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会永
时下中医养生保健备受人们青睐,很多中老年朋友甚至主动学习中医。有感于此,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理论、发病学、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希望能为那些想学中医、想了解中医的人提供一个通俗的学习材料,也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这个栏目,更多地理解中医、应用中医,用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真正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
为了区别西医才有的中医
中医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本来无中医之称,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为了区别“西医”,才有了“中医”之称。在历史长河中,在人类慢慢认识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世界各地诞生过很多民族医学。不过,绝大多数民族医学,因为只是总结了一些应用草药治病防病的方法,没有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早已渐渐消亡。幸而存留的,也因为没有强大的文化根基,随着现代医学的冲击,渐渐萎缩。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医学,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时代,非但没被同化,反而因为它的神奇疗效,备受关注,愈发充满活力。
医学文学 亦官亦医
医学与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古代很多医生都是读书人出身。古代读书人,因有传统文化之背景,学起医来更容易入门,谚语有云:“秀才学医,入笼捉鸡。”古代文人士大夫普遍通晓医学,部分文人亦官亦医,或者由儒转医,不仅著书立说,而且悬壶济世,因此才有“儒医”之雅称。如宋朝许叔微,读书同时精研医学,为官后仍不忘行医,人称“许学士”,他留下来的《伤寒百证歌》《普济本事方》等医学名著,流传至今。我们熟悉的宋朝大文豪苏轼、以《梦溪笔谈》著称的科学家沈括,都曾留心医药,搜集名方,二人都有医学著作,后人将二人著作整理成《苏沈良方》一书,现今仍是我们研究宋朝方剂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正是医文同源的这种特殊背景,才有了范仲淹“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千古名言。
由此可见,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需要先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就从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说起。
阴阳理论 传承千年
阴阳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而总结的最基本规律。阳光照射下,山的南面阳光充足,而称为阳,山的北面,形成阴影,而称为阴;对于河流来说,河床北面阳光照射,而称为阳,河床南面形成阴影,而称为阴,因此称为“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古代很多地名就是用阴阳来命名的,如:洛阳,意思是洛水之阳,也就是洛阳城在洛水的北面,因此得名;同样,沈阳也是因为坐落在浑河(沈水)之北,而得名沈阳。可以说,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的最基本内容,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地理、历算、星象当中,当然也渗透到了医学中。
万物皆有阴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同样,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
人体中的阴阳
古人也用阴阳学说来划分人体各个部位及结构。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内脏而言:大肠、小肠、胃、胆、三焦、膀胱六腑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
这种阴阳划分,直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例如:对于湿疹患者而言,如果湿疹长在手背或胳膊肘外侧,就是长在属阳的一面,病程一般会短,相对容易治疗;如果湿疹长在肘窝内侧,也就是长在属阴的一面,病程一般会长,有时缠绵难愈。
脏腑里的阴阳
脏腑之内,亦可以分阴阳,分别代表脏腑的不同功能活动。例如肾脏可以分为肾阴、肾阳。正常人体内的阴阳是平衡的,只有在阴阳平衡状态下,人体才是最健康状态,任何的疾病状态,都存在着阴阳的不平衡。
如果阴偏胜,即阴偏多,就会表现出寒的征象;如果阳偏胜,即阳偏多,就会表现出热的征象。例如,人体在感受风寒的情况下,就出现怕冷的表现,即便是盖上厚厚的被子,仍然感觉到冷,其实就是阴偏胜的表现;人体在“上火”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热象,其实就是阳偏胜的表现。
当阳不足时,阴就会相对偏胜,表现出阳虚阴胜的虚寒征象;阴不足,阳则偏胜,即表现出阴虚阳胜的虚热征象。例如,体质瘦弱、脾阳不足的人,常常手脚发凉,不敢喝凉水,喝凉水就拉肚子,其实就是阳虚阴偏胜的表现;年过半百,肝肾阴虚的人,常常面红目赤,容易发脾气,甚至有点小事就发火,其实是阴虚阳偏胜的表现。
阴阳通常是对立的,但阴阳也是互相依从的,阴阳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互相转化,正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上述所说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就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张会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2004年拜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门下,随学8年,系统学习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并研习舌诊、脉诊。2007年起,师从杨关林教授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2008年始,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至今。临床之余,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并从事生存质量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