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杰++朴哲浩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布置和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园林设计中,使得园林建筑整体水平提升,增加艺术性效果,是当前园林设计师与工程施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几种园林布局新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新的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新技术;景观布局;园林设计;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4-0255-02
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基础市政工程。生活水平的改善促进人们对审美水平的提高,而充满艺术美的园林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审美的精神需求,并且,优美的园林设计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运用新技术对园林景观布局进行优化设计是顺应人们发展需求的体现,也是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
1 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应用分析
1.1 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将点、线、面的结构充分结合,景观小品被以规律或不规律的形式错落组合起来,将重复结构、相似结构和特异结构相互运用,产生极强的观感效果和艺术审美价值,因此,这种构成艺术普遍被人们接受和使用。该艺术中点是指具体的景点布置,如景观小品、路灯、椅子等;线可以是动态的河流,也可以是静态的园林小路;面则是指草地、花坛等面积较大的景观。根据构成艺术的设计要求,对点的设计要小而精,对线的设计要既有审美情趣又不太绕,方便观赏,也方便行走;对面的设计则须针对不同景观运用相关技术,例如,对湖泊的设计就需要采用特异结构,以表现不同的色系。
1.2 园林布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园林布局的多样性是指园林建设需要突出自身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统一性是指需要将园林中各组成部分协调布置,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景观搭配和谐一致,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而不至于产生一种景观布局杂乱无章的感觉;结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道路的曲折建设手法、景观的隔而不塞手法以及利用远借邻借的手法产生绝佳的视觉效果等,使得各种形式和谐共存,又烘托主题,突出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1.3 应用低碳理念进行园林设计与园林建设
在景观设计与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低碳为理念,体现在选择合适的花园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延长花园的使用寿命等。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选择低碳园艺材料。低碳园林材料的性质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碳成本,包括建筑材料,种植物种,辅助设备,在制造或运输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在园林设计和规划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使材料和能源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结合景观规划区域的地形,尽量减少地形变化较大的程序,减少机械使用率,从而减少整个景观的能源和材料消耗;同时,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建设园林,减少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延伸景观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建设碳花园的成本。
2 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 空间育种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航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技术都在走向成熟,空间育种技术也正在不断地发展,运用空间辐射技术和微重力环境使植株种子产生变异,可以实现培育质量优良、抗病逆性强、早熟的品种,利于解决园林植物抗病逆性弱、花期短等问题。当前通过这以技术培育出来的植物有凤仙花、牡丹花、菊花等,以凤仙花为例,空间技术培育出来的凤仙花种子具有花色多彩、开花时间长、抗虫害强的特点,适合广泛种植在园林之中。
2.2 同工酶技术
同工酶技术是通过调剂同工酶的活性和剂量来实现控制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器官的分化,但须注意根据当地气候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只有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才能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该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对植物花期和植物器官进行人工调控,并且可以利于通过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获得植物的疫病感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2.3 遵循自然规律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将花园里的环境和气候有效地同低碳观念和景观设计结合,虽然许多植物改善和保护环境是显而易见的,但不适用于所有的生活环境,《晏子春秋》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所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园艺植物种是非常有必要的;外部形态,生长习性和必需的水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都与环境相合,能直接影响园林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2.4 架空砖技术
目前由于架空砖极强的渗透性和环保性能而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也愈加凸显,这体现在架空砖对雨水的吸收调节功能中,架空砖在雨水充沛的季节能够将雨水有效渗透入泥土之中,為植物储存足够多的水分,减少土壤和肥料的流失,在晴天的时候储存的雨水除了满足植物的十分需求之外还能发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在园林道路铺设中运用架空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观赏水平,满足人们绿色环保、亲近大自然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周边植物的生长。因此,加强这一技术的广泛运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5 动态管理方式
动态管理即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对工程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造价管理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具体包括统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在统筹阶段,考虑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园林特色,统筹考虑存在的风险因素,确定最佳决策方案,方案的设计应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才有利于设计出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案。在施工阶段,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能够进一步严格施工管理的组织方式,适时地给予监督,能够促进工程管理取得明显效果。在竣工验收阶段,实施动态管理,能够严格验收标准,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可以实现对绿化工程养护工作的实时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施工者提供养护参考。
2.6 灌溉技术
园林建设中山水、植物等景观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上文已经提到了植物的种植技术,本段主要说明园林中的灌溉技术。水池、喷泉等是现代园林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景观,但这类景观对水的需求较大,在当前供水状况紧张的情况下,不宜大规模建设比较大型的水池和喷泉,因为,在整个园林之中,不仅这些景观需要大量供水,还有大量的植物需要供水,这样一来,一旦供水出现紧张,喷泉水池之类的景观功能将受到影响,植物缺水也会出现干枯问题,使得观赏价值降低,因此,水的使用至关重要。目前为节约、高效用水,滴管技术、微灌溉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广泛运用,这些技术在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还能保护土壤,减轻施工负担,降低灌溉成本。
2.7 三维植被网喷播法
喷播法主要用于面积较大的或者斜坡中护坡草坪的建植,喷播技术以水为载体,将经过技术处理过的种子、肥料、粘合剂等经过喷播机充分搅拌之后,喷射到土地中,能够实现草种的迅速发芽,将巨大的场所进行绿化覆盖。草种可以选择狗牙根、百喜草、高羊茅、黑麦草等,这些猜中具有生长力旺盛、耐旱、耐修剪、抗践踏性强的特点,利于草丛长久保持绿化。该技术的优势是机械化程度高,能够将播种、施肥工作一次性完成;克服了不利的自然条件,使草坪与土壤紧紧贴合,增强种子的依附力,增大了绿化面积。
3 结语
在园林景观布局以及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率,还能够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新技术的运用,必须与园林景观以及工程现状相结合,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黄白梅.城市园林景观布局艺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1,(4):145-145.
[2]陈显才,熊亚.研究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5):160-160.
[3]杨宝生.花境设计与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41-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