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行政
盱眙矿产资源丰富,仅玄武岩和石灰岩储量就近200亿吨。盱眙采石由始而终,历时1300余年。现从《盱眙县志》《盱眙年鉴》及相关资料记载中撷取几个重要片段,以期模拟盱眙采石变迁轨迹。
唐、宋时期,筑城池、建庙宇、立祠堂、竖牌坊,尤其是建民房,皆为手工就地以铁锤、铁杵等工具开采石料。盱眙城区自古以来主要街道,均为石板铺成,现存部分老街还保留着一些十分光滑且中间印有车辙的石板路,为盱眙老城和盱眙采石历史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元、明、清时期,盱眙采石仍为手工作业,多为就地取材,零星开采,效率低下。1936~1938年,中国近代建筑业巨子陶桂林,承接淮河下游洪泽湖入口处的3座大型船闸和69孔活动大坝等工程,他的南京陶馥记营造厂建在盱城象山脚下,开采和经营石料。采用火药爆破,铁轨矿车运输,初具现代工业雏形,至此盱眙采石方能称之为产业。后因日军侵占盱眙县城,被迫撤销。
解放后,采石业在当时较长一段时间内是盱眙工业支柱产业。1953年初,受淮河治理委员会和江苏省水利厅的指示,盱眙成立了盱城采石厂,组织16个采石组,4200余人,在象山的玉皇阁等处进行石料开采,供应淮河水利工程建设。1956年,县里对16个采石组进行整编,成立地方国营盱眙县采石公司,当年生产石料6.59万吨,产值约16万元,日后产量不断增加,产品主要销往淮河下游多个大型船闸建设工地。
文革期间,盱眙采石虽然受到一定冲击,由于当时修建洪泽湖大堤实行军管制,所以石料开采供应能基本保证。1970年,淮河入江水道工程上马,需用大批建筑石料,国营盱眙县采石公司通过加大机械投入提高石料供应量。全县组织22个公社、镇、场,分别成立采石连开采石料,职工3000余人。矿区分别设在宝积山、斩龙涧、风坡岭、磨盘山、二山、三山和四山等处。1974年,设采矿指挥部,统一管理全县的石料开采、销售、技术指导和材料的供给工作,并配备3个运输船队,为各个采石连经销石料服务。1975年,全县生产石料73.65万吨,产值220余万元。
1978年淮河入江水道工程结束,石料产品仍然畅销。到1985年,采石企业35家,职工2928人,生产石料180万吨,产值588万元。主要产品有块石、二片、毛石、石子、石子灰等,均为建筑和水利工程必备材料。以后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1996年起,由于现有采石公司加大投入,新上生产线,山区乡镇又纷纷兴建采石企业,使得全县采石产量翻番增长。1999年开始有县外资本注入采石行业,2001年采石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923万吨。2004年,因发展旅游业需要,将县城至铁山寺风景区公路两侧采石区划为禁采带;将霍山至官滩、甘泉山,四山至磨盘山,庙山风景区,张山至破山口,铁山寺风景区,小云山7个等开山采石区,划为禁采区,面积110.72平方千米;拆除省道、淮河盱眙段可视范围内及城区石料加工设备202台套,关停禁采区内采石企业86家,当年全县石子产量大幅下降,只有360万吨。2007年,县委、县政府整合采石企业,形成了官滩镇、古桑乡、河桥镇、桂五镇、马坝镇5个重点采石矿区。2010年起,县里不再出让采石采矿权,当年还有采石企业19家,采石220.28万吨,产值4788.6万元。以后随着采矿权到期,盱眙采石企业逐年减少,产量逐年下降,到2015年底采石场全部关闭,盱眙采石业成为历史。
盱眙采石业虽然已经退出了历时舞台,但其在盱眙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盱眙工业的支柱,如1985年采石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23.2%。其次,是盱眙很多百姓重要就业门路和谋生手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石带动的就业在万人以上。
采石业的迅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引发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一系列问题。盱眙县经过调研,结合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县城建设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一方面对城区采石矿区进行改造利用,如风坡岭矿区改建成盱眙县第三中学、象山矿区改造成象山国家矿山公园等。另一方面规划采石企业向山区乡镇发展。同时,主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举办龙虾节,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逐渐降低采石业占比,并逐步减少继而停止采矿权出让,2015年全部到期关闭。县里及时编制《盱眙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明确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分区范围,科学、合理、有序开展矿山保护与治理工作。随着采石业等资源消耗型产业退出盱眙经济舞台,盱眙经济发展也走上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