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李长凯
[摘要]针对我校学科竞赛当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学科竞赛平台,阐述了架构中关键环节的操作方法,提出了竞赛平台的实践教学效果,提出了学科竞赛平台在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作用,采用该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11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5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学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其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急需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竞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旨在以竞赛为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科竞赛不仅有利于本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兄弟院校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学科竞赛现状
结合我院实际,在促进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中,特别重视以安徽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等机构主办的一系列学科竞赛为牵引,大力探索以竞赛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以竞赛整合专业优势,突出实践教学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近年来,我院开展了各类专业竞赛,其中包括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各类竞赛,课程比赛旨在提高学生在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校级比赛覆盖面广,旨在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并从中发掘优秀学生;省级和国家级比赛属于拔高类比赛平台,包括电子信息、通信和自动化等专业性较强的各类比赛,旨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目前由于竞赛项目较多,各个项目开设的时间和场地不同,每个项目相通的资源无法充分整合,造成了许多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所以每个项目往往各自为政,缺乏衔接,因此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进行各个项目的规范、管理、衔接、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比赛平台架构
为了保证各类比赛平稳有序的开展,搭建一个好的比赛平台显得非常重要。比赛平台主要需要解决比赛场地、组织工作、经验传递、学习交流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搭建的比赛平台如图1所示。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是开展比赛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比赛场地需要配备一定的硬件设备,需要能够进行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和需要有专人管理,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创新的平台,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产品并且能够进行产品测试的平台。能够从事科技创新、实物制作,锻炼和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工程应用能力的平台。
(二)组织工作
为了保障各类比赛有序的开展,每年都有专门教师负责相关赛事。负责赛事教师前期需要完成各项组织工作和项目申报工作;统筹负责管理并协调校内、外学科竞赛的学生团队建设、日常培训、组织参赛、保障措施等;负责校内、外学科竞赛扩大宣传与动员,鼓励校园大学积极参与竞赛,大赛负责人通过在教学楼贴海报、班级辅导员动员等形式对各项赛事进行宣传,报名参赛的学生名额不限,由于参赛学生众多,所以几乎每个老师都需要指导学生,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努力推进我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与开展。
(三)培训
培训主要包括理论培训、项目训练和企业培训。我院每年9-10月份开始动员、组织报名,并集中进行单片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PLC编程与应用、物联网等课程内容的基础理论培训。来年3-4月份组织校园电子设计竞赛遴选优秀作品和优秀队员,对经过遴选的优秀队员组队继续进行项目式培训、全面提升。我院与阳光电源、大唐移动等多个知名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有阳光电源实习实训基地,“大唐移动”国家级共建实验室。定期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给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参与竞赛的学生涉及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测量与控制技术等专业,每年参加培训学生达全院学生总数量的1/3以上。
(四)專题讲座
每年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一方面,邀请参赛学生特别是获奖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分享他们的参赛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通过经验分享,可以让下一届的参赛学生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也保证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开展专题讲座,老师主要就相关专业知识和大赛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三、基于竞赛平台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以赛促教
1.深度激发大学生积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动力
当前大学生对以往的照本宣科、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逐渐表现出怠倦、抵触的情绪和心理特点,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自我探索和学习新事物。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让学生亲身感受实物制作、工程实践的环节则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思索,在竞争中成长。通过学科竞赛的影响,已经带动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尤为专注和执着。
2.将教学内容与竞赛衔接,为探索工程实践教学模式迈出新步伐
为了适应学科竞赛的要求与特点,教学模式也逐渐卖出从纯粹理论教学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转变,这既是对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对改进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益探索,特别是突出工程能力培养,避免了长期以来照本宣科教学的弊端。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理念的院校,探索面向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具体方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对于高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形式,能够便捷、高效的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成果直接嫁接到具有产品初步设计、科技创新与探索等特点的实践竞赛过程中,对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以及应用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以竞赛推动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探索和推动工程专业与实践教育开辟新道路、迈出新步伐。
(二)以赛促改
1.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更早介入专业课程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学生在大一、大二的低年级阶段难以接触专业课程。对于热爱学习、热爱专研的学生,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为之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由学生自发参与、以竞赛作为引导,低年级学生也可以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前能够提前接触专业课程学习,特别是提高了对于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EDA技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对学校实验室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
2.提升强化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不仅影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如何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是需要所有高校重点突破、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我院教师积极探索将学科竞赛内容与环节引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与提升:
(a)51系列、PIC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与基础功能功能模块的实验,部分学生开展了飞思卡尔K60系列MCU实训;
(b)系统训练了汇编及c语言的编程方法;
(c)电路板基本制作方法教学,包括PROTEL等电路板软件绘制方法;
(d)嵌入式系统入门知识;
(e)PID控制入门知识;
四、竞赛成果
经过老师和莘莘学子的不懈努力,我校在历届各类学科竞赛中勇于超越自我、不断摘金夺银,学科竞赛活动的繁荣举办,不断激励着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勇于创新。近三年来,我校大学生在参与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过程中,获得多项成果与荣誉,获得三项国家一等奖和三项国家二等奖,获得九项省级一等奖和若干项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从近年来参赛情况以及学生就业形势来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初步成效非常显著,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牵引效应和作用日益明显,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和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章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