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大葱也有大作为
——记山东省平度市杨家顶子蔬菜专业合作社

2018-01-23 10:13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6期
关键词:杨家种苗温室

■ 文 / 本刊记者 刘华彬

在山东省平度市,有这样一家合作社,就靠种植人们认为再平凡不过的大葱,实现了亩均收入7000多元,带动成员和周边村民稳定致富。“这些年来,我们只种大葱,一年年地下工夫,掌握生产流程,改善管理制度,推行机械化作业。如今,我们的大葱平均生产成本为0.2元/斤,比原先的0.35元/斤降低了近一半。成本降下来了,就有了市场竞争力和效益。”合作社理事长杨同林说。这个合作社就是杨家顶子蔬菜专业合作社。

走出口订单道路,合作社成员稳定受益

合作社位于平度市蓼兰镇杨家顶子村,其成立源于一项出口制度的触发。2004年,为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日本引入了“肯定列表制度”,制定了严苛的标准,这对中国输日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口企业建立自己严格控制的生产基地势在必行。于是,青岛市一家日本独资企业福生食品有限公司找到杨家顶子村,希望在当地建立大葱生产基地。杨同林从2000年起就担任该村支部书记,经与公司协商,决定于2004年成立基地,为该公司生产大葱,2007年注册成立杨家顶子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管理,入股土地每年保底支付成员700元/亩,逐年递增,如今达1000元/亩,年底再根据当年效益进行分红。成员与村民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工资为8元/小时—10元/小时,合作社长期用工达50多人。如今,合作社有成员192户,其中贫困户50户。

合作社严格按照福生公司制定的规程生产,种子、肥料、农药都由公司供应,公司长期派人在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管。“出口农产品管理非常精细,从种到收再到加工,都有相应的标准,采摘的时候落地了都不行,并且要求有专门的记录,比如运输车歪了都得记录。施用的农药、肥料,每批次都要化验,比如农药氯氰菊酯,虽然是同一种产品,但生产批次不一样,成分也会有差别,由此制定的上市间隔期也不同。水土一年要化验两次;打除草剂的时候空气有污染,该时段一律不收购产品;从收获取样开始,掉不下四五遍的检测。”谈起基地的管理,杨同林如数家珍。

合作社与公司签订收购协议,规定最低保护价为0.45元/斤,如果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就按照公司与农户各承担一半的原则来定价,比如市场价是1.05元/斤,高出保护价0.60元,则收购价定为0.75元/斤。大葱亩产量为1万斤至1.5万斤,即便市场形势不好,按照保护价算,一亩大葱仍能收入2000多元。2017年,大葱市场价格高,合作社大葱收购价近1元/斤,亩均收入达7000多元。合作社的土地,在种大葱前,还可以种一季白菜或马铃薯,这也会有一些收入。因此,成员入股土地除了保底收入外,每年都有每亩地达几千元的分红,收益可观且稳定。

致力全程机械化,降低成本解决管理难题

以前,合作社实行人工作业,遇到了不少管理难题。比如给大葱施药,按3元/桶—4元/桶支付劳务费,一些农民为了打得快,把喷雾器的喷头弄大了,走得又快,导致施药质量不好。还有插葱、收葱,实行计件制,但雇工出工不出力,一天干下来,收的葱还不够支付工钱。另外,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大葱移栽的最佳时间为 6月10日到7月1日,误了农时,葱的产量差别很大,但这期间是用工旺季,很难找到人。

“这几年在这上面真是遭了一些罪。”杨同林说,“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要想大面积种植,离了机械化不行。”从2016年开始,杨同林在机械化上狠下工夫,到各地学习先进的机械化管理经验,引进各种大葱机械,并根据当地实际进行改进。比如从日本引进的大葱移栽机,由于土质差异,在中国使用效果不好,合作社每年都进行改进,终于使技术成熟了。如今,国外大葱机械公司几乎都委托合作社试验示范,国内客商也都到合作社来实地考察。

