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璐
(辽宁省大连市美林小学,辽宁 大连 116031)
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教育的教学重点,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进行音乐学习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成为值得教师思考的教育话题。
音乐学习作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社会、世界还处于认知状态,处在好奇和创新的早期阶段,音乐承载着许多美的意象,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无限可能性都有很大提升,这些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美作为人类毕生追求的理想,音乐作为美的一部分,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认识社会和世界的早期阶段就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最后,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并且强调课程改革中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以核心素养来立德树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音乐的核心素养,并不仅仅是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一定的实践能力,还强调内在的音乐审美和认知水平。美国著名音乐教学家David J.Elliott就提出音乐的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产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音乐形成的认知情况等方面。[2]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陈一新也提出音乐核心素养并非简单技巧学习、机械式训练,要强调情感与技巧的同等重要性,不能忽视作品情感的表达。
小学音乐学科是学生整个音乐学习的重要奠基时期,它不同于初高中甚至之后的阶段,而且这一阶段,对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对较为基础,更多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产生的音乐素养基础,而非完全自我形成的独立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就是通过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引导型学习,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基础的音乐认知水平,以及培养早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学生人格、情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教学不能是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讲授,而应该强调正确音乐氛围的构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营造出适合于当前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音乐氛围,通过学生喜欢的音乐氛围,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还要重视此阶段学生的特点,比如集中精力时间较短,好奇心重等,在音乐学习氛围中融入更多让学生感兴趣和好奇的环节,从而通过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由于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要更新音乐欣赏教学理念,改变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构建适宜现代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以及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这些能力的培养内化为音乐欣赏的课程环节融入教学过程中,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扩展思维、进行音乐想象和二次创作,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去表演和表达,既提升学生音乐欣赏的内在能力,也提升学生外在的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学科阶段,很多学科都可以和音乐欣赏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在其他学科中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式来既提升学生的专业课素养,提升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这种以“音乐欣赏+”的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好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掌握相应的专业学科课堂中应有的知识点以及文化背景;以合适的音乐与之融合,使两种学科能够形成交叉教学;最后通过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