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包括1943年11月至1944年10月的学生志愿从军运动和1944年10月至抗战结束的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两个阶段。1943年11月,四川省军管区为了遵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要求,向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补给高素质兵源,号召青年学生踊跃参军,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以此为发端,蒋介石从1944年10月开始公开发起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并编练大批青年军,这成为抗日战争后期颇受各界关注的一件大事,其影响也延续到抗战胜利以后。
关于抗战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唐润明在《抗战时期重庆的军事》①唐润明主编:《抗战时期重庆的军事》,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中描写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发起以及在重庆各界实施的概况;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于1986年召开“青年军史研讨会”,会上发表陈存恭《青年军的征集与重组》、刘凤翰《青年远征军的任务与作战》、李守孔《青年军之教育与训练》、曹伯一《青年军之历史意义》等八篇文章,并集结成《青年军史话》②青年军史编译小组编:《青年军史话》,台湾青年军联谊会1987年版。由青年军联谊会总会出版,分别探究了青年军的历史意义、征集与编组、教育与训练、任务与作战、女青年从军等相关主题的内容;台湾2001年印行的《国民革命军青年军军史》上下两册详尽介绍了青年军各师的组织及复员情况。江沛、张丹的《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述评》③江沛、张丹:《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述评》,《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综合运用了档案、报纸、言论集、回忆录等资料,从运动缘起、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了较为完整准确的解读。陈曼玲的《抗战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④陈曼玲:《抗战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论文集(上)》,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一文引用台湾当局所藏的珍贵资料,介绍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背景、肇端、发展、复员等内容。目前看来,尚缺乏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动员工作的研究,而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由蒋介石亲自发起,国民政府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为号召知识青年参军做了大量宣传动员工作,本文拟根据掌握的史料,对1944年10月发起的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中的动员工作作一探讨。
我国素来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传统观念,加之民国以来役政办理过程中强派、买卖顶替屡见不鲜,致使一般民众轻视军人,反对兵役,因此征兵出现一定困难。且当时军队中“吃空缺,积习已久,上下皆有之”①蒋永敬:《九五独白:一位民国史学者的自述》,台湾新锐文创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亦为国民政府军队一大弊病,影响着军队战斗力。1933年6月17日在国籍法与户籍法的基础上,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兵役法,是为旧兵役法,全文仅十二条,由于过于简略,实行中易生流弊。至1943年3月15日公布修正新兵役法,改为完全征兵制,明确规定兵役之权利与义务,内容臻于具体。
自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短短几月间平、津、京、沪相继失守,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战争亦使中国教育陷于混乱之中,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认为,根据抗战与建国双管齐下的国策,建国需要人才,所以教育不可中断,而且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国民政府一直没有大批征召知识青年尤其是大中学校学生从军,1943年的新兵役法条文明确规定对“专科以上学校肄业学生未满二十五岁者”可延期征集,对“现任小学以上教师经审查合格者、现任荐任以上官职经铨叙合格者、现任军需工业或国防工程交通之专门技术员工经审查合格者”延缓动员召集。