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笛 王丽娜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学校和谐与发展的关键,对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实践实习教学活动中,实习生发挥教师角色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习生与中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师生关系,即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发生着直接交往和联系。同时,实习生本身也是学生身份,在中学生音乐教学中往往缺乏教学管理经验,没有掌握与教学对象科学合理的沟通交流能力。
随着信息交流能力的快速化、便捷化,如今的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越发疏远了。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不愿向老师请教,在生活中学生与老师见面打招呼也比较勉强,缺乏对老师的亲近感。实习生-中学生这种师生间的冷漠疏远关系更是显而易见的,严重影响到实习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严重影响到实习生-中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例如,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位实习生在进行一个关于《长征》的元旦节目舞蹈排练时,因为实习生与中学生之间关系的冷漠,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使节目的排练效率大打折扣。主要体现在排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特别严肃认真机械的记忆舞蹈动作和拍点,哪里的动作不熟悉也不愿主动找实习生来咨询跳错的动作。从中不难看出,师生之间的疏远与冷漠对实习生造成了很大困扰,不仅挫败了实习生在音乐教学中的自信心,还影响了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的效率,更不利于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师生冲突的主体可能发生在实习生与学生个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实习生与学生群体之间。师生冲突的程度多种多样,既有学生顶撞实习生,也有实习生与学生争吵等现象。
例如,实习生刚进校的第一天,音乐组就接到校长派来的任务‘排练红寺堡第三中学——建校五周年纪念’的开幕式活动。随之音乐组便紧张有序的排练了起来。实习生负责队形编排。排练开始的第一天学生们高涨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使排练进行的较为顺利,渐渐地学生们的热情和态度呈大幅度下滑的现象,导致后期的训练几乎没有进展。某天中午排练因一个队形的转换,学生们队形变换不整齐速度也不快。不管实习生如何要求,学生都对她置之不理。情急之下实习生便对几位极其不配合的学生进行了批评,这时有位男同学有了情绪扭头就走,以致后期排练陷入了僵局。
总结来看,这位实习生起初的想法很简单,根本没有去想如何与学生们进行共同作业。直到排练的时候才发现你说的学生听不懂、你要求的学生做不到、你批评学生他们也爱搭不理,甚至出现了抵制情绪和出格的举动,这就直接影响到音乐节目排列工作的开展。
考察当前中学学校实习生和中学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为实习生教学观念薄弱、教学思想不成熟、实习生教学管理经验欠缺、实习生自身素质及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有待加强等。
实习生拥有着双重身份,即学生和教师,实习生的学生阶段长于教师阶段,因此对中学生的教学管理缺乏经验和方法。
例如,实习学校成立了一个“艺术特色课堂”,实习生跟随指导老师对小百灵合唱团进行排练。在排练开始,大家看到是实习生排练,所有中学生放松的各自聊天,无视实习生的存在;排练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不配合,总有学生说笑聊天,更有个别男生在合唱时故意发出怪异的声音,导致合唱排练陷入一阵混乱;还有部分学生唱歌时的态度不积极主动,不愿张嘴唱,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这些各种各样的排练状况使得实习生束手无策,对实践实习失去信心,感到非常苦恼。归其原因是实习生缺乏音乐教学管理经验,欠缺对中学生音乐教学活动的管理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和人格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他们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度易直接成为师生和谐关系构建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实习生缺乏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深入了解,导致实习生-中学生和谐关系存在较大问题。
中学生非常重要一个特征就是思维普遍较为活跃,容易冲动。当中学生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情绪不稳定、心烦意乱、不爱与身边人交往、遇到事情容易产生负能量和抵触情绪,喜欢与同学争吵等问题。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热情,特别是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学习缺乏兴趣,这影响到接受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教育的实习生对中学生的音乐兴趣点缺乏认知,这容易造成中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失去平衡,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中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的阶段,身心特点为半独立半依赖,个性特点突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是,由于实习生缺乏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中学生音乐审美学习特点的分析与了解,严重影响到实习生-中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实习生初次尝试教师角色,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认识不足,缺乏作为音乐教师应有的高尚品德。比如,一些实习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只以完成基本的音乐教学内容为目标,音乐教学活动结束后就离开,不愿积极主动对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困惑、精神需求进行关注和了解。为了自己学习,不愿意分出精力与中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外的相处,缺乏沟通交流和亲和力,不愿以音乐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缺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责任。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缺乏德育教育的理念、缺少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和监督,这对实习生-中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起到了阻碍作用。
“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体,是决定师生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教师的管理水平、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影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实习生教学经验的获得有直接的和间接两个方面。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管理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获得教学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
首先,由于实习生教学管理水平有限,不能够与中学生进行自由、深入的学习探讨和交流,不能配合学生活跃的思维,为学生提出的观点、问题给予正确判断和解答,因而阻碍了师生间的交流。在关于《长征》舞蹈排练所引发的问题,实习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排练不顺、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应停止排练,并且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谈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自从实习生与中学生沟通交流后的第二天再排练时,学生们便积极主动地问实习生问题,比如,舞蹈动作做的好不好看?怎样做会更好看?由此可以看出,实习生必须不断地从实践教学中分析原因,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这种由实习生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是获得教学管理方面的直接经验,要求实习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并要在学生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其次,在有关音乐教学问题中,实习生通过仔细观察并反思指导教师处理音乐教学问题的原因及方法,这种所获得的教学管理能力可以称之为间接经验,例如,实习生应在实习学校听其他教师授课、排练节目、与中学生的沟通技巧、观看优秀的音乐课堂教学视频等。间接经验要求实习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从其他优秀教师的音乐教学中反思、总结自身在音乐实践教学中所欠缺的地方,将在其他教师那里获得的经验在自己的音乐实践教学中实施运用,然后再总结、再反思自身改良后的音乐实践教学哪些环节好,哪些环节仍需改进。通过连续、循环的不断反思、总结,真正吸收和掌握所获得的间接经验,才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的音乐实践教学管理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一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爱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爱学生的基础就是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应以尊重为基础进行爱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人格、个性、兴趣、爱好、和选择等各方面得到尊重,从而实现有爱教育。只有实习生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学生才会有自我奋进的学习动力,这种尊重是相互的,对实习生和学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所以,音乐教学中应当多有一些以爱为根,以人为本的尊重。
另一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实习生要给学生适当的表扬和赞赏,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赞赏效应,就是指一个得到价值肯定的人在收到赞赏时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满足。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尝试改变方法不要去批评或者指责学生,而是换一种方式,把批评和指责换成对他的一种期待,找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被期待的人。同时,实习教师要打动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来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
课堂教学的氛围在音乐教学环境中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氛围好,师生民主、平等的气氛热烈,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实习生和中学生之间才能真正心灵相通,课堂才能温馨和谐。然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的,他们的性格、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水平等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实习活动实践证明,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也不是不假思索的否定,而是平等的交流,耐心的聆听。只要学生与教师的目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很成功了。由此可见,民主、平等的课堂秩序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民主、平等的课堂对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主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并且对教育事业本身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实习生了解教学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因素阻碍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习生需拥有正确的师生观、高尚的品德,并对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做到民主平等、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从而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实习生在音乐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之间能够真诚相对、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2.
[2]丁有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J].基础教育课程,2009,12.
[3]张克勤.教师科研理论与方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美]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王梅.试论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理论研究,1999.
[6]周洋,闫多多.试析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科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