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性”保护

2018-01-23 20:27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公众

崔 瑾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文化的积淀,承载着群体固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形塑着群体的文化身份,为群体提供文化认同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形成、发展,汇集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承载民族的意识形态、心理特征、气质情感等。但是随着社会从农耕时代跨入到了工业文明,又进入到后工业社会,带有农业文明烙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冲击,存续了千百年的文化在当代逐渐陷入了传承的困境。于是,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时代,如何使代表传统文化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存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探寻有效的保护路径时,首先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实境况和丰富价值有客观的认知。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价值与现实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时代群体的生产、生活、文化的积淀,它们在历史中存续发展,负载了历史、文化、科学、审美等多维信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具有自然工具的价值,还拥有了以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为核心内容的历时性价值,以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为主要内容的共时性价值,以及在信息社会、消费社会中体现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时代价值,这3大类价值相互交织,建构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的价值体系。其中,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的关键[1]70-75。

相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价值,其在后工业时代生存、传承的境况却不容乐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主体的传承人,大多很难像从前那样凭借着手中的技艺维持生计,而且他们的创造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和回报。同时,因为学习掌握这些技艺难度大、耗时长、强度大、收入低,年轻人往往望而却步。最终使得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青黄不接,甚至人亡艺绝的困境。

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现代化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它们共同作用,逐渐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所依赖的民族生境[2],其中对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思想观念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的冲击尤为明显。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发生变革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前工业时期的原有功能逐渐弱化、消失,它们与当代人的生活产生了距离。此外,随着西方文化强势影响和商业行为的助推,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熟知程度和崇敬之情正逐渐下降。虽然政府和民间有识之士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但是与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这些措施仍旧显得气势不盛、影响不深。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应从根源入手,保护和建构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其中培养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的遗产保护行为,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是不可或缺的。

2 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性”保护的实质与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性”保护的理念源于《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在该宪章中提到“阐释”,是指一切可能的、旨在提高公众意识、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理解的活动[3]。以该宪章为理论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性”保护是指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原则,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媒介,多层次、多角度的结合背景环境、历史文脉,传承经历等,展示、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科学、审美等信息,释放遗产价值,并建立“人与遗产”关系,培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公众意识保护活动。

这种“阐释性”的保护活动,并非机械化地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而是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知识、技能、技术信息的同时,围绕着遗产本体,挖掘与之相关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文化,例如,历史背景、地方文脉、传承经历,与遗产相关的民俗、故事,以及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等,为受众呈现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同时,“阐释”的切入点要与受众的文化认同、情感需求相结合,富有情感地唤醒受众的文化记忆,改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强化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价值的了解、欣赏、认同。因此,“阐释性”保护的实质正如“现代阐释之父”弗里曼·提尔顿所言的,它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揭示“人与遗产”关系的一种教育活动,也是建构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社会生态的活动。

3 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性”保护的基本策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性”保护,应从阐释的内容、阐释的形式、阐释信息的接受者3方面考量和设计。

3.1 “阐释”内容的多向性及信息可靠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时代“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凝结了民族独特的观念、情感、智慧和规则等因素。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狭隘的仅锁定其知识、技能等,而是全方位完整性地保护各个层面的内容,尤其是深层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因此,“阐释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解读,应该是有层次的、多向性的。既包括遗产本体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等基本信息,又应结合历史人文、地域文化所构成的文化场景讲述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通过多向度的“阐释”,向公众建构了一个立体的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 当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会有一些不符合历史进步要求的内容,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中在追求全面性的同时,也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要进行甄别、筛选、扬弃。

同时,为了使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正确的认知,阐释的信息源必须是可靠的,是立足于现行的文化传统中,通过科学的方法,从传承人、遗产专家、遗产负责机构以及相关社区获取口头和书面信息以及物质遗存等。

3.2 “阐释”形式的多样性和参与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形式是受众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为了使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遗产能与当代人亲密接触,并产生文化共鸣,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的形式应多样,且要与时俱进,同时为了使遗产与普通受众拉近距离,阐释的形式还应形象化、生动化、视觉化、生活化。

除了常见的博物馆方式之外,结合当代人的文化消费的形式,创造更加具有亲和力、感染力的阐释方式更加可行。例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旅游已经成为常见的文化消费形式,旅游者希望在旅程中不仅能“看山望水”,还能品味“原汁原味”的文化,在这一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主题化项目和可参与性活动,使旅游者在接触到文化遗产生境的同时,进而更加深切地感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在特质。

与此同时,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的受众面,尤其对青少年有更加深刻的影响,可与当下日益被社会所青睐的表达方式,即动漫语言相结合。动漫表达离不开人物、场景、音乐、台词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手工业技能以及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文化空间等内容,二者可在动漫人物造型设计、场景、表演方式等环节充分的结合,同时,动漫的叙事能力强,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以后传承人的故事。

3.3 “阐释”目标的定向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性”保护活动是面向各方受众宣传文化遗产意义和内涵的活动。目的是激发受众更深层次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学习、体验和探索,进而达到提高公众对非物质遗产的尊重、理解和欣赏的目的,但是受众结构是复杂的,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在接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信息时,所感兴趣的内容,受用的接触方式都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和教育效果,在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项目”时,要进行受众细分,实现“阐释”目标的定性向。

所谓“阐释”目标的定向性是根据受众的知识结构、年龄特征、接触信息动机时机等差异性,有所侧重地重组“阐释”信息。如针对专业人士,采用学术化的方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细节性的、深层次的内容为主要,以更加专业化的视角去阐释。对普通民众而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触和了解,多是希望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甚至部分人群是抱着好奇心理的,针对具有这样特征的受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中,就阐释形式应该具有体验性和参与性和趣味性,能在与文化遗产进行身心互动中,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保护中,为了使各方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有深入认知,需要区别对待,进行传播目标的定向管理。

4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传承人以及传承历程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信息进行挖掘、整理、组合、呈现,但是首要坚持的原则仍是真实性,唯有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公众情感,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真实的内容完整的进行解读和呈现,才能使公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项目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客观正确的认知。同时,阐释和展示的方案和活动应该全面记录并存档,用于将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参考和反思。这种以多角度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保护形式,不仅有利于社会大众了解富含着中华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历、形成过程和具有的特点和发展趋向,也有利于普通个体与遗产文化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性[4],形成有利于为非物质遗产存续和发展的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创建良好的遗产依存的民族生境,进而有助于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缺失和传承困境的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公众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公众号3月热榜
遗产怎么分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公众号5月热榜
Tough Nut to Crack
千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