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俐遐 李桂珍 尧美英 甲卡拉铁 杜邦 李贵利 刘斌
摘 要 用4个厂家生产的诱捕器对芒果园桔小实蝇开展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在9周时间内,“天网”自制诱捕器最经济有效,诱虫总量最大,达5 768头,建议在生产上作为首选;其次,“纽康”诱虫总量相对较少但经久耐用,“英格尔”诱虫总量较多,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不长。
关键词 桔小实蝇 ;诱捕 ;芒果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9.011
Abstract Trapp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four different trappers to trap the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 in mango plant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anwang trapper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trapping the oriental fruit fly within 9 weeks, with the trapping number being the largest (5 768). The Tianwang trapper was recommended for development. Niukang trapper had a longer service life although it trapped less number of the pests. Yinggeer trapper had a short service life although it was cheap and trapped a larger number of the pests.
Keywords Bactrocera dorsalis ; trapping ; mango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隶属双翅目实蝇科,是当前攀西地区果树种植业特别是芒果生产上为害十分严重的一类害虫。该虫寄主范围广,可为害芒果、柑橘、枣、梨等250余种水果和蔬菜[1-2],其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内,卵块肉眼难以发现,孵出的幼虫在果肉内蛀食,造成果实局部变黄,而后全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果味苦涩,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2]。该虫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目前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南太平洋地区和夏威夷群岛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等地[3]。
该害虫繁殖能力非常强,并且有迁飞性,化学防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物理防治(引诱灭雄法)与套袋等系列农业防治方法。由于桔小实蝇的卵和幼虫均在瓜、果内为害,常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而诱杀成虫具有经济、安全无公害的优点,能达到控制田间虫口密度的效果,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4]。在桔小实蝇监测和防治时,用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lo,ME)性诱剂引诱橘小实蝇雄成虫效果较好[5-7],目前主要有宁波、厦门、佛山等生产厂家生产的诱捕器,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 , 由于引诱剂添加物的不同,不同单位生产的桔小实蝇诱捕器及诱芯的幼虫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8-9],为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捕器,充分发挥性诱剂的诱杀效果,笔者选择了4个厂家生产的诱捕器针对芒果园的桔小实蝇开展了诱捕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5年8~11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发乡一芒果园进行。该园为台地,沙壤土,水肥條件较好。试验期间农事操作一致。
桔小实蝇诱捕器为“纽康”(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网”(台湾衢龙企业有限公司)、“英格尔”(厦门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盛曼”(佛山市盛曼植保器械贸易有限公司)4种。其中,“天网”没有专用诱瓶,试验中采用塑料瓶自制,方法为取天网均匀涂于塑料瓶(550 mL矿泉水瓶)表面,并在瓶口处固定铁丝用于悬挂。每瓶天网20 mL约可制作10个诱捕器。
1.2 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个处理,10次重复,1株树即1次重复。处理1:“纽康”诱捕器;处理2:“天网”诱捕器;处理3:“英格尔”诱捕器;处理4:“盛曼”诱捕器。于8月10日统一悬挂,挂瓶后每7 d调查1次诱虫数量,连续调查9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诱捕器诱虫量统计
图1结果表明,试验用的4种诱捕器对芒果桔小实蝇的诱虫效果相差较大。在试验期内(共63天),诱虫量最大的是“天网”,平均每个诱捕器诱虫576.8头;其次是“英格尔”,诱虫420.3头;“纽康”诱虫273.8头;诱虫量最小的是“盛曼”,诱虫264.2头。
2.2 4种诱捕器诱虫效果分析
图2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纽康”和“天网”的诱虫量呈上下波动式变化。其中“纽康”的波动较小,一直保持较平稳的水平;“天网”的波动最大,高峰值和低峰值最大相差172.2;“英格尔”的诱虫量在挂瓶14 d达最大,以后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盛曼”的诱虫量在挂瓶1周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2.3 4种诱捕器诱虫有效时间分析
