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同时在继续扩大,随着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分分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旨在通过相关的教育和指导能够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进行了分析,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该领域当前的发展现状,找到了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最后做了总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02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1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如今的时代给了大学生们绝好的机遇,也给了他们残酷的竞争。毕业生们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打工者,而是摩拳擦掌的想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自己事业的主宰者。创业虽已成为目前大学生首选的几大就业途径之一,但是大学生们的创业之路,也有着重重险阻。本文将围绕创业教育如何被提出、创业教育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等几点进行讨论。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的理念最早是在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被提出的,有会议参加者认为,新型教育应该给学生颁发三本“教育护照”,分别是“学术护照”,它证明着学生研究学术的能力、“职业护照”它证明学生步入职场,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力、“创业护照”它证明着学生的创业精神,开辟事业的能力。会议结束后,“创业教育”的理念就形成了。创业教育有两种理解方式,广义上是指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更注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狭义上是指对学生进行技术培养,使他们具有自主创业的技术手段。本文所提到的创业教育是广义上的理解。随着重视和研究创业教育的人数增多,创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甚至有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创业教育的理念被提出之后,各个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大都还流于表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学校将创业教育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成了混学分的课程;有的学校将其设置为管理类课程,仅有部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而且过于理论化,对实际的创业工作帮助不大;有的学校仍停留在最初创业计划大赛的阶段,在比赛结束之后,计划还永远只是计划。因此,创业教育虽然已被高校提上日程,但是距走上成熟化道路还有一定距离,在创业教育能真正指导学生创业工作的路上,高校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科本位为中心
一些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l”字形人才,采用专门人才专门培养的方式,注重学生的纵向深度学习。没有考虑到当前市场背景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T”字形,“十”字形人才,对学科的融合性,交叉性要求更高。在高校课程设置之初,就注定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会上演。
(二)课必修与选秀课程设置比重不合理
高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必修课比例过大。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为例,必修课比例超过半数,再加上学校规定必须修的选修课,该比例接近百分之八十;而浙江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类的情况尤甚,必修课加必修的选修课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中国传统教育讲究因材施教,而高校课程设置却犹如一刀切。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各有不同,感兴趣的课程和方向也势必不会相同。学生如果对课程不敢兴趣,就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学生面临毕业时,势必对自己不够自信,更无法面对就业的重重压力和残酷竞争。
(三)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还有较多的问题,无法实际起到指导学生就业的作用,甚至还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首先,就业指导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向学生介绍一些就业的国家政策、职场技巧,空洞乏味,用处不大。其次,就业指导多是在教室内向学生宣贯理论,而不是让学生走出去体会就业,理论多而实践少,容易让学生无所是从,对之后的就业产生不好的影响。再次,也是中国教育的通病,就是就业指导课也是一刀切,对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方子”,而不是具有针对性的“一人一方”。
(四)创业课程的开设存在问题
年轻人是中国发展的未来。大学生们有热情、有干劲、有知识、有创新精神,他们应该是未来职场的主力军。只要学校提供正确的培养和良好的引导,他们的发展将不可限量。但是,受传统求安求稳的思想,以及高效盲目追求就业率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高校没有设置就业指导课,设置的也流于表面,讲座、录像等理论大于实践的内容,对学生实际就业起不到正面的作用。
四、应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问题的措施
(一)优化高校课程设置
目前社会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脱节的,毕业生们没有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按需定位,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要好于普通高校,可见社会对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人员需求要远远高于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因而高校应该对这一点引起关注,培养更多具有实际专业能力的人才,贴合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能力。
(二)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完美的课程是介于完全必修制度与完全选修制度之间的一种模式”。课程模式应以大学生作为主体,从大学生的目前知识水平、身心需求、学习意向、兴趣方向等方面综合出发来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一方面,要著力于对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两一方面,也要着力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另外,课程被选择的结果就反应了课程本身的价值。一旦学生名选择了选修课就成为了带有价值主体的必修课,对于进行选择的学生来说,与必修课就有了相同的价值。唯独通过培养大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提升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使他们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使他们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教育意义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就是对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择业这一过程进行指导,使学生们具有找工作的基本技能。学校设立这一课程是本着指导到位、以认为本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就业指导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就业的思想、就业的心理以及就业的技巧等基础理论,还要有意安排一些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就业实习指导课程,从而最终达到使学生们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反馈到理论中来,指导新的理论体系形成,从而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比如,他们可以根据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来有针对的进行学习。综上所述,开展一些“体验式”的实践课程就可以使学生们得到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的学习体验。
(四)完善现有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与就业指导课不同,创业指导课的设立旨在使学生们有意识的自我养成艰苦奋斗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创业能力。大学生通过学校所设立的创业指导课就能够了解到一个创业者所必备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学习到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创业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近期国家对于创业方向的政策导向等等。另外,学生们的创业心理也会通过对创业指导课的参加得到提升和健全,使学生们能够采用乐观的方式去对待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压力。此外,鼓励大学生们去参与有关创业的社会活动也至关重要,在这些社会活动中他们讲得到一些创业的灵感、提升创业的激情,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还能够不断对自己的创业技能进行完善。
结语
如今,大学课程的设置工作既复杂又艰难,时代发展的情况也需要在所设置课程中得到及时反映,这就向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输送者,着实希望大学教育工作者们能够转变观念,认真执行上述的工作要点,设立更多更好的、能够适合大学生们发展的各类课程,为大学生们未来能够更好发展而负责,保证毕业生们能够更好的就业、择业,为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责任编辑:封丽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