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省赤壁市财政局组织相关涉农股室和乡镇财政所负责人赴江苏省宜兴市和浙江省的安吉、遂昌三地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此次学习取经,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找准了差距,增强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高点定位。宜兴以打造“全省最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面上规划和点上规划“两手抓”,将该市自然村规划定位为重点特色村、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梯度建设美丽村庄。安吉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全方位建设,规划上,将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充分体现到整体和专项规划中;建设上,突出规划龙头,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确保建设质量和品位;管理上,突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城市物业管理进农村,全面实施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经营上,促管理带建设转成果,推进农村资源与资本、产品与市场、环境与实力相对接。
坚持多方筹资。宜兴在整治阶段,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镇村推动村庄环境整治,进入长效管理阶段,市财政每年又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长效管理奖补,同时引导各镇村积极对上争取各类创建资金。通过鼓励社会力量捐资捐建、村企结对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有效解决资金需求。
坚持因村制宜。宜兴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了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等新农村建设类型,同时以培育“一村一文化”为着力点,发掘整理乡村优秀文化资源,目前已建成乡风文明特色村90个,全国文明镇村7个。安吉坚持将凸显乡村文化作为美丽乡村创建的生命力,注重对特色建筑的保护和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相继建成91个文化大礼堂、46家农村数字影院、1个中心馆和36个地域文化展示馆。
坚持以人为本。宜兴始终坚持“实处着手、普惠民生”,大力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公共设施等相关配套建设。许多镇村跳出整治搞整治,将农家乐、乡村旅游、现代生态农业有机融合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实现了龙头农家乐扩容增收、农户享受分红、村集体获得资产租赁收益的“三赢”局面。
坚持建管并举。宜兴按照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目标要求,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等“五位一体”建设,建成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同时积极尝试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将西渚、太华、官林等镇(街道)村庄生活垃圾清运和河道管护等项目服务外包。
完善政策体系。安吉在《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办法》基础上,相继编制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农村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指南》等地方标准,在制定和完善对村级考核、明确物业规范管理、指导农户分类投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指导、考核、奖惩”体系。
创新处理模式。安吉县探索实行“农村物业管理”新模式,农村物业公司对全县农村、公路、河道、集镇、村庄五大区域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统一养护。2016年,该县又创新开展“垃圾不落地”试点和“乡村卫士”APP监管平台、农村物业协会等工作。遂昌完善垃圾分类源头可溯机制,推行垃圾“身份证”制度,对农户垃圾桶进行“二维码编码”,并通过“垃圾超市”“积分换商品”“二维码扫描评分”系统以及“保洁员考核”“有机垃圾处理远程APP”管理系统等,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运维管理规范化和长效化。
加强监督考核。浙江省农办从2016年开始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对各市县考核,建立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分级督查考评制度,市对县实行季查,县对乡、乡对村实行月查,分别公布排名,全年成绩与垃圾分类减量资金补助挂钩、与联村干部及村主要领导奖金挂钩。
强化教育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橱窗、网络微信、移动宣传板等,全方位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垃圾处理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实践内容和市民学校、民工学校、老年大学、农村学院、环保志愿者组织等教育培训,引导全民树立垃圾分类和减量“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
科学编制县域规划。安吉科学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规划,提出各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值、技术路线图、项目书和时间表,对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维护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进行具体化,提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项目体系、资金筹措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因地制宜选择模式。对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庄进厂处理,充分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辐射效用,提高集中处理设施利用率;对不能进厂处理的村庄,就地自建集中型、区域型、联户型、单户型生态化污水治理设施,鼓励人口集聚和有条件区域建设有动力或微动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科学选择效率优先、经济实用、维护简便、循环利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厌氧、兼氧、好氧等技术工艺,因地制宜推广PEZ高效污水处理技术、日本净化槽技术等一批低成本、高效率、易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对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按工程设计、受益比率、隐蔽工程、项目主体、配套项目、长效管理等进行细化,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专业监理四级监管体系,出台工程招投标、管材供货、纳管接户、工程验收等21个管理办法,配备专业监理公司、总监、专业监理和村级旁站监理;专门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操作指南》等,提供通俗易懂的污水处理建设环保规范图供基层使用,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安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长效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长效维护实施主体及责任。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长效管理考核小组,制定相关的考核细则,对各乡镇工作进行考核督查。
通过考察学习后发现,这些先进地区的理念、经验和做法给笔者许多有益的启迪。启迪一:要把握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镇、村履行主体责任,引导群众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建,改造自家房屋,整治庄前屋后,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启迪二:要把握好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关系。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村庄整治要求嵌入村庄整治规划中,真正做到“一镇一品、一村一景”,杜绝“千村一面”现象。启迪三:要把握好财政奖补与资金整合的关系。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鼓励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和群众自有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启迪四:要把握好建设乡村与经营乡村的关系。启迪五:要把握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在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现代文明,建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启迪六:要把握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