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财务数据管理研究

2018-01-23 13:20曾璐
价值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云平台财务数据风险控制

曾璐

摘要: 现今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云计算”的理念下,对传统财务数据的管理必须进行改革。传统模式下,各个企业财务数据的生成、传递和使用是孤立的,存在数据的不安全及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利用第三方“云平台”改进财务数据管理,并对第三方“云平台”的实施模式、安全机制提出具体措施。

Abstract: Today's era is an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concept of "cloud computing", the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data must be reformed. Under the traditional model, the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use of financial data of all enterprises are isolated, and there is data insecurity and waste of resources.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hird party "cloud platform" sh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data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and security mechanism of the third party "cloud platform" are put forward.

關键词: 云计算;云平台;财务数据;风险控制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cloud platforms;financial data;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5;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3-0046-03

0 引言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大数据“云计算”的需求越来越大,各行各业也愈加青昧于数据的集中分析与共享。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管是上市公司、中小微型企业,还是政府事业单位、审计税收部门,都对财务数据的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精细。然而就整个社会而言,管理如此大量的财务数据让人感到头疼,这时“云计算”大数据的优势就会极大化的体现出来。

从政府审计税收部门或是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宏观角度来看,财务数据云平台互联网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监督与管理,将会计数据的事后控制变成事中控制,甚至是事前控制。进而更加准确地估计企业的资金流动及营业利润变动等,为审计税收部门提供了参考数据,并节约了人力物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偷税漏税的情况,为社会国家强制税收提供了依据保障,促进社会经济的和平发展。

基于“云计算”进行财务数据的管理,不仅具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价值。

1 传统财务数据的取值方法及缺点

1.1 方法

目前,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已普遍使用了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各种会计软件。在前期,企业会计人员会对取得的购销货单、发票等相关凭据记录登记会计凭证并录入会计信息化系统,然后由会计软件提取会计凭证中的信息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最后自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人员将各种表和资料整理好之后将纸质档交给税务机关或是事务所,亦或是由税务机关和事务所到企业去审查。

针对一些小微型企业,因购买会计软件及其以后的维护更新的成本较高,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人为进行会计记录并最终编制三表。这样编制成本高且效率低,对税务部门、事务所来说对数据的审查也更为困难。

无论是使用会计软件的大中型企业,还是手工记账的小微型企业,“证——账——表”的核算顺序是相同的,传统财务数据上传流程如图1所示。

1.2 缺点

针对此原始数据的取值方法模式,虽然采用了会计信息化的软件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由于各单位会计软件使用类型尚不统一,没有实现数据的集中共享分析。各单位财务信息尚处于数据“孤岛”状态。

另一方面,小微型企业这样采用手工模式进行会计核算的组织,更是使得外部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工作负担加重,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对一些不用审计的小微型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又有待商榷。

2 基于“云会计平台”的取值方法及特点

2.1 方法

设立一个虚拟(由“云计算”本身特点决定)的能够进行大数据存储分析的“云计算”平台。首先,各企业依照每天的业务的原始凭证,利用会计信息化登记在电脑的会计凭证里,接着将每日登记的原始数据经相应的APP功能与互联网相连,并直接记录于上面的“云”里。然后,“云平台”将数据分别存储在云内部的对应的企业里,并于月末、季末、年末时对数据分析处理,得出报表以及单位公司的月、季、年的营业收入(利润)等的曲线图,以及企业与相关行业的对比曲线图,以及纳税、退税等的金额等等。最后,将数据进行共享给企业、税务机关、审计监督,投资者、社会公众等等。而共享给公众的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其主要的流程模式如图2所示。

在这种模型中,数据的传递是双向的,例如企业不仅可以传递本企业的相关数据,同样可以下载分享到一些别的数据,如行业数据、银行数据、证券数据等,方便企业随时了解市场,调节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或是及时投资行情不错的公司,进而更加促进资金在社会的流动,提高社会生产力。

2.2 特点endprint

在此种模式下,能够便捷地收集到大量的數据,更加全面地披露财务信息,同样使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高效,而且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比以往采集数据的高。

