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勒鲁论“自由、平等、博爱”的内在逻辑

2018-01-23 00:34王彦威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博爱平等自由

【摘 要】 皮埃尔·勒鲁认为,人性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联系,即知觉-自由-财产、感情-博爱-家庭、认识-平等-城邦。其中,平等是整个社会的真正基础。为实现真正的平等,就必须建立宗教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 自由;平等;博爱;宗教社会主义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所竖起的伟大旗帜,自其提出以来,就不断激励着包括法国在内世界各国各地一代又一代人民挣脱黑暗与专制、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因而,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得到举世的公认。然而,由于资产阶级所固有的虚伪性,这三个口号内部却始终存在着高度的紧张;正如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是源于其内在矛盾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因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扬弃、所取代。实际上,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就对“自由、平等、博爱”做出过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其中,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皮埃尔·勒鲁(1797—1871)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其名著《论平等》中,他提出“平等是社会真正基础”的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成就。

一、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大革命(1789-1794)是近代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所掀起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最具彻底性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地追求进步的人民,以至对中国辛亥革命都有深远影响。法国大革命不仅具有伟大的实践示范意义,而且也确立了诸多理论原则与价值目标,留下的包括《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在内的传世文本,也一直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国大革命最鼓舞人心的口号,虽然它的指导地位在1792年才正式确立,但其精神却一直鼓舞着革命的人民。1848年,作为大革命最重要的遗产之一,被载入法国宪法。

从发生学角度看,这三大口号中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是“自由”。早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城市资产阶级的壮大,他们越来越无法忍受宗教的清规戒律对他们生活和思想的束缚,基于“我是人”,要求享受“人性”应该享受的一切;在经济生产方面,封建领主对他们的各种盘剥与控制也令他们生出了反抗的念头。在十七世纪的自由主义大师洛克那里,人被判定为天生自由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乃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美国独立战争中更诞生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不自由,毋宁死!”资产阶级对平等的要求稍晚于自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政治权利的渴望尚未明确。但是随着各种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日益不堪忍受封建制度的制约,他们逐渐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贵族,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和地位,即要求实现“身份平等”。十八世纪,法国诞生了人类平等的伟大旗手卢梭,以对平等的追求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博爱的观念源出于基督教,法文“博爱”一词的本义即是指在上帝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虽然总体而言标志着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它撕破了过去许多世代遮蔽在人类社会之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带给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富有反思精神的思想家特意推出“博爱”,用以中和对自由平等的片面追求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由上述可见,“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是对资本主义政治、价值思想发展历程的概括与总结;随着它们被写入法国与更多国家的宪法,其作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也牢固确立。

二、“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原则源自人性的内在需要

价值观总是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所以勒鲁也是从人性论出发,建构其价值理论大厦的,只不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抽象而且机械的人性论。勒鲁认为,人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心理因素即知觉、感情、认识上的特殊性。三种因素在人身上必然的统一,被勒鲁称为“形而上学原则”,“人在他的一生的全部行动中都是合三而一的,这就是说知觉-感情-认识同时并存……”以这三种因素为基础,生发出三种人性内在的需要,即自由、平等、博爱。“自由是对知觉的反应,博爱是对感情的反应,而平等是对认识的反应。”

勒鲁解释说,知觉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表象的产物,人在不断的活动中知觉到他的整个世界,也维持自身的存在。因此自由行动、自由知觉是人性所要求的最基础的权利,“自由就是有权行动”,人获得自由,就是人可以行动。人在行动中,不仅会知觉到外部世界,而且会产生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态度体验。自然界的反应无法控制,但所有的人与人之间,应尽可能发扬其同情心做到博爱,才能满足人性在情感上的需求和权利上的互相尊重。最后,勒鲁认为,人的认识或理性要求普遍性,只允许个别人拥有自由或做到博爱,是不能成为人类生活的通行原则的。“自由成为现代人的权利,博爱成为他的义务,而平等则是他的权利和义务赖以建立的一种学说。”在勒鲁看来,平等即正义,没有了平等,自由博爱必然是虚假的,甚或根本无法存在,“关于人类平等,或者关于正义——这对我们来说是同样的事。”

