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金秋10月,第六屆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在厦门圆满落幕。笔者已连续担任四届评委,本届大赛最为成功,不仅参赛学校和团队的数量为史上最多,案例创意水平也远高于往届。更加简洁明快且专业的案例,证明大赛为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和走向工作岗位方面,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促进了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与往届相比,此次大赛增加了总决赛的预赛环节,这是一大亮点。以前是先评出一二三等奖,从一等奖中选出优秀团队参与决赛,此次所有一等奖都可以到现场参与预赛,给参赛者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这也能提高总决赛现场的精彩程度,毕竟PPT不如现场表现来得真实。
评审在赛制上有突破,我在初赛负责评审京东案例,厦门预赛时负责评审完美世界的案例,这样交叉点评更有利于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赛结束后,我们几位评委经过商量,又给几个团队做了一些专业指导。
比如,清华大学的KO干部团,他们在预赛时四人同时上台,但只有一人演讲,我建议他们平分台词,或只有一人上台。最终,他们选择一个人上台且表现得非常优秀,获得了全场大奖。浙江传媒学院的五花肉团队,他们的演讲稍显生硬,我建议增加与评委和观众的交流,听说他们一晚上没睡,最终拿到了金奖。西南大学的视界团队的案例很有特点,利用大量视频讲述策划案的主题,增强代入感,符合互联网的策划方式。我建议他们在视频剪辑上更加紧密,避免平铺直叙,突出震撼感,最终拿到了银奖。总结一下,今年的获奖案例中,西南大学团队在视频方面表现最优,清华大学团队的口才最棒,浙江传媒学院团队成员配合度最高。
本届大赛如此多的优秀案例,让评委们看到了公关业的希望。所以,今年我参加了六场校园宣讲,付出的时间是值得的。过去很多团队在策划中key message不够突出,导致全案的主题并不鲜明,今年宣讲时,我和学生们重点强调要有清晰的主题,因为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有合理的策划。清华大学KO干部团的PPT简洁明快、主题清晰,甚至不次于大公司竞标时的水平,如果加一些视频的效果一定会更好。校园宣讲确实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今年的每次宣讲之后,学生和评委的沟通都更加频繁。未来,应加强校园宣讲的工作,增加评委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避免大学生与业界脱节。
这届大赛的主题还增加了“创业”,这种提法更加贴近社会,引导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注重与业界的互动。很多案例也都更贴近业界和社会,案例的实践性更强。可以看出,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公关的价值,公关在营销中的价值,在营销和公关中跨界的价值,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变化的价值,学生对这三个价值的认知更加透彻和清晰。往年可能只讲了一个案子,今年的优秀案例会考虑到社会的舆论环境,能捕捉到媒体的特性和关键点。不再只是罗列所需媒体,而是找到适合项目的传播要素。这代表了大赛水平的提升,在实操和学界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大学生能有这种视角非常难得。
从本届大赛可以看出,大学在公关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教学课程设置需要完善。因此,我向赵大力会长建议,希望将学界和业界有威望的人士组织在一起,组建一个公共关系专业支持团。无论是否有比赛,都定期到设置公关专业的学校帮教,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公关,了解最新的媒体和舆论环境。尤其,对师资力量不是很雄厚,或公关专业刚开办的学校来说,可以有效提升其公关教育的水平,更可以为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海南大学团队策划的京东扶贫案例非常有意义,因为海南大学之前并未有团队进入决赛,如今却拿到了铜奖。如果扶教项目可以实施,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大学的代表团脱颖而出。
最后,谈一些我对大赛的建议。今年增加了很多公益类的选题,因为社会在品牌和产品之外,增加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希望明年坚持这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希望有更多高科技企业加入,比如,华为、微软、以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等等,让选题更加丰富,引导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和实践创意。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业界。这对学生策划和创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业界人才的培养都十分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