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命题基本思路与做法

2018-01-23 13:03周黔坚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12期

周黔坚

[摘 要]编制一份高质量的中考物理试卷,是广大师生都关切的问题。其实,一份好的物理试卷要根据考试的性质、课程标准、物理教材、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来制作,具体技术指标有: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命题经验,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考物理;命题依据和原则;命题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2804

一、命题依据和原则

(一)命题依据

命题依据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实际命题时,还必须结合本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反映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初中教育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引导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中考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2.科学性原则。符合中考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客观性原则。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基础性原则。注重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包括“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四个能力层次。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

5.公平性原则。充分考虑各地学科课程教学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

6.人文性原则。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对考生给予人文关怀。

二、试题命制的目的、思路

命题不是随意编撰,而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创造性劳动。一道题或一套试卷要能够实现其测试功能,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如试题涉及的内容、难度、素材、呈现方式、规范表述以及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等,命题者会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一)明确测试目的

命题时必须明确这次测试的意图,是水平性测试、选拔性测试,还是两者兼顾的考试。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市都是毕业升学两者合一的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不管哪种考试都要明确考查哪一部分的内容,考查哪几种能力,等等。

(二)命题思路

1.中考物理试题要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路。“稳”字主要体现在试题传承近年中考试题的特点,在试题的内容、结构、题型、题量上保持稳定。

2.不超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超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是中考物理命题的重點,命题时,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基础知识包括三个主题:“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运动和相互作用”——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量”——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基本技能包括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3.试题力争在情景中考查知识,选材要新颖,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时代性。试题从多角度展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关注情景中的物理问题,体会、感受与领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努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4.无烦琐的数学计算,无累赘的文字表述。计算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对数据运算、单位换算等,都应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

5.通过知识点整合,使试题中包含的知识点增多,增大试题的覆盖面。

6.科学探究内容可适当拓展,但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提供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简单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考查学生是否经历了相应的过程,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信息的呈现,考查学生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及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问题,考查学生能否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7.深化物理教学改革,合理利用教材,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对物理学史、物理知识、物理学科特点的考查,考核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德育理念,彰显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三、科学制订双向细目表

命题前必须对整套试卷的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和难度结构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这一步工作主要就是编制考试的蓝图或叫双向细目表(表格略)。双向细目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查目标、考查内容、内容比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预期难度等。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层次)之间的关联表。一般来说,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列出双向细目表后就会使要考查的知识点及所要考查的层次确定下来,这样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就不会随便改动,不会因为命题者个人的专长或偏好而使取样、难度等偏差太大,以确保试题的质量,避免命制的试卷出现内容覆盖不到或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等问题。通过双向细目表也可以控制好考试时间和试卷题量,在时间与题量的匹配上考虑考查目标的各种需要,题量过大会造成学生解题思考时间不充分,影响试题得分率。若考试时间安排90分钟,试卷阅读量以4000~4500字为宜。按照命题思路的第1、2条要求,在制订双向细目表时,就要在试题的内容、结构、题型、题量上,考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endprint

四、组织命题素材进行命题

按照思路3,一般从下面四个方面组织命题素材进行命题。

1.素材来源于教材。根据教材中有关文字、实验、图表、习题、背景材料等,经过设计,新编或改编成题。90%的试题以考查“双基”为主,大部分试题都有一定的真实自然环境、生活实际及社会实际情景,强调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而常见的实际问题。

(1)图片类

【例1】 (来自“想想议议”)图1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本题来源于八年级上册教材“想想议议”,试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和运动的快慢,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体现命题思路4。

【例2】 如图2所示的两根玻璃棒A和B,均与绸子摩擦过,它们将会带上 (选填“正”或“负”)电荷;把A靠近B时,发现B会被A (选填“吸引”或“排斥”)。

本题来源于九年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试题考查了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作为学生学习的最佳工具,教科书在学生两年的物理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些学生,甚至是教师,在中考复习阶段舍本逐末,放弃了教材而盲目追求做更多的题。任何一件事情,一旦背离了它本来的出发点,将会走向错误的极端。出于以上考虑,命题者会将教材中的原题稍加改编成考题,因而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应关注教材,重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复习只有回归课本,才会高效。

(2)文字类

【例3】 (来自“动手动脑学物理”)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本题由八年级上册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稍加修改而成。能力要求比较低,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综合与运用就可以。