表1结果表明,4种诱捕器在试验期内均能有效诱捕桔小实蝇,但在不同时间的诱虫数差异较大。挂瓶1周,“英格尔”和“盛曼”的诱虫数远大于“纽康”和“天网”,且差异极显著;挂瓶2周,“英格尔”诱虫最多,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挂瓶3周,依然是“英格尔”诱虫最多,与“天网”差异不显著,与“纽康”和“盛曼”差异极显著;挂瓶4周,“纽康”诱虫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挂瓶6周,“纽康”诱虫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挂瓶7周,“天网”诱虫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挂瓶8周,“天网”诱虫数最多,与“纽康”差异不显著,与其它2种差异极显著;挂瓶5周和挂瓶9周,“天网”诱虫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分析认为,因天网是外涂于塑料瓶上,直接受太阳照射和雨水冲刷,受天气影响较大。查阅2015年8~9月天气情况发现,挂瓶1~4周(即8月17日至9月13日期间),雨日数达23 d,而挂瓶5周(即9月14~20日),雨日数仅2 d,另5 d为多云,挂瓶9周(即10月12~18日),均为多云天气。由此推测,雨水冲刷降低了天网的诱虫数,且雨水天气对桔小实蝇成虫活动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多云天气为主的5周和9周,其诱虫数更多。
3 结论与讨论
(1)不同诱杀器的诱杀结果表明,4个厂家生产的诱杀器在诱杀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调查期内,诱虫总数最多的是“天网”自制诱捕器,为5 768头;其次是“英格尔”诱捕器,诱虫4 203头;“纽康”和“盛曼”诱捕器诱虫较少。不同诱捕器同一时间段的诱杀效果不同。前3周,以“英格尔”诱捕器诱杀效果最好;第4周和第6周,以“纽康”诱捕器诱杀效果最好;挂瓶后第5、7、8、9周,以“天网”自制诱捕器诱杀效果最好。结合购买价格来看,天网最贵,为18元/瓶,但一瓶天网可自制约10个诱捕器,折合每个诱捕器约为1.8元;“纽康”诱捕器的诱瓶9元/个、诱芯3.5元/支,合计12.5元/套,一支诱芯使用有效期为60 d左右;“盛曼”诱捕器的诱瓶9元/个、诱芯3元/支,合计12元/套;“英格尔”的桔小实蝇诱捕器为5元/套。在生产中发现,“英格尔”诱捕器使用寿命不长,在试验区经日晒雨淋后,瓶身极易破损;“纽康”诱瓶使用寿命长,周年悬挂能使用5年。
(2)综合来看,“天网”自制诱捕器最经济有效,但是需要自己制作诱瓶,且做好后因瓶身具有黏性而不易携带和运输,若需求量大则较耗时耗力。此外,天网受天气情况影响较大,雨水冲刷可降低其诱虫效果。因此建议,在芒果生产上,若生产面积较小且天气比较适宜,则可优先选用“天网”来防治桔小实蝇;其次,“纽康”诱虫总量相对较少但经久耐用,“英格尔”诱虫总量较多、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不长,农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而“盛曼”诱捕器诱虫量较少且价格不便宜,不建议选用。
(3)桔小实蝇是重要的危险性检疫害虫。由于其繁殖力强、为害严重,缺少天敌制约,在我国新为害区已逐步对多种水果、蔬菜猖獗为害。开展对桔小实蝇防控方法的具体研究,开展生产试验,对于指导生产、挽回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检疫处理、农业防治、诱杀防治、化学防治、辐射不育、生物防治等[8-16]。成虫是桔小实蝇主动扩散的虫态,也是为害果实的始作俑者,在卵、幼虫和蛹均处于隐秘状态,防治措施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对于桔小实蝇的防治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综合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格成,李继祥. 柑桔小实蝇主要生物生态学和综合治理综述[J]. 广西柑桔,1997(3):10-11.
[2] 梁光红,陈家骅,杨建全. 桔小实蝇国内研究概况[J]. 华东昆虫学报,2003, 12(2):90-98.
[3] 侯柏华,张润杰. 基于CLMEX的桔小实蝇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J]. 生态学报,2005,25(7):1 569-1 574.
[4] 陈景辉,黄茂进,林岳生,等. 桔小实蝇成虫诱杀试验初報[J]. 华东昆虫学报,2003,12(2):104-106.
[5] 孙 阳, 张淑颖. 甲基丁香酚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 685-8 687.
[6] 刘元明. 植物检疫手册[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31-232.
[7] 赵菊鹏,田世尧,曾 杨,等. 几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测定[J]. 植物检疫,2001,15(6):342-343.
[8] 徐洁莲,韩诗畴,欧剑锋,等. 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J]. 中国南方果树,2004,33(4):13-14.
[9] 黄月英,陈 军,沈金发,等. 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J]. 植物保护科学,2008,24(7):390-392.
[10] 林进添,曾 玲,宾淑英,等. 性诱剂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2005,18(2):10-14.
[11] 姚忠琴.不同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4):126-127.
[12] 刘 奎,钟义海,卢 辉,等. 几种诱剂对忙果园桔小实蝇的引诱作用测定[J]. 中国南方果树,2010,39(4):45-46.
[13] 蒋小龙,任网卿,肖 枢,等. 桔小实蝇检疫处理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4):303-306.
[14] 林进添,曾 玲,梁广文,等. 病原线虫对桔小实蝇种群的控制作用[J]. 昆虫学报,2005,48(5):736-741.
[15] 吕 欣,陆永跃,曾玲,等. 杨桃园桔小实蝇防治指标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5):471-474.
[16] 梁 帆,梁广勤,赵菊鹏,等. 广州地区桔小实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关键措施[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