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

2018-01-23 07:11郭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

郭俐

[摘 要]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教育的主体也是人。针对目前历史教育中诸多忽视“人”、缺失“人”的情况,历史教师应提倡教育中“人”的回归。

[关键词]历史教育;人;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7402

以人为本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更是整个教育界努力的方向。反思课堂,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似乎在实践层面有诸多“人”缺席的现象,让历史课变得无趣、无情、无味、无奈。历史教育如果忽视人,那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理想和意义。本文以现行人教版必修二中的《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例,以“大国梦”为脉络,设计出一个关注“人”的案例。

一、走近“历史中的人”,解读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每当提起他的名字,教室里总会响起一片笑声,而笑声的起源只有一个——“种玉米”。初中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赫鲁晓夫改革,留给学生的唯一印象竟然就是种玉米,让人唏嘘。我们不排除在过去的教学中,以“种玉米”为一个课堂活跃点,调节一下课堂气氛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如果历史课堂以这样一种近乎低级的趣味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失去了历史教育本身应有的严谨与公正?对历史人物过于简单、低级的评定,会导致学生丧失历史思维的一项重要能力——客观评价。

高中生因为时间、学业压力、阅读量、阅读深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对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有深入了解。于是,历史教师的阅读量和阅读深度,历史教师对于史料的转化和介绍,历史教师对于史料的剪裁与把握,就更加重要。为避免教师个人主观色彩对于历史人物先入为主的评价对学生产生影响,提倡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阅读原始材料,多角度选择材料。对于苏联改革,我先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分别是《赫鲁晓夫回忆录》《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与赫鲁晓夫的谎言》《柏林1961:肯尼迪、赫鲁晓夫和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赫鲁晓夫下台内幕》这四本书。这几本书从不同国家和社会制度、不同政治立场、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赫鲁晓夫,其中包括赫鲁晓夫对自己的很多评价。教师有了更高的立足点后,才能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去指导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去了解这场改革、评价得失。本子目教学我设计了三个板块:

1.阅读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上台的?他是不是必须要改革?如果不改革,苏联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2.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学习“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以“赫鲁晓夫的农业梦”为主题,假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模仿赫鲁晓夫,以即兴演讲的形式谈一谈“自己”的改革措施。

3.小组合作交流:赫鲁晓夫下台的内幕很复杂,能否以其黯然下台作为评价其改革失败的依据?评价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一场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和赫鲁晓夫个人的性格等有没有关系?

问题预设突出了三个重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其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即兴演讲、小组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改革,辩证地思考改革。我尽量选用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对赫鲁晓夫这个“历史中的人”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二、调动“课堂中的人”,讨论二战后的苏联改革

有的课堂,我们会发现,教师将问题抛出,似乎给了学生很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学生也在积极配合,看上去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不错。但关于提问,我在思考:1.课堂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也是学生的疑问点,而非教师对于教学重难点的重复?2.课堂中,教师对于问题的归纳总结,是否真正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判断学生释疑的标准是什么?3.如果学生对课本教学目标以外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和疑问,教师如何应对?

我不是反对教师设置问题去引导课堂教学,我是反对以教师的问题全盘代替学生的问题。我不是反对教师对于问题的归纳解决,但我更加关注学生到底接受了多少,接受的主动成分有多少。本课中,学生对于勃列日涅夫的了解很少,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在此教学环节,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对本小节的疑问,内容和形式不限。以下截取几则学生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疑问,有些虽然还不够成熟,但确实是经过思考才能提出的问题。

于谦:是什么样的国际形势,影响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郭嘉惠:赫鲁晓夫的改革思路对勃列日涅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对苏联解体有何深远影响?

郭辰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发展缓慢。如果改革的近期目标和国家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改革时究竟应该将重点放在哪里?

在解决问题环节,我继续通过活动“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梦”,以材料阅读、小组合作等形式,给学生自我解答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学定教”,“以疑定教”,又通过学生自我解惑,教师点拨,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回归“生活中的人”,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6年戈尔巴乔夫再次由于苏联解体的问题被起诉。”

当我在课件上展示这一则新闻时,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戈尔巴乔夫居然还活着!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人物的印象就是停留在课本中,他们忽视了,一个历史人物无论在与不在,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多角度评议历史人物,我还引用了这样一则旧日新闻:

“戈尔巴乔夫为LV拍摄广告宣传片。”

对于戈尔巴乔夫的退休后生活,我作了简单的介绍:俄罗斯民众对他的淡忘、他拮据的经济状况、他因为LV承诺为其慈善环保机构“国际绿十字”捐款而答应拍摄广告,背景选择了拥有浓厚政治意味的柏林墙……其实部分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种冷漠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物和自己的距离十分遥远,时间跨度可能数千年,空间跨度可能数万里,因此有種油然而生的陌生感和事不关己的心态。但是当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到一位历史人物的现实生活后,无形中拉近了二者之间的一点距离。对于戈尔巴乔夫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还有大量的新闻可以借用,而更多的历史人物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借用多种手段,如相关的文字、视频、电影电视,都可以成为我们与历史人物沟通的途径,这就是将历史人物“回归生活中的人”。每一个历史人物,无论在世与否,他都是或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和普通的大众有着同属于人类的一样的情感历程,有爱恨纠缠、是非曲直。让学生从心理上走近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及其事件产生兴趣,有意愿去学习、去探究、去深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更加丰富。

聂幼犁教授说过:“史学的博大精深,并非仅指其研究对象的包罗万象,而是其能够海纳百川——允许不同的声音,欲求一定的证据;接受多元理解,欲求符合史实;容纳相悖评论,欲求自圆其说。”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的质疑和不同见解,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 周侯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之孙:爷爷下台后一直在家哭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戈尔巴乔夫自称新书是“大杂烩”
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的“生计问题”
两种不同的管理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指责
痴恋勃列日涅夫,一个女人孤独的爱情守望
为赖莎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