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新经济形势下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2018-01-23 16:02张乐天
市场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经济产业结构一带一路

张乐天

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我国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与世界其他经济体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其次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的压力不断增大。最后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及调整。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7-0029-04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经济形势的特点

2013年我國提出“一带一路”概念,对全球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近五年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响应,整体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15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中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合作要求。五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历年都对“一带一路”提出具体工作规划和要求。特别是2018年,提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明确工作目标。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相关工作建设与发展。结合国家具体政策,“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的新经济形势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开放包容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以此来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二)机制设计保障经济联动发展

以双边或多边联动为基础,通过具体项目加以推进,再充分进行政策沟通、战略对接及市场运作,最终形成发展倡议与规划。通过市场化运作从而实现各方利益诉求,遵循开放透明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领域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平台。

(三)互补对接现有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能源富集开发不足,劳动力充裕岗位不足,市场广阔产能不足,需求旺盛资金不足等发展劣势比比皆是。通过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装备制造能力强,比较优势明显,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优势突出,这就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业对接提供了重大机遇。因而,“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以便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显然,它不是对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的替代,而是与现有机制互为助力、相互补充。

二、 “一带一路”倡议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经济趋势研究

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文整理出2012—201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趋势分析如图1、图2所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由2012年的54036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7122亿元,六年来呈持续、稳步增长趋势。2012—201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速度分别为7.90%、7.80%、7.30%、6.90%、6.70%和6.90%,经济增速放缓,基本趋于稳定,整体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7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如图3所示,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0%;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0%;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0%。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二)节点省区经济趋势研究

为进一步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上海、重庆等18个节点省区自2012—2014年间数据,汇总计算了18个省区在2012—2014年间各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进一步探究,从而发现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变化趋势。

如表2所示,“一带一路”节点省份在2012—2014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除黑龙江省外,其余省份比重均呈逐年下降态势,降幅最高为海南省,降幅达到1.80%。

如表3所示,各节点省份在2012—2014年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除西藏自治区略有上升外,其余省份比重均呈逐年下降态势,降幅最高为黑龙江省,降幅达到7.23%。

如表4所示,各节点省份在2012—2014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除西藏自治区略有下降外,其余省份比重均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涨幅最高为重庆市,涨幅达到7.39%。

对数据进行再次梳理,计算出2012—2014年间节点省市三类产业占该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平均值,可得到如图4所示变化趋势。

从总体来看,“一带一路”节点省份各产业占比与全国趋势基本持平,同样呈现出第一产业占比较低而稳定,远低于第二、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并不明显;第二产业占比虽高,与第三产业基本持平,但是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猜你喜欢
新经济产业结构一带一路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