由于兵役法对公教人员和知识分子的免役规定,导致公教人员与知识分子不服役,不仅有失兵役义务平等之意,且造成军队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较低的情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全力南进,并加紧封锁我国外援通道,入侵缅甸和我国滇西。中国远征军10万余人入缅作战失利,残余部队大部分被迫撤回滇西,一部分穿越缅甸西北密林退往印度,改称中国驻印军在蓝伽整训。国民党军队在抗战过程中损失惨重,1937—1942年伤亡人数达到2668940人,扩大征兵范围势在必行。另外,兵员素质也一直为盟方所不满,在华担任军事顾问的魏德迈曾指出:国民政府征来的兵首先是肚皮吃不饱,有的人骨瘦如柴,素质不佳;一般下级军官又缺少文化,不能掌握新式武器。②方秋苇:《抗战时期的〈兵役法〉与兵役署》,《民国档案》1996年第1期,第128页。可见现代化武器、设备、作战方式对兵源提出了掌握科技与文化素质的要求。此时盟军出于让中印缅战场继续牵制日军并相机反攻的需要,考虑援助中国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通道——中印公路用以输入军援物资,修筑中印公路须先消灭侵占缅北和滇西的敌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建议征调大量知识青年空运印度,接受美国援华的现代化武器和科学化的训练,在短期内建立一支素质优于日军的部队,消灭缅北之敌,迅速打通和修筑中印公路。
在此背景下,蒋介石于1943年10月中旬给军政部长何应钦下了一道紧急手令:为了早日组成青年远征军,立即在全国征集十万名知识青年,分批空运印度,接受美军现代化的训练,限三个月内征齐,必须如期如数完成。①兵役部役政司编:《学生从军纪实》,兵役部役政司1945年版,第18页。何应钦邀集国民党中央党政军有关部门,联合组成了“全国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由蒋介石兼任主任委员,三青团组织处长康泽任主任秘书,负责部署和征集工作,各省市及大专院校也纷纷组建地方的征集委员会着手开展工作。1944年8月衡阳失陷,蒋介石即指示策划知识青年从军,10月24日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正式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各地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很快在全国掀起一场知识青年从军的热潮。②秦孝仪等:《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五)(下册),中正文教基金会1978年版,第627页。
1944年8月27日,蒋介石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动员鼓励知识青年从军,10月11日至14日国民政府召开的“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会议”通过了知识青年从军方案,规定年满18岁至35岁、受过中等以上文化教育、身体健康的青年可作为应征对象,服役期为两年。10月24日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嗣后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从军征集委员会组织办法与组织规程》,及《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等。1944年10月28日,全国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常会通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宣传计划纲要》。
作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发动者,蒋介石非常重视此次运动,在1944年末号召青年从军会议讲演两次,“致以赤忱,自信必有功效”,并认为这是转败为胜之第一大事,在会议上表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成败,不仅关系目前抗战军事,而且关系今后建国前途”①秦孝仪等:《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五)(下册),台湾中正文教基金会1978年版,第624~625页。。1944年1月10日蒋介石召见重庆第一教导团志愿军学生以示鼓励,要求学生服役后一要服从上级,严守纪律;二要注重政治训练;三要视军营为学校,精勤学习。②《对从军学生训话》,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2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第1705页。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③《勖知识青年从军》,《大公报》,1944年9月20日。而这些讲话确实充满了感染力,对国难下的知识青年影响巨大,如亲自参加青年军的历史学者蒋永敬所述:“入伍训练毕,蒋委员长来检阅并训话,印象最深刻者四句:‘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你们都是我的子弟,我有前途,你们即有前途。’当时听之,颇感亲切,不觉充满‘个人崇拜’之观念。”④蒋永敬:《九五独白:一位民国史学者的自述》,台湾新锐文创出版社2017年版,第31页。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