如今,合作社大葱从育苗、开沟、移栽、施肥、打药到收获,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再也不用愁人工问题了。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采用全程机械化方式,可节省种苗、水、肥投入80%以上,节省人工费90%以上,亩均节约成本929元。以大葱移栽为例,人工插葱每米工费是0.35元—0.4元,一亩地要300元,插得也不均匀,还不算起苗、匀苗等工序;用机器起苗、匀苗、移栽,一亩地仅70元至80元机手费。另外,村里的劳动力从地里解放了出来,可以到工厂去打工。

建成高科技育苗温室,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关键的工作。2016年底,合作社整合扶贫、帮扶等资金,投资350万元建设了扶贫创业园智能育苗温室。温室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全部为钢架结构,配备全自动种苗播种机、种苗移栽机、水肥一体化灌溉等设施设备,年可繁育种苗2400万株,实现年利润100万元以上,创造年社会效益400万元以上。温室育苗,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保证了大葱的高出苗率,原来100亩大葱需要30亩苗子,现在种100亩大葱只需1.3亩苗子,且苗子质量好,粗细均匀,非常适合机器栽插。

笔者走进了一个育秧大棚,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育苗盘,嫩绿的葱苗在一个个小格子中茁壮成长。取出一棵葱苗,看见底部的基质中盘绕着满满的白生生的根。温室育的苗不只供应合作社基地,还面向社会,现在周边乡镇甚至胶州市、高密市都有客户,每个育苗区都竖有一块写有名称的牌子,标明是该客户的订单。目前共有育苗温室2个、育秧大棚19个,每个棚可以供给150亩地的种苗,一个温室可供给450亩地的种苗,一个育苗周期为两至三个月。

育苗温室引进了多项先进技术,实现了环境可测、温度可控、精准施肥。温室里的营养液施肥机,可以根据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探头精准智能地动态调整流速,还引进了世界顶尖技术的富氢水,能促进根系生长,栽的时候不用缓苗。据介绍,目前全国只有两家单位在使用这种温室营养液施肥机。在智能温室里,有一台丸粒加工机,看上去非常普通,杨同林理事长却颇为骄傲地向笔者讲起了它的故事:温室的大葱种子,在育苗时要进行包衣,也就是丸粒化处理,这样能节约1/3的种子,同时能增产10%左右。丸粒加工机的功能是将种子加工成丸粒,其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购买一台从日本进口的丸粒加工机需要花上百万元,加工的丸粒成本达4.5分/粒,一亩地光丸粒加工费就得200元。于是杨同林在国内找人仿造,机器造出来了,但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结果失败了,到日本去考察,日本人也不让看。后来,杨同林通过熟人辗转找到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终于突破了核心技术,对机器进行改造,经过7次试验,终于成功了。如今,合作社的丸粒加工机制造成本仅3万元/台,一亩地的丸粒加工成本就几十元钱。“后来日本人上我这儿来了,了解到情况后,他们觉得非常惊奇。”杨同林开心地说。

提供全托管服务,帮扶贫困户产业脱贫

合作社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先进的农业科技,以党支部为核心,积极参与扶贫,实行“五托一”帮扶模式,即市镇干部帮包、村“两委”干部帮包、村庄党员联户帮包、乡村致富能手帮包、合作社帮包,凝聚多方合力,为贫困户定制一对一的致富套餐。

据杨同林介绍,合作社为周边12个村庄的50户贫困户统一免费育苗、统一低价提供肥料农药等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管理、统一农机免费作业、统一以高于市场价0.1元/斤—0.3元/斤收购农产品。除此之外,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可以优先到合作社打工,又获得一份收益。目前,合作社己安排了周边村庄15名残疾人就业,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

为进一步发展合作社,实现“三产”融合,杨同林告诉记者,下一步将重点打造生态园、婚纱摄影基地、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绿色餐饮等旅游项目,吸纳更多贫困户入园就业,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杨家种苗温室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杨家铭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