床边进行。夜间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巡视,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或是将患者安排在距离陪护者较近的病房。②中度跌倒风险管理:在患者病床头贴一张“中危跌倒”标识牌;室内布局、照明要格外引起注意,尽量在靠墙的位置摆放座椅板凳,地面一定要保持干燥;当患者在休息时,应当拉起床栏,避免患者坠床;将《跌倒风险告知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如厕、沐浴过程中,告知患者不可反锁门,在门外应当有护理人员陪护,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予以处理;在床边为患者放置尿壶等排便器具;为患者提供用药护理时,将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详细告知于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夜间巡视,帮助患者完成独立活动。③低度跌倒风险管理:在患者病床头贴一张“低危跌倒”标识牌;病房室内保证光线充足不刺眼,夜晚时可将地灯开启;与患者进行良好交流,将医院基本环境向患者及其家属做详细介绍,并将《跌倒风险告知手册》发放给患者和患者家属,为患者健康宣教;患者在如厕、沐浴时,嘱咐患者不可把门反锁;若室内地面有液体,应当立刻将其擦干,移走过道物品;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夜间巡视;合理调整病床位置,固定脚轮,让患者远离危险性较高的医疗设备。

1.3 观察指标 以我院自拟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对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行评价,并将其作为预防跌倒的效果指标。

2.结果

2.1 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跌倒发生情况 经过临床统计分析发现,实施预防跌倒分级管理后的研究组跌倒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意义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跌倒发生率

注:χ2=5.553,P<0.05。

2.2 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03%;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86.27%;组间结果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注:χ2=9.559,P<0.05。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跌倒分级管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跌倒发生率,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升,按照不同层次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身体康复提供了强大的助力[3]。内科患者大部分都为老年患者,而且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基础疾病,加上老年患者的反应能力较差,所以在控制自身生理行为能力方面比正常人要弱一些,若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那么在控制自身生理行为能力方面就更低[4]。以上这些危险因素,都会使患者发生跌倒。由于老年患者体质弱,跌倒发生后极容易引起骨折,这就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治疗,加之老年患者康复能力弱,在治疗期间又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5]。

现阶段,大部分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识有了了解,但自身预防的意识不足,故而需要护理人员强化对患者的安全宣教,让患者意识到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以及预防跌倒的方法[6],并按照跌倒风险等级实施不同层次的护理管理措施。

总而言之,老年患者群体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护理实施期间必须重点予以护理管理和预防管理,按照跌倒风险分级结果,贯彻落实高度、中度、低度分级管理措施,以科学的方式预防跌倒。

1 陈红宇.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的实施意义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2-24.

2 孟莎莎,蔡灵芝,沈芸.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6):112-113.

3 马玲,郑跃,张晓晓.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7):36-37.

4 赵明红,尚旭丽,王丽娟.门诊患者的跌倒风险筛查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3:133-135.

5 刘成润.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232-233.

6 李忠英.跌倒风险管理对预防住院精神患者者跌倒及减轻跌倒造成伤害的影响研究[C]//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6.

猜你喜欢
内科住院常规
妈妈住院了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常规之外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