【例4】 (来自“科学世界”)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 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

本题来自八年级上册“物理科学世界”,除考查相关物理知识外,还进一步强调物理教学要重视文本课程资源。

(3)实验类

【例5】 (来自课本实验)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3甲所示。

(1)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乙所示,由此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2kg,则实验中0~3min内烧杯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30%被烧杯中的水吸收,则至少要消耗 k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本题来自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除考查汽化和液化外,还增加了对大气压、比热容、效率、热值的考查。

2.素材来源于科普杂志、报刊文摘、学生实验报告和教辅资料等,命题者从相关资料中选择素材,设计新编试题,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创设新情境,坚决杜绝模仿题和搬用陈题。

(1)科普杂志、报刊文摘类

【例6】 在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站到最高领奖台上,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的力

D.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本题以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比赛为背景,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

(2)学生实验报告和教辅资料类

【例7】 为比较两个容积相同、品牌不同的甲、乙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70℃的温水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中,这两个保温瓶所在的环境相同,实验装置剖面图如图4甲、乙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1)在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數如图4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

(2)实验时甲、乙两瓶中水的质量应该 ;

(3)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发现 保温瓶的保温效果更好。

试题以课外实验为素材命制,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与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考查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体现命题思路6。

【例8】 如图5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

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本题为图像题,根据图像或图表探究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像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endprint

3.素材来源于命题者对生活的观察,命题者结合自身教学教研工作经验而产生的灵感,进行创新设计。

【例9】 梧州六堡茶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泡茶及喝茶的过程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泡茶时打开茶盒,茶叶香飘满屋,这是茶叶分子在空气中 的结果;然后把茶叶放入壶嘴与壶身一样高,且盖子开有小孔的茶壶中浸泡,这茶壶相当于一个 ,盖子上的小孔能使壶中茶水在 作用下倒出来。泡一会儿,整壶茶颜色变得深红,这是茶叶分子在水中发生了 。喝茶时太烫,用嘴吹一吹茶水表面,茶水会很快变冷,这是加快了茶水 ,温度降低。

试题以梧州市特产六堡茶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扩散及其现象的认识,及对生活中的连通器、大气压作用及蒸发吸热降温等多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体现了命题思路5。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会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建设家乡的信心。试题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4.素材源于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

例如,神舟卫星、磁悬浮列车、动车、航母等高科技产品。

【例10】 如图6所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静止在

海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航空母舰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C.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本身的密度有关

D.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4t,表示它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本题以我国第一艘航母为背景,对浮力知识进行考查。

【例11】 可燃冰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 能,而可燃冰与煤和石油一样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可见掌握好可燃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题考查的是能量转化及能源分类知识。

(2)关注时事新闻。

【例12】 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

工程——中核集团福建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图7是

“华龙一号”效果图。将来5号核电机组运行时是利用核能发电的,

它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 。核能

属于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请你再列举一个属于一次能源的例子:______________。

【例13】 我国首架自行研制的C919大飞机于2017年5月在上海浦东机场试飞成功。如图8所示,大飞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本题以我国首架自行研制的C919大飞机为背景,考查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知识。

五、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1.任课教师要熟悉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大纲,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观察日常事物,关注社会热点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倡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努力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2.常规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探究,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完成探究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实验中失败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到症结,排除故障,走上正确的探究之路。

3.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注重落实。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较大问题的有二力平衡、压力、压强、机械效率、功、功率、密度、浮力、电路、歐姆定律、串联电路规律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拓宽知识、方法、思路,逐步形成有机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讲清概念,帮助学生打牢基础,要多选择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素材以及社会热点素材开展教学,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

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如做力学试题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做电学试题前,要对动态电路进行分析,并画等效电路图,加强电路分析训练;实验前,科学地测量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做计算题时,注意单位的统一;等等。

5.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如用整体法分析物体的受力、用逆向思维法破解难题、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求解同一物理量,避免知识的零散和混淆。在教学中把较为复杂的知识讲透讲懂,并从多角度加以巩固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较复杂的知识。

6.突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运用语言文字与物理专业术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及运用图像、图表、字符进行规范表达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表达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对解题中的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指导,严格要求,规范书写解题格式,这样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7.教材是学生阅读的文本,扎根教材,创新复习方法,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在简单地“炒旧饭”,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发困,不发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考点,不全盘照收外来试题,精心编制适合自己学校、自己学生的试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