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发展趋向

2018-01-23 18:04李宜璇
黄河之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唱法声乐民族

李宜璇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民族声乐艺术概述

中国民族声乐内容丰富,包含众多歌唱艺术形式,且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的民族声乐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营养。同时,民族声乐也体现着大众的审美观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脱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声乐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既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歌唱艺术形式的统称,又可专指传统曲艺形式中的民族声乐唱法。即从广义上看,民族声乐包含有传统戏剧戏曲、民间歌曲、传统曲艺及新民族歌剧唱法等艺术形式的民族声乐体系;从狭义上看,民族声乐特指在传统民族歌剧和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变革和创新,演唱方法更科学的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形式。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狭义上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式。

民族声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声乐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歌者对于声乐的二度创作过程。民族声乐有着广大的受众群体,这要求歌者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价值。从这个层面看,民族声乐的审美特性已远远超过音乐本身的价值。此外,民族声乐以民族语言、传统曲调及贴合人民群众的内容为基础,这就要求民族声乐所具备的民族性、大众化、时代性。民族声乐一方面是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一方面是表达大众情感和时代精神的方式。可见,民族声乐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与音乐文化的审美发展一脉相承。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进程

从声乐的起源来看,最初的声乐艺术以音乐、诗歌和舞蹈三位一体的形成呈现,虽未留下生活的音像资料,但从史料记载中可知,远古时期就开始了最初的声乐表达。先秦时期,声乐主要运用于祭祀和民歌民谣中,体现了很强的使用价值。进入封建帝制时期,官方设置了很多音乐机构,如汉代乐府、隋唐的梨园和教坊等,专门创作音乐作品供上层统治阶级宴请宾客、祭祀和享乐。到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社会环境的宽松,加之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民间音乐兴盛了起来,如民间的瓦子、勾栏及“社会”行业组织等,使得民族声乐艺术逐渐从歌舞等综合艺术形式中独立出来。元朝的散曲、杂剧的兴起,更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直至明清时期,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很大的发展。从先秦到整个封建帝制的结束,可看作是我国古代传统声乐艺术的第一个阶段。

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逐渐向中国近代开始转变。“西学东渐”“西体中用”开始为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保守、封闭的思想文化打开了缺口。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中国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作社会转型,文化艺术领域也开始了转化,这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强烈的民族性、群众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即民族声乐艺术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中国古代传统声乐艺术向近代民族声乐转变时期。

中国改革开发以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进入了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声乐艺术领域呈现多元化的繁荣发展趋向。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成为独立的音乐门类,进入高校成为专门的学科。时代的推进,日益加强了中西方的国际联系,民族声乐艺术在美学的影响下,借鉴和融合了西方科学、系统的声乐教学理念。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重大的转型期,在美声和通俗声乐的影响下,民族声乐有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向,逐渐从地方民歌和军旅歌曲转向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的革新性新民族声乐艺术。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开始注重科学的发声、系统的创作、审美性、创新性,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创新多种声乐技巧,借鉴民族戏曲、美声、通俗等多种唱法,使得民族声乐更能贴近群众,以中国的个性民族声乐唱响世界。

三、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延续和凝练的声乐智慧结晶,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和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活美学和传统美德。民族声乐艺术是人民大众的情感表达,是高度的精神需求和诉求,体现着强烈的艺术性和审美意味。随着时代的推进,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借鉴和融合多种其他元素,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大众化和时代性。在艺术审美上,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鲜明的民族特色

