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南平农业学校,福建 南平 354200)
由于学生个性化的不同,现代心理学普遍认识到,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稳定的,但是每个人都具有某种心理倾向,这体现为心理特征的本质。在整个理性的教育和培训中,学生潜能分为先天性和后生的,由于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声音条件、环境因素、人际网络,以及个性化的培训,从而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更好的促进社会进步。因此,要不断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音乐教育的可能性,在职业教育中全面强调音乐教育。
为了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个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同时又不断地被外界改造和强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模仿、评价、观念共同塑造出一个理想人格,理想人格的形成主要从社会选择参考标准。教音乐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理解,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可以说音乐教育处于当代文化消费的最前沿。因此,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职业学生形成目标导向的个性。
一般来说,世界上有两种理解的方式,一种是科学的推理,通过推导和证实来得到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规律。一种是艺术的理解,它是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艺术化的方式,用高度的艺术化思维去概括世界的艺术形象。虽然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但不能代替音乐作为艺术表演。作为一名学生,认识一般是理性的知识,但是艺术的理解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审美教育中,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有净化的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多种旋律和韵律的曲子能够实现和谐,节奏感强的音乐能够带动人的气质的变化,实现听众内心的和谐,通过教育向学生展示音乐的魅力,就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熏陶,并利用独特的方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特征。审美态度是创造美学和审美对象的前提,审美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只有教师才能带动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在教育的新阶段,人格自由体现在表达方面,不同领域独自拥有独特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实现个性化的表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一般来说,个性具有独特特征,学生重要性的能力之一就是表达能力。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学生的音乐人格才是完整的,学生的人格才不至于成为隐性人格。学生在音乐课中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中职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是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学生才能完整准确地将音乐内涵描述出来,通过描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个人演讲等形式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素质。
从表面上看,团体意识与个性养成之间的关联并不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是相互的。我们需要把握团体意识的内涵,鼓励和引导个人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思考者的个性,压制个性的团队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因此,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教师可以以团队的形式组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提高。同时团体意识也是音乐表演的一个重要素质,多种乐器的组合以及演奏者与表演者之间的配合,都需要良好的团体意识作为基础。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制定适合广大师生的音乐教育课程,目前中国的体制变革趋势是有利于教育的改革的,这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的优秀人格。中职音乐院校的教师要认识到政策对教育改革的有利性,制定新型教学方案,探索丰富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天慧.奥尔夫音乐活动对幼儿个性品质的促进[J].新课程(上),2017,04:219.
[2]孟卓.中国音乐的文化自觉-探讨中国音乐个性的新向度[J].当代音乐,2015,13:36-38.
[3]邢云.基于学生个性养成的中职音乐教学途径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