首先,有了此平台,审计的工作量有所减少,因为在传统审计模式里,审计师在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是很浪费审计资源的。而在新模式下,这种数据的传递跨越了时间、空间,除了一些必要实地盘查手续外,工作者只需在另一空间随时对企业的数据进行监控,对比以往的营业收入曲线等,若是变化较大的异常点就可以及时向企业询问或是及时做好相关备注措施,方便以后调查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极大地节约了审计成本。

其次,还可以减少可能出现的企业或是事业单位对审计人员的贿赂,徇私舞弊的现象。从侧面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再次,对税务机关而言,可以更加方便地审核和监督企业的纳税所得额、增值税等税费的具体情况,且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最后,“云计算”平台的建立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关注企业资金的流向,特别是针对国企和事业单位,真正地关注了“钱去哪里了”的问题。

3 利用第三方“云平台”改进财务数据管理

3.1 第三方“云平台”的概念

第三方“云平台”就是指打破传统的企业与税务部门等的面对面进行数据交流的方式,构造一个新的基于“云计算”的、拥有高储存、高处理能力的第三方财务数据存放平台,将数据进行采集与预处理。这个平台存在于任何两个可能进行财务数据交换或是分享的机构,作为第三者的角色,为双方提供方便获取数据的桥梁;同时,也是对二者监督,一方的数据真实性、时效性,另一方的数据的保密,以及防止二者之间的贿赂,同流合污,徇私舞弊等现象。最后,该平台还会为双方提供各种财务软件功能及合理建议,减少成本。例如企业将数据传递给“云平台”,“云平台”会根据信息需求者的不同,设立编制不同的程序形成不同的适合需求者的报表电子档,然后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向“云平台”提取所需资料,与企业递来的资料进行对比审核,如无大的数据差异,则认可企业所递材料,上报纳税额或是审查报告。最后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将纳税额和审查报告等又经“云平台”反馈给企业。这样真正地做到数据的公开化。同时,也缩减了时间与空间,提高效率。

3.2 第三方“云平台”实施模式

在“云平台”财务数据的取值模式的基础上,企业将数据给第三方的“云平台”,“云平台”将数据分享给信息需求者,部分信息需求者依据分享得来的数据与企业递交来的材料对比分析,确定相关重大金额,若是材料信息属实则批准上报,并将相关资料会计信息化后再次上传到“云平台”存储;若是不符合规定则责令企业改正或是缴纳罚金等,其具体的实施模式如图3所示。

在这种模式下能够很好地对信息进行传递分享,并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且一些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等可以随时观察被授权的企业数据,而企业也可以随时查看到权限内的数据变动,例如一些资产或是货物的市场公允价,因此可以做出更优秀的财务决策或是企业投资决策等等,将信息全方位的进行掌握,可作更完善的企业战略。另一方面也起到随时监督了解情况的作用。

3.3 “云平台”模式风险可控机制

在以上模式中存在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缺陷、问题,就是数据经过企业传输到“云平台”,然后再传递给信息需求者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对数据安全的可控机制。从而导致最开始的数据的真实性,数据传递到了服务平台的安全性,信息需求者获取信息后的保密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的、完善的机制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主要从监督惩罚机制和激励奖赏机制两方面进行阐述。

3.3.1 监督惩罚机制

图4是监督机制的流程图,在企业与“云平台”服务器之间、“云平台”服务器与信息需求者之间、企业与信息需求者之间,这三者中间分别加入了一个“协议”的签订,这协议的签订能够较好地对上述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同时,在三者之间增加一个互评的评价软件系统,定期对彼此进行点评,并对点评的结果在“云平台”进行非实名的公布,让三方都可以进行互相监督。

