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演奏中的“和”、“润”、“迟”

2018-01-23 16:50丁英超李娇阳
黄河之声 2018年9期
关键词:合一琵琶演奏者

丁英超 李娇阳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仅诉诸于听觉。作为演奏者想要演奏好一首乐曲,不仅要熟悉乐谱、乐器,还要能够根据乐曲的感情进行二度创作,演奏者需要运用最为合适的技术技巧,演奏出乐曲中具有表现力和特色的音色,要达到人琴合一、人曲合一、人情合一的境界来展现给听众。

一、琵琶演奏中的“和”

“和”是传统音乐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弹奏出完美和谐之音的基础条件,可以说“和”是音乐演奏的基础;是音乐演奏的连接;是音乐演奏的总括。想要进一步了解“和”的内容,还要从指、弦、音、意这四个方面进行分别叙述,只有达到这四者的统一,才能够达到传统音乐美学要求中的“和”。而这四个方面的统一,正对应着基本功的练习,包括左右手之间的配合,乐音和乐感之间的关系等。“和”中包括了四个部分分别为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乐与人和,在这四个部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弦与指“和”。琵琶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乐器弹拨乐器,其独特的民族气息与神秘色彩,不仅具有张力,更极有代表性,能够通过指法演奏的变幻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演绎出不同心情,因此需要全面了解乐曲的内涵,实现演奏技巧和情感表现的统一,是演奏者的核心任务。

二、琵琶演奏中的“润”

琵琶演奏中的“润”是指音色之“润”、乐句之“润”和情感之“润”,“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音色之润”,另外一个是“乐曲之润”。

“音色之润”是指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保持右手清亮明晰的弹拨音色,演奏出一些通透、明亮的基础音色。而赋予这些基础音色更多的情感,就要做到“润”。在演奏中,除了基础的发音要求外,如何形成变化的“润”音,就需要演奏者反复的推敲。“乐曲之润”则是由于音乐特殊性的原因而产生的,乐曲整体的演奏不仅需要演奏者自己的情感,更要考虑到听众的情感,在二次创作的同时,音乐本身的抽象性需要一些肢体语言进行辅助,对于现实的反映、逻辑思维的体现以及忠于原创的关系处理,都离不开“润”。如演奏《塞上曲》等传统文曲时,需要注意演奏速度的变化,充分考虑乐曲的需要,使用慢揉技巧,在弹奏基础音色之上,加以一些通透纯净的音色,给人一种滴水石穿的感觉[1]。再比如现代曲目中的《天鹅》,演奏者应当运用由下而上、由强减弱、由放到紧拍打琴弦与面板发出声音的技巧,通过带动情感表达,充分运用现代演奏技术手法展现出天鹅在水中拍打着翅膀渐渐起飞的场景,给人一种“人景合一”的感觉,而演奏者所运用的技法则演奏出“音色之润”。

三、琵琶演奏中的“迟”

“迟”是指琵琶演奏中对于气息的运用,强调的是气与意,也就是说在演奏前,演奏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在气定凝神以后,再开始结合身体的呼吸以及身体的音乐情感来演奏,在演奏中除了情感的抒发、演奏技巧外,气息问题也同样重要,可以说运用气息就是乐曲的生命。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之前,要对乐曲的乐句和乐段进行划分,乐曲就是一个文章,音符就是文字,演奏就是叙述的过程。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呼吸,调整呼吸,演奏需要并且根据乐句长度,调整自己呼吸的长短,以此对旋律的进行有更好地掌握。此外,演奏中的音色、速度和力度等因素,都和气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将抽象的音乐语言用音符表达出心中所想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意识,对气息的控制就是实现“人琴合一”的关键。以《霸王卸甲》为例,作为经典的琵琶武曲,乐曲较为悲痛,描述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演奏者在演奏“别姬”中运用琵琶轮指中几个重音前的短促呼吸,以达到声音强而不突兀的感觉,给观众一种沉痛凝噎之感[2]。演奏者在演奏“鼓角甲声”运用琵琶中一系列扫弦后的长呼,以达到声音连续而不杂乱的感觉,给观众一种诀别不舍之感。此时琵琶演奏中对于“迟”的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具体的运用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展现人内心世界的方法之一,在熟悉了解演奏乐器的基础上,还要熟练弹奏的基本技巧,才能够让音乐和内心交融,琵琶演奏中的“和”、“润”、“迟”,就是一种在以“和”为基本状态下,掌握琵琶演奏中基本音色和弹奏技巧,并且利用气息衔接整体演奏,同时还要达到气韵贯一,不断完善,体会更深一层的含义,最后与“润”、“迟”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在琵琶演奏中达到一种情与乐相互交融的演奏效果。■

猜你喜欢
合一琵琶演奏者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教学做合一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琵琶老店琵琶声
人剑合一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琵琶仙·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