声乐是一门与语言密切联系的音乐形式。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仅是关于汉语的发音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地域方言的特色发音问题。民族声乐,相对于外来美声等音乐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民族声乐演唱时,咬字、发音就成了中国民族声乐的一大特点,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地域性,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往往以独唱、对唱为主,很少有合唱和重唱的形式。这与我国民族声乐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和说唱文学在民族唱法的艺术发展中占极为重要的作用,唱腔的形成和歌唱发声技术与古诗词的吟唱关系密切。因此,民族声乐极其讲究咬字、吐字,这是民族唱法的核心部分,也是其典型特征。这种咬字方法是,强调字头、字腹和字尾,字头要咬准,清晰吐出;字腹的韵母延长,保持行腔的状态;字尾要归韵,收尾要完整,不拖沓。民族声乐的特点之二,咬字偏扁,演唱时嘴巴呈扁圆形,横向拉大。整体声音呈明亮、细腻,但爆发力和戏剧张力偏弱,高音紧张,尖细、单薄。但当今的声乐中,大多将美声的呼吸、发声、咬字等方法科学地融入了民族声乐的体系中,较有针对性地弥补了民族声乐本身的发声缺陷。但民族声乐的民族性根基是突出的,不容颠覆和取代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性。

(二)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上下浩浩荡荡几千年。在地域上不断扩延,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至今中华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在大融合的基础上又各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从其民歌上便可窥见一二。民族声乐的这种地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各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形成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地域声乐,第二是汉族地区的中原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各有特色。这两方面从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交叉,但大体上可以这样来分类探究。

不同少数民族声乐与汉族不同地域的民族声乐的审美趣味,很大程度上源于民族语言、地方方言及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性格差异。如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维吾尔族的声乐,有着鲜明的西域色彩,加上特有的维语,既幽默风趣,又充满神秘色彩。如维吾尔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再如,蒙古族的“长调”极具地域特色,旋律高亢嘹亮,延绵悠长。蒙古人长期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地广人稀,促使人的声音极富穿透力。从蒙古族民族里不仅可听到蒙族人的豪迈与勇猛,还有那幽绵和浓烈的深情。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鸿雁》等,可谓脍炙人口。

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向

音乐作为一个活动,由生活、词作家、作品和听众四个要素所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审美活动是四个要素的对立统一和联动过程,是开放动态而不是静止的,其中的一个因素变化了都会影响到整个审美活动的变化。民族声乐的词作家因时代生活的感召,并结合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而创作出代表时代进步和满足听众审美趣味的歌曲,以引领时代风尚、培育人民大众积极健康的审美理想,最终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音乐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验证,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新时代重要的文化指导。声乐相对于其他音乐形式,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声乐体裁短小,易传唱,便普及。对于大众的音乐认知能力和整体审美修养的提升,有着较强的普适作用。所以,一部声乐作用的好坏和优劣,不仅在于创作者,更大程度在于大众的认可程度和审美水平。而观众的审美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音乐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而体现整个社会的声乐审美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新体制的感召和影响下,加之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中国的市场化渗透与融合,促使我国大众审美尤其是中青年一代的审美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社会主流群体的审美观念,由单一的审美取向转变为带有强烈自主选择性与参与性。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愈发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对消费群体的喜好有倾斜,市场对中西融合的现代化声乐艺术最为推崇,如流行歌曲,尤其是爵士乐、摇滚乐、嘻哈乐等等。而且是多元化的审美趋势下,我国声乐领域出现了多种声乐形式多元并存的局面,如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原生态唱法、流行唱法等等。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我国民族声乐领域出现了新时期的回归。声乐市场在追求中西融合的流行音乐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向中国优秀传统声乐艺术汲取灵感和营养。

新时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发展趋向多元化、大众化和通俗化。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的发展,主要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世界文化交流及国内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民族声乐在逐渐向市场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多元化的审美趋向主要体现在,民族声乐作品创作风格的多元化、民族声乐唱法和训练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受众群体对民族声乐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趋向。民族声乐从植根于中华大地,到走向市民阶层,后被市场经济冲击,直至当下。诚言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并不容乐观,因其受众群体大多在于学院、剧院、音乐厅等专业舞台,而不像流行音乐传播之广泛、影响之大。但目前民族声乐正是基于此现状,逐渐呈现出一种大众化的发展趋向。其中“民通”唱法就是民族声乐向大众审美转变的典型特征。这其实也是民族声乐通俗化的一大趋向。民族声乐通俗化是将民族声乐与通俗音乐进行选择性融合,在创作、演唱、传播等过程中有机地将两者作融合与创新,着重突出民族声乐的时代性、人性化内涵。■

猜你喜欢
唱法声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多元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