1944年10月27日晚在广播大厦举办知识青年从军广播讲演大会,延请各界名人演讲,如张伯苓主讲《如何实现文武合一的教育》,邵力子主讲《从历史上看知识青年如何尽其时代的任务》,蒋梦麟主讲《抗战建国现阶段对知识青年的急切需要》,王世杰主讲《英美知识青年对这次大战的贡献》等。①《广播讲演青年从军》,《中央日报》,1944年10月26日。通过这一系列宣传,知识青年从军运动遂成为国统区人人关注的焦点。
为了吸引知识青年从军,在征集过程中除了给以荣誉鼓励外,还由地方筹款给以零用钱、慰劳品和食宿招待等,虽然具体办法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有类似的一套。当时因为军事机构极端腐败,以致部队的服装被具和给养都极恶劣,穿不暖、吃不饱、营养不良,使人视士兵生活为畏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蒋介石特别规定青年军大体上仿照驻印军的标准,实行实物供给制度,举凡一切给与,均规定合理的定量,按照定量以实物供给,免受物价波动的影响,保证官兵一定的生活水平。主食方面,可以保证吃饱;副食除了有足够的油盐调味品和蔬菜外,每人每天供给肉类二两。这当然是蒋介石对从军知识青年的一种吸引手段。《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规定从军青年的待遇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优待政策为入伍期间家属之优待及退伍后就学就业之奖励另行规定。由于在国民政府的兵役法中,对知识分子有不同于一般壮丁的规定,因此军政部兵役署在役政司内单独设立学生服役小组,专门设计、处理有关学生服役的事宜,随即制定颁布了《学生志愿服役办法》。11月12日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正式开始登记,有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配合。11月14日国民政府公布《知识青年志愿从军优待办法》,为从军运动推波助澜。11月20日考试院颁布《从军知识青年退伍参加考试优待办法》,对退伍人员在资格、年龄、考试科目、成绩等方面予以优待。11月30日行政院又颁布《从军青年家属优待办法》10条通令各机关予以执行,为从军青年解除后顾之忧。有的知识青年本来抱着抗日报国的志愿入伍,又受到较好待遇,所以基本上无逃兵,且训练的成绩较好,这些情况较之一般部队大有不同。②黄维:《关于青年军的回忆》,全国政协文史编委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6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政府主导所发起,政府方面的大力宣传自是理所当然,此外社会方面其他渠道的宣传在推动从军运动的发展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抗战时期的中国,虽然已经有广播等传播媒介,但是受限于民众无力购买收音机等经济因素以及战乱对广播传播带来的影响,民众了解外界主要还是依靠报刊,因此报刊、标语等方式的宣传力量在当时不可小觑。自从军运动发动以来,不少报刊就积极转载各项法令法规,刊登要员的训词与讲话,实时地跟进报道各地从军运动发展的情况,亦有不少相关的社评发表。各项法规、优待政策与极具煽动性的讲话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宣传作用,各地从军运动的盛况与社会地位人士的关注评论也为从军运动的推进增加了热度,从侧面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的机关报,对从军运动的宣传自然不遗余力,报道从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到各政府要员的讲话,以及从军运动推进的实况,无不包括在内,如1944年10月25日载《大学二十四校长倡导青年从军》,1944年10月10日《军委会政治部号召知识青年从军》等。
《大公报》也对从军运动给予了高度关注,相关报道有300余条,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一天9条的报道,从报道的内容当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大公报》对国民政府寄予了厚望。刊登的要员讲话以蒋介石的讲话与训词为最多,如《蒋主席对军训学生致训》①《蒋主席对军训学生致训》,《大公报》,1944年1月1日。等。其他要员的讲话,如12月17日全文转载教育部长陈立夫15日在中央广播电台的《教育界对于知识青年从军应负之责任》,认为教育界应该矫正从军是不光荣的错误观念,提倡从军,加强军事第一的认识。②《陈部长播讲对于知识青年从军教育界应负之责任》,《大公报》,1943年12月17日。7月10日刊登张治中的《青年的历史任务》,宣扬“优秀前进的青年生命如渗透军事组织,武装思想,武装行动,造成一股新生坚实的活力,必然地推动社会向前猛进一步”①《青年的历史任务》,《大公报》,1944年7月10日。。
《大公报》还刊载了不少社评文章,文章常常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鼓动情绪,使许多知识青年读之热血沸腾。如1944年9月20日的《勖知识青年从军》,1944年10月4日的《再勖知识青年从军》,1944年10月19日的《三勖知识青年从军》和1944年11月18日的《四勖知识青年从军》,分别从抗战的形势和兵役改革的需要等方面来鼓动学生从军,充当了有力的舆论工具。当然社评文章不全是鼓动性的,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如1944年11月27日的一篇社评《望从军青年自重》就针对运动过程中一部分从军青年在娱乐场所发生的事件,希望他们千万不要沾染“少数军人不良的习气”,“应该深深地感到负有改造与纠正的责任,而不能轻举妄动,为亲者所痛”。②《望从军青年自重》,《大公报》,1944年11月27日。
