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豫:四十年前得遇《橄榄树》

2018-01-23 11:28
北广人物 2018年47期
关键词:橄榄树民谣三毛

“音乐是有力量的,”齐豫说,“它不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更是可以影响他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听者的耳中,齐豫的声音让人想起海边捡回的贝壳,藏着大海的倾诉和海风的清冷。正如她所唱的那首《橄榄树》,世事茫茫,人生碌碌,却总是对远方充满向往。

作家三毛的词、音乐家李泰祥的曲以及齐豫的演唱,是经典歌曲的顶配了。三毛的文字代表着流浪与远方,“她的文字给我很大的启发,那种乐观、洒脱与坚持让人触动”,作为三毛的粉丝,唱三毛写的词让齐豫感到与有荣焉。这之后,她与歌手潘越云一起用歌声讲述了三毛的半生故事,记录在《回声》专辑中。

从生活出发,民谣不讲大道理

齐豫是在1975年读的大学,接触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的流行音乐。“那时候爱尔兰、苏格兰和美国有一批弹着吉他唱歌的民谣歌手,他们的音乐对我的影响比较大。”齐豫说。 “那些民谣都是说故事,那些故事特别真实感人。歌词都是简单的词句,也不说大道理。比如,讲一个女孩从天真的小孩子成长为一名女性,再到结婚生子,过完一生的故事。就像看三毛的书一样,在故事中读懂生活的寓意。”

民谣也多被叫作“校园民谣”,因为这些歌手很多是从校园中走出来的。所讲述的故事也以莘莘学子的校园故事为主,它代表了青年人的思考与创作。“我觉得民谣就是从生活出发,表达自己的感想。你不一定要学过声乐、乐理或者是古典音乐才能写出来,许多人就是用一把吉他,甚至就用‘想来进行创作。我会唱歌,我就想想想,也许就能写成一首歌。我觉得那时候强调的是一种精神,让大家意识到不要老是唱别人的歌。所以那时第一张华语现代民歌专辑出来的时候,我就很少唱以前的西洋民谣了,而是猛唱那张专辑里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而且我每首都学,即使弹的不好,能把它唱出来也很开心。”齐豫讲述道。

自己要成为“橄榄树”

1979年,齐豫第一次唱《橄榄树》的时候还在读书。有一天她去见老师李泰祥,李泰祥台湾著名作曲家、民谣“泰斗级”人物。“推开他的纱门进去,发现他在立式的钢琴上面铺了一张很大的谱子,上面写着《橄榄树》,我注意到作词人是三毛,我就很兴奋”。

“我第一次聽到这首歌就觉得惊为天人,虽然听了很多这种风格的英文音乐,可是在当年所有的中文歌曲里面好像没有听过这种清新的风格。”但是,入世尚浅的齐豫当时只是觉得好听。

这首最初自己只觉得好听的歌,齐豫唱了很长一段时间,慢慢地她发现《橄榄树》唱的是一种理想。歌者开始了自己对歌曲的思考与人生的探索。“我在追寻,每个人都在追寻,不然那么一句简单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怎么吸引了那么多的人?”齐豫说道。

追寻了20多年后,在2002年的个人演唱会上,齐豫告诉自己的歌迷,她“找到了自己的橄榄树,希望在座的各位也能找到自己的橄榄树”。

时至今日,“橄榄树”对于她的寓意再次发生了改变,她决定不再“追寻”了,而是选择让自己成为一棵“橄榄树”。她说:“我必须先丰富自我,成为一个可以让人乘凉的地方、一个有氧气的地方,让你一进来就能感受到那种氛围。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我必须提供一些自己对人生的感晤、曾经历过的挫折或者曾感受过的开心给大家,让大家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能够在这里及时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我希望给予你阳光、空气、水,这种很直接的,你所需要的东西。”邢大军据《幸福家庭》整理

猜你喜欢
橄榄树民谣三毛
橄榄树
十唱共产党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橄榄树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橄榄树与荆棘
拥军民谣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