①企业与“云平台”的协议签订。

企业与“云平台”服务器的管理机构签订承诺书,保证上传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不虚假构造数据、不用以前的数据代替现下时间点的真实数据、不用其他企业的数据代替企业的数据,做到每天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并向“云平台”服务机构上报各类信息需求者查看数据的权限,而且为保证企业的核心利益,有控制权保留一些信息,直到需要时通过审核再上传分享查看。同时,“云平台”服务器的管理机构也向企业保证数据的保密性,不随意对非权限内的任何人员公布企业所上传的数据,保证对系统软件定期更新修复,并同步“云会计”时代前沿,为企业提供新的会计信息化技术信息,依照企业的要求为需求者分列权限,等等。若是企业所提供的数据不真实或是过长时间不对数据进行更新,导致最后信息需求者做出重大错误决策的将会追求责任,同时“云平台”服务商也会负连带责任。

②“云平台”与信息需求者的协议签订。

“云平台”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签订协议,通过协议的签订,“云平台”向信息需求者保证其所提取的数据信息是最新的,并提供形成符合需求者的报表、表格、调查报告等形式的资料,在信息需求者查看数据时必须在终端设备下载相关软件,人员只能在该软件内进行数据的查看、分析处理,但无法导出或是复制粘贴,从而保证数据的不流失;同时信息需求者也需保证查看数据的为权限内的本人操作,绝不因任何状况将信息告知或是无意告知非相关的人员,若是因需求者的原因导致数据的泄露,进而导致披露信息的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商誉损失等将会追究法律责任并进行赔偿。而如果“云平台”的服务机构没有准时更新或分享的数据不真实等,从而导致需求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或是认定而带来损失,将对其承担赔偿责任。endprint

③企业与信息需求者的協议签订。

在企业与信息需求者之间建立协议,主要是确定彼此的“云计算平台”数据分享权限,企业保证上传的资料规范真实可靠等,信息需求者确定权限人并同时保证整个数据公布的调看过程是全权由本人操作的,并对数据真实合理地进行分析,得出可靠的报告文件等。

在这三方协议的签订下,形成了整个财务数据安全传递的风险可控机制,将风险降到最低。在这三方之外设立一个监督机构,类似于银监会、证监会等起到监督作用的组织。对三方的协议进行维护和监督,保证整个流程机制的顺利展开。

采取的具体惩罚措施可以有:

针对企业没有履行协议的规定:一是对企业的信誉度降低,影响股市;二是视情节的严重程度,增强“云平台”对企业的监控力度,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重点审计,且审计广度与深度加强;三是征收罚金等。

针对“云平台”没有履行协议:追究其责任,征收罚金,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更换服务商等严厉措施。

针对信息需求者没有遵守协议:追究责任,没收查看下载数据的权限,进行通报批评,追缴罚金等措施。

3.3.2 激励奖赏机制

在建立监督惩罚机制的同时也建立激励奖赏机制。分别从三个角度对激励对象进行积极性的引导。按约履行后,给予一定的奖赏,让三方更积极主动的遵守协议,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首先,企业能主动积极的提供真实、最新的财务数据,则提高企业在“云平台”的信誉度,这样证券公司、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对高信誉的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银行可以适当降低该企业的借款利率或是相关费用,或是提升借款额度;而会计师事所也会适当降低审计的力度等;在证券市场里也会影响其股价,对其筹资也有利。

其次,若“云平台”服务商能够对上传、分享的财务数据进行严格的保密,并保证数据在整个传递中的真实性,不受任何的贿赂窜改数据等,企业和信息需求者对“云平台”的评价将会很高,从而保证了“云平台”服务商的地位,且政府也会对其进行资金支持。

最后,信息需求者能够遵守协议内容,可以通过“云平台”向企业申请放宽查看、下载数据的权限,逐渐增加彼此的业务往来,同时,如果信息需求者是上市公司,也会影响其股价。

在这样的奖励激励机制下,能够有效地促进三方积极主动的履行自己的协议责任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丁璐.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探讨[J].财会通讯,2011(7).

[2]程平,王晓江.大数据、云会计时代的企业财务决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5(2).

[3]陈伟,Wally Smieliauskas.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J].审计研究,2012(3).

[4]郭锐.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4(18).

[5]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会计,2015(1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平台财务数据风险控制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