《大公报》在报道青年从军概况的同时,为了让民众能广泛地参与并准确地了解这一运动,也及时地转载了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的办法和法规,如《学生志愿服役办法》③《学生志愿服役办法》,《大公报》,1944年6月15日。《从军学生毕业优待办法》④《从军学生毕业优待办法》,《大公报》,1944年10月28日。等。由于此次青年从军运动发展的时候已经临近抗战的尾声,绝大部分从军的青年军既没有参与远征,也无缘参加国内的对日作战,因此很快就面临复原的问题,《大公报》对青年军的复员问题也进行了后续报道。
当时妇女从军运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有不少妇女期刊也对女性在从军运动中的表现有不少报道与评论以示支持,如《妇女共鸣》《妇女新运》等。
作为从军运动的主体,知识青年对从军运动的反应尤为重要,十万青年从军运动能得以达到预期,推向高潮,自然是来自知识青年的积极响应与参与,而有些知识青年在参与的同时也扮演了宣传者的角色。这一次波及全国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中,知识青年能够投笔从戎,响应号召,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莘莘学子怀着对日寇入侵大后方的无比愤慨,认为鬼子打来了,横竖书读不成了,不如干脆弃学从军杀敌,“眼见猖狂的日军,吞占了我国半壁江山,逼使无数同胞逃亡流浪……毕业歌声也是慷慨激昂:‘这是时候了,同学们,该我们走上前线。我们的血沸腾了,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同学各个摩拳擦掌,报国的机会终于来了”①邱七七:《不尽的回忆》,司徒福等:《抗战岁月》,“中央日报”出版部1985年版,第202页。。
蒋介石《告知识青年书》发表的第二天,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交通大学校长吴保丰、复旦大学校长章益、重庆大学校长张洪宪、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朝阳学院院长孙晓楼、乡村建设育才院院长晏阳初等24所大专院校的校长联名致电蒋介石,拥护其《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并表示要尽职尽责,指导青年踊跃应征,以雪国耻。②《大学二十四校长倡导青年从军》,《中央日报》,1944年10月25日。内迁宜宾李庄的同济大学就曾三次召开动员学生从军的大会,西南联大于1944年11月15日成立“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11月24日,西南联大召开第七届第三次校务会议,议题主要就是围绕如何实施劝征事项。
在联大常务委员会召集的群众动员会上,一些有名望的教授还鼓励学生踊跃参军。冯友兰说,学生至今免服兵役是因为以前的军事技术太原始,他们的才能用不上,现在一切都已改变,中国需要有知识的士兵操作美国的新式武器,学生的责任已很明确;闻一多也登台呼吁学生报国;冯友兰、潘光旦、陈友松还在报纸上发表了《从知识青年从军说起》《论知识青年从军》《从军去!》,从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形势需要、青年责任等角度,阐述了这次从军运动与建立新型军队的关系,强调了青年在此形势下应有的态度,经过动员全校形成了从军热潮。西南联大从军征集委员会以突击方式发动全校学生从军登记,“一日间之成绩,超过以前两周中登记人数之五倍”。郑华炽、陈雪屏教授自晨至晚,办理登记9小时,郑天挺教授“每隔半小时发出一张从军号外”,学生方面也临时张贴出从军板报,使这次从军运动形成热潮。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其独生子已经担任了美军译员,四个女儿中,除了长女出嫁,四女尚幼外,在联大读书的二女、三女都在这次从军运动中报了名,①《联大梅校委子女三人从军,从军女青年今日体检》,《扫荡报》,1945年2月23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西南联大一时传为佳话,也在学生响应从军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从军运动中,各方面的宣传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令法规也使得运动有法可依,不得不说是从军运动开展的坚实后盾,蒋介石作为最高领导人,对运动的重视亦起到了很大的号召作用,各项优待与奖励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吸引青年从军的条件之一;当时社会各界,尤其是报刊媒体的大量宣传与动员,在以报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为从军运动的扩大贡献了不少力量;各学校师生在从军运动的发展中,既担任着响应参与的角色,同时也有部分成为宣传力量。
总体来说抗战末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成功的,一部分有知识的青年加入军队,改变了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让社会各阶层重新认识军人、重新认识服役;知识青年的加入无疑给军队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不管是在民族意识、对抗外敌的信念,还是独立判断敌情与应战能力上都提高了军队素质。虽然大部分青年最终并没能如愿奔赴战场报国杀敌,但其对抗战的影响更大的则是在精神方面;在另一方面,该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兵役制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