勒鲁对柏拉图颇有微词,但他在对“自由、平等、博爱”何以成为国家—政治原则的论证上采用了柏拉图式的思路。他说:“政治的原则和形而上学的原则正相对称。像后者一样,它也由三个词组合而成……与人的形而上学中的知觉一词相应的政治术语是自由,与感情一词相应的是博爱,与认识一词相对应的是平等。”作为政治价值,“自由对任何人来说主要是在自我表现形式下生存的权利、行动的权利、根据基本性别和主要官能而自我发展的权利”,“博爱就是一种以向人们灌输他们的共同起源和团结精神来巩固结社的感情”,而平等则意味着“享受与他们存在的需要和功能相联系的同样的财产,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支配、不受控制。”勒鲁坚持认为,生而为人的结论必然是生而平等,平等之存在构筑了人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完整存在,每个人因此享有不受控制的自由,人与人之间才能亲爱如家人。所以,平等在三种权利的关系中具有本原性。自由是以平等为前提的自由,博爱是以平等为前提的博爱;自由的人必然平等地显现于整个世界,博爱的人也会收到同样博爱的他人的反馈。endprint

三、建立宗教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真正平等的唯一途径

勒鲁不仅从共时性角度强调了平等的重要价值,他还对平等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做了历时性的描述。人类社会以平等的彻底实现为终极目标,其间要先经历自由与博爱的实现两个阶段。他说,实现自由如同达到人类童年的阶段,博爱是青年阶段,达到平等是人类真正的成年。人性的知觉—感情—认识,对应于社会生活的财产—家庭—城邦,勒鲁注意到财产对生计维持不可或缺,其物质性特点可对应于人性中的知觉;家庭主要靠父母子女相互间的亲爱来维系,所以对应感情;城邦存在的基础则是理性与法律,所以对应认识。勒鲁说,“在摧毁与家族有关的原始等级阶层的同时,人类平等首先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称之为自由。在摧毁继原始等级阶层之后的关于国家、城镇的等级阶层的同时,人类平等又以感情的色彩表现出来,并称之为博爱。在摧毁或准备摧毁与封建制、所有制有关的第三种形式的等级阶层同时,人类平等以另一面貌表现出来,……这才最终称之为平等。”

法国大革命的一大成果,就是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上确立了公民平等的原则,这说明人类争取平等的斗争获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真正的平等却仍然在路上。勒鲁从七个方面揭露了大革命后法国社会中不平等的无处不在。由此,他得出一个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的著名结论:“我们正处于两个世界之间,处于一个即将结束的不平等世界和一个正在开始的平等世界之间。”他宣称,现实不平等的最终废除与平等的最终实现,唯一正确的路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但他并不主张继续的暴力革命,将希望寄托于基督教,希望在自由与博爱的信仰下,那些处于弱势的人也最终获得平等。

勒鲁赞扬基督教是历史上一直致力于人类平等事业的典范。他认为“上帝是生命的三位一体,它既无人称,又区别于个体的生命,尽管它潜在于每个个体生命之中;上帝同时也是万物之本,永恒、无限生命的万能之主,它的胸中包罗和怀抱着一切生命也囊括整个宇宙。”他继而认为摩西立法尤其是所规定的逾越节与三大宗教节日,体现了鲜明的平等、博爱原则,是对人类统一性存在的尊重,因而可称为宗教社会主义的蓝本。他举例说,摩西法典规定人每七天休息一天,是效仿上帝创世。但是休息日即使奴隶也可享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则为人类反抗不平等冲破了缺口。他用了很大篇幅比较希腊城邦的公共用膳与基督的友爱餐,最终判出高下:“菩萨和耶稣在摧毁等级制度的同时表现出人类博爱的精神”。不过,勒鲁也看到,传统基督教在漫长历史中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所以他所寄希望的其实是一种改良过的基督教。“福音书只能直接影响着感情,对于认识,对于活动只能间接地发生作用。” 宗教只是手段,达到人人平等、自由博爱的社會主义始终是勒鲁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包括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念。马克思、恩格斯赞成卢梭的观点,即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形成;但也正因此,“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此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就自行消失”。而阶级消灭、平等实现最终只有“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增长、集体财富的积聚,才能彻底超越资产阶级法权的局限,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它不仅标志着法律和政治平等,也要求经济或结果的平等;同时,也是满足人性需求的平等,且这一平等并不附加任何资质方面的条件。勒鲁将实现人类平等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天国,因此绝无可能寻找到通达的路径,所以,他的平等思想乃至其本人,只能以最后一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地位留在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前史之上。

【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15,34,55,79,106,133,203,204,22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54.302.

【作者简介】

王彦威(1979-)男,山西定襄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哲学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爱平等自由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