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敏 唐圣琴
国际档案理事会前主席让·皮埃尔·瓦洛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档案这种金子就是人类记忆、文化和文明的金子。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我们正在‘为当代的历史建立一个活记忆’”[1]10。此后,探讨档案与记忆的关系,成为国际档案界关注的话题 。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记录性、历史再现性。它是传播、构建记忆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是人们回忆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记忆的传承、保存及确认需要特殊的载体和工具。若没有档案记录,记忆必然随着事物的远去而消逝。[2]记忆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记忆留痕于档案中,档案是构建记忆不可替代的要素。
首先,有利于记忆的延续。高校档案积累了各个时期师生员工不同层面的文化活动,是传承高校文化、精神的载体,是构建大学记忆的有力保障。[3]大学记忆借助高校档案中珍贵的图片、资料、实物的展示,传递先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历史和现实的连接,实现记忆的延续。
其次,有利于提供师生的根源感、认同感。高校档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时代精神、文化精髓,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选用最原始、最真实、最具有说服力的档案,向师生叙述历代名师、学子的传记事迹等,用鲜活的范例来诠释大学精神,可以唤醒师生记忆的根源感、使命感,形成对学校的精神认同与文化认同。
再次,有利于丰富优化馆藏。目前高校档案馆种类单调、载体单一的馆藏,已无法满足利用者日趋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急需加强口述档案、人物档案、实物档案、专题档案的收集,丰富和优化馆藏。
第四,有利于高校档案工作的拓展。大学记忆的构建给高校档案工作提供了新视角,高校档案馆从“文件库”向“记忆库”转变,知晓度和认可度显著提高。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大增强,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贵州省创建最早的高等学校,历经百年,积淀厚重。贵州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以建构学校记忆为己任,于2016年启动构建学校记忆的工作。
首先,多维度、多渠道地进行档案收集。这要求追本溯源,找寻校史资料。馆领导亲自赴二史馆复制到省立贵州大学计划书、发展计划等重要史料90多页,随后前往一史馆查阅拷贝到清末校史20多条重要资料及108张图片,其中奏折《贵州巡抚邓华熙奏为遵旨改设贵州大学堂拟定开办章程规条事》尤为珍贵。同时,档案馆进行名师、校友档案征集。收集名师、校友的手稿、著作、证书、信札等资料600余件。此外,档案馆为储备荣誉记忆的资料,对校内各部门的省部级以上获奖证书进行了收集。为加紧置换校区搬迁前的档案收集,馆内人员前往太慈桥、罗汉营、小关等五个即将置换的校区收集到牌匾、教具、奖牌、书籍、学生作品以及原贵州向阳机床厂遗留的20世纪60至70年代老机器、设备及其自主生产的产品等档案1000余件,为校史馆展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开展影像采集工作。一是档案馆向学生征集毕业证书及照片。贵州大学档案馆通过馆网站、微信公众号、QQ、校友办等途径发布征集历届毕业生照片、珍贵档案征集活动的通知;向校内外来馆查档的师生征集相关资料,扫描留存各个时期的毕业证书、毕业照片,建立了“学生记忆”档案库、“毕业留影”图库。二是档案馆安排人员到即将置换的校区拍摄建筑物、校园图片,航拍全貌影像,以保存各校区的记忆。三是为建构立体的学校记忆,档案馆开始进行“口述历史访谈”,邀请老同志和老领导讲述学校的发展历史。
再次,加强了校史编研。档案馆聘请学校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担任校史研究顾问,为校史编研工作出谋划策。对馆藏档案中零星的记忆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提炼、沉淀、整合,编纂或出版的编研成果有《年鉴》《档案日活动宣传资料汇编》《档案工作简报》以及即将出版的《贵州大学史话》等。
第四,多方式再现学校记忆。校史馆作为承载学校记忆的重要平台,近两年接待11000余人,展现学校的创业史、发展史和光荣史。运用场景复原、实物档案“具象化”、声像档案触动视听等形式真实再现,使参观者穿越时空,思绪回想在老教学楼前、旧宿舍楼里。
利用每年的档案日,档案馆在校内举办档案宣传活动。开展如“校庆115周年 四校合并20年图片展”“时间胶囊——寄存梦想”“贵大照片猜猜猜”“让贵大倾听您的乡音”“致青春——我的大学”“心系贵大,我们的回忆与珍藏”等活动,激活师生的记忆。
第五,开启了馆藏档案数据灾备工作。为防止数据的丢失,档案馆将馆藏目录数据、全文数据以硬盘形式存放于浙江大学档案馆,成功实施了实时在线备份、本地异质备份、异地备份等多重备份。
首先,借各方之力,持续收集记忆档案。构建记忆工程牵涉面广,仅靠档案馆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出面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人员共同配合和积极参与,如各学院协助收集师生教学类、活动类资料,团委协助收集团员培训类、社会实践类资料,校友会协助收集毕业生信息类资料等。
高校档案馆要积极搜集征集线索。为确保档案搜索的不遗漏,可借鉴上海交大建设覆盖校内外的档案资源网络;尤其要加强重要事件、重要项目、重要人物档案的紧密跟进,重点指导、及时归档,如在校庆、新校区建设等重要过程中提前介入,名人档案建档后应与名人及其家属保持联络,了解动态,及时补充。
其次,修订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完善记忆。这要求高校档案馆树立“大档案”观念,改变馆藏内容单调、结构失衡、门类不全等状况,重新修订学校各单位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增加声像档案、专题档案、实物档案、特色档案等涉及师生内容档案的收集范围,填补原有归档范围的空白。
再次,为构建立体的学校记忆,抢救“活记忆”。为弥补纸质档案记录的不足,高校档案馆要进行口述史料的收集,尽快抢救“活历史”“活档案”;要采访老教授、老领导、老校友,通过他们亲口叙述学校办学创业的艰辛、建设发展的历程以及个人的奋斗事迹,形成对文字档案的有力印证、补充。
第四,深挖细掘,激活开发记忆。这要求高校档案馆坚持“以编带研,以研促编”的原则,采取内部编研、联合编研的方式,多角度选题,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一串串零散的记忆加以收集、整理、提炼、沉淀、升华,以唤醒师生的记忆,例如,编纂校史故事、名师轶事、专题研究、老建筑图文集、影视剧本等成果,研发文化产品、电子出版物等有特色、接地气的作品。
第五,交流互动,营造共建记忆氛围。这要求高校档案馆利用校史馆平台,举办专题讲座、校史知识竞赛等加强交流互动;采用声、光、电技术媒介进行历史事件再现、教学场景还原、建筑景观重现等展示,设立校友学籍信息查询台,合影留言签名互动设备等,让师生久久驻足、回味无穷。
为建构立体的全方位的学校记忆,高校档案馆应利用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构建数字记忆平台,建立虚拟展览;运用数字叠加技术再现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用3D技术还原各个场景,将照片与其背景档案联系在一起,如经过数字化的教材、手稿等;[4]通过立体生动的浏览,身临其境的体验,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和分享,形成集体重视构建记忆的良好氛围。
第六,加强防范,保护数字记忆。为保证数字记忆档案形成、保存、利用全过程的安全,高校档案馆需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采用访问控制技术、防病毒技术、加密技术、备份技术等主动防御,以延长数字档案的使用寿命,使鲜活记忆与数字世界同在同行。[5]
高校档案馆只有以“记忆历史”“记忆学校”为己任,着眼于未来,最大限度维护历史的面貌、完整的记忆,才能成为大学记忆的珍藏宝库,成为大学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