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庆阳第七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庆阳位于甘肃省的东部,俗称陇东。庆阳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万年之前就有先民在次活动,五千年庆阳地区的先民们便开始了农业和牧业活动。庆阳地处甘、陕、宁三省交界处,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险要,自古是兵家常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庆阳地区是甘青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由七县一区组成,人口近两百万。在甘肃境内是降雨量较大的市,境内河流湖泊较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于种植多种农作物,有“甘肃粮仓”之称。
庆阳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亦有灿烂的文化。庆阳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庆阳地区的皮影、剪纸、道情、民歌被当地人称为“四宝”,其中陇东地区的民歌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
庆阳民歌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歌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散发着不熄的光芒。庆阳民歌是庆阳人民千百年来劳动和生活的真实写照,世世代代的庆阳人口传心授流传至今,不管是高亢的信天游、还是婉转的小调、还是苍劲有力的劳动号子都是庆阳地区劳动人民精神支柱和生活的音乐化体现。
据统计,陇东民歌有三千多首,大部分的民歌都是群体创作,并无创作者和创作时间可查。陇东民歌之所以能兴盛至今,和陇东地区人民的好歌善唱是密不可分的,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民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替代和分割的一部分。
陇东民歌不仅曲目量大且体裁多种多样,由小调、信天游、劳动号子、酒曲等组成。在众多体裁的民歌中,小调最受欢迎,据统计,在陇东地区的民歌中,超过半数的民歌属于小调范畴。
陇东地区的小调,句式规整、篇幅短小、旋律朗朗上口、以描写和歌颂劳动和生活场景以及陇东地区人们内心生活的写照为主。题材丰富是小调的特点之一,内容有爱情、生活、劳动、社会交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
陇东地区的信天游虽不如陕北信天游那样远近闻名,但在陇东地区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陇东地区的信天游主要分布在接近陕西的环县、华池县、合水县的山区,较陕北信天游有着明显的差异,最明显的差异便是篇幅相对较小,整首作品一般只有几句,多的也不过十几句,以分节歌的形式演唱,一直反复不停。
陇东地区的劳动号子是结合当地的劳动并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歌。劳动号子也由多种题材组成,最为常见的是农业劳动号子为主,当然也不乏渔业号子和养殖家畜的号子,诸如收网歌、赶猪号子、赶牛号子等等。
酒曲也是陇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酒曲又称酒歌,一般和饮酒有关,多是为了活跃气氛和增进感情为题。酒曲的曲式结构简单、统一,歌词也通俗易懂,多采用一唱一和和一唱众和的形式演唱。
上世纪下半叶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中国在世人面前的形象也不断提升,开放的中国、包容的中国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日益紧密,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出了国门,同样,中国也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艺术。
自上世纪末开始,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网络成为联通世界各地的新的传媒载体,传播时间快、可听可看是其区别与传统媒介方式的特点。很多外来的音乐形式便是以网络等为载体在国内进行快速的传播,国内很多传统的音乐形式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陇东民歌也不例外。
流行音乐在这一时期异军突起,以极端的时间占领了大部分我国的音乐市场,各种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陇东民歌也不例外,在这一大的背景下,陇东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新的时代下,陇东民歌的发展和传承称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陇东民歌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08年陇东民歌被甘肃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多种途径来支持陇东民歌的发展和传承,在众多的举措中,课堂教育无疑是最直接的。陇东民歌要想更好的传承下去,必须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首先,在陇东地区的中学音乐课堂上应引进本土民歌的教学。陇东民歌源于陇东、源于生活,是陇东地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当地人重要的精神食量,而当下陇东民歌所面临的现状并不乐观,让陇东民歌继续长期的植根于陇东地区,甚至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传承。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发展的希望,故将陇东地区的民歌教学走向课堂,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陇东民歌,成为陇东民歌的传承人,让陇东民歌在陇东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更好的传承下去。
在陇东民歌走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更好的课堂效果,要求任课老师对陇东民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任课教师要对陇东民歌的起源、发展及现状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要了解陇东民歌的创作特点、题材分类、演唱技巧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陇东民歌的学习兴趣,诸如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户外走访等等形式。
其次,陇东民歌以校园广播等形式出现在校园中。在陇东地区校园的音乐文化中应更大比例的使用陇东民歌,以此作为校园音乐,既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也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民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孟天屹.浅析民歌音乐风格与地域文化[J].黄河之声,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