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佩
摘要:县级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品德、就业、甚至会决定他们的人生方向。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一个主要环境之一,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县级职校应充分把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技能水平高、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县级职校生;心理健康;学校因素;对策
一、影响县级职校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据调查了解得知,目前,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县级职校生为数不少,产生这些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良做法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县级职校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形成,这与一些初中、小学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的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今,虽然要求提倡素质教育,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现实中仍会有一些初中、小学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发放绩效工资等的主要依据,从而导致教师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那些成绩差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同学的肯定,甚至经常被批评,讽刺、挖苦,从而使他产生了自卑、焦虑、孤独、叛逆等心理。县级职校生大多数在义务教育阶段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考不上普通高中又无法到城市职校就读,不得已而选择了县级职校,这就加深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
2、县级职校的教育教学弊端使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城市职校来说,县级职校的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学校生活单调。一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心理不够阳光,自信心不足。本以为到了新的环境中可以重塑自我,但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形式与原来所在初中学校的大同小異,没有办法在新环境中看到希望。县级职校生希望得到了解、展现自我、寄托情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人际交往的需求很强烈。而学校往往忽视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甚至体罚、心罚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一些学生产生了压抑、烦躁、自暴自弃、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
3、县级职校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使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县级职校的教师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成为老师心中的宠儿,得到的是表扬和夸奖。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成为教师心中的差生,得到的是厌弃、迁怒、训斥,教师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就会有区别。长此以往,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就会感到不公平,他们不再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不再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产生钦佩,也不再对老师表示尊重。他们对周围的人们逐渐冷漠起来,产生敌意,出现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
二、做好县级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县级职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号召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心、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促使学生重视和关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2、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室。许多县级职校未有心理咨询室。县级学校要克服困难,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测量,对有轻度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矫治,教给学生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3、积极开展学生心理训练活动。县级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学生心理训练活动。可实行学生轮流做班干,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组织学生参加野外生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使学生的意志力、抗挫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又能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4、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县级职校教师一方要应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会运用恰当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分析每一位学生,改变只重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思想,改变那些有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错误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总之,县级职校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学校只有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措施从学校这一层面加强工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才会有很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经振.影响职校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3,(01):54.
[2] 蒋诗泉,郭洪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6):149-150.
[3] 曹刘芬.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农业教育研究,2015,(01):38-39.
[4] 张旭,杨志红,霍素凤.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2,(03):68-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