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特征、类型与作用★

2018-01-23 07:06陈俊红孙素芬
农业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业态农业发展

◎陈 慈 陈俊红 龚 晶 孙素芬

望文生义,业态可拆分为“业”和“态”两个方面,即“业”及与“业”相联系的形“态”。业态一词最初起源于日本零售业领域。零售业是一个产业,而百货店、超市、折扣店和便利店等是零售业的实现形式,也就是零售业的“业态”。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涌现,业态概念开始由零售业延伸到旅游、地产、传媒等其他服务业,进而拓展到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为区别于传统的“零售业态”,而称之为“产业业态”,用于表征产业活动的存在形态和实现形式。

业态是产业发展层次和阶段的外化体现,产业业态的推陈出新、新业态的发展演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经济步入新常态,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期,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既是主动顺应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现阶段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双赢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新产业新业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新业态的概念与特征

(一)农业业态概念

近几年,农业业态、农业新业态等提法日渐增多,但国内对农业业态、农业新业态的概念及内涵尚未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本文通过梳理研究相对成熟的零售业态、旅游业态等概念,类比归纳出农业业态概念:农业业态是指农业产业组织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将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多元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不同农产品(服务)、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所呈现的形态。在这里,农业业态涵盖了农产品(服务)形态、农业经营形态和农业组织形态,是一个综合性描述。

对农业业态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业态类型多样。农业具有多功能性,除具有基本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外,还具有环境调节、宜居生态、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由于农业功能的多元性而产生的农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与不同的经营方式、组织方式耦合在一起,催生了类型多样的农业业态。

2.农业业态层级丰富。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适应城市居民休闲需求而提供休闲度假产品的一种大业态,在这一大业态下又细分出多个提供相同休闲度假服务,但又具有不同特点的小业态,如房车营地、乡村酒店等,以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需求。这种大业态下的多个小业态,体现了业态层级的丰富性。

3.农业业态的地域性和动态性。首先,受区域资源禀赋影响,农业业态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表现出地域差别特征。其次,农业业态会随着需求结构、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等相关因素的变化不断拓展其内涵和外延,表现为动态性。农业业态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从简单向复合推进,其发展历程就是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

(二)如何理解“新”

由于业态的动态发展,融入新的思路或转变新的内容,创造出一些不同于传统业态的新型产业形态,即新业态。“新”是一个相对概念,较难有一个标准的区别界定。在消费需求变化多端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农业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去满足甚至引导消费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的产品形态、组织形态、经营形态出现了一定的动态变化,当量变达到质变后,便形成了一个新的农业业态。据此,本文认为,农业新业态指的是相对于现阶段农业主体产业有新突破、新发展,或者超越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成长性,并能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比较稳定发展态势的产业形态。该定义体现三个重点:打破传统,不同以往,即“新”;具备相应的经济规模,即“业”;处于比较稳定的形态,即“态”。

(三)农业新业态的特征

1.成长性好。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标准划分,大部分农业新业态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具有较好的发展后劲和市场扩张能力,业态发展速度往往明显快于传统产业。

2.附加值高。农业新业态形成的主要依赖路径是通过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这使得农业新业态具有高度融合的特征,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强,附加值高。

3.引领性强。农业新业态通过创新的理念、革新的技术,产生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再造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产业引领性突出。

4.“三产化”特征突出。传统农业作为一产,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新业态通过非物质部门对农业的渗透,促进农业由单一的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由“一产”向“三产”转变。农业的“三产化”特征突出,服务化特征趋强。

二、农业新业态的类型

新业态种类繁多,有必要建立一个基础性的框架,厘清农业新业态的结构层次与类别划分,以利于农业新业态的后续研究。根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将现有农业新业态划分为5大类别。

(一)农业新业态的类别划分

1.农业与服务业融合衍生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服务型农业新业态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教育等多元需求为主,通过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教育、养生等服务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宽,与商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农业新型业态。现阶段服务型农业新业态主要包括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阳台农业等。

休闲农业作为适应城市居民休闲需求而出现一种新业态,其包含的产品类型多样。2016年,北京市旅游委在全国首次评定了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10大特色业态产品,包括房车营地、古村聚落、葡萄酒庄、乡村酒店等,这10大特色业态产品在水平及高度上超过了以往的农家乐。会展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高端产业形态,主要包括农业会议、展览、展销、节庆活动等,西瓜节、桃花音乐节、草莓大会等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发展势头强劲。创意农业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意、服务创意、环境创意和活动创意等4个方面,卓有成效的农业创意异彩纷呈,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位于北京延庆八达岭镇的发泄农场,服务对象定位于压力较大的白领阶层,通过让其肆意打砸玉米杆达到发泄愤怒和释放压力的目的,这种独具特色的服务创意使得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阳台农业在大中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在市场上不鲜看到矮化番茄、盆栽草莓等,展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新形态,正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2.高科技向农业渗透衍生出创新型农业新业态。技术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特别是重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集中表现为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技术创新落地产业化形成新产业或新业态。现阶段创新型农业新业态主要包括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大数据应用、生物农业等。

生物农业涵盖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和制剂等。根据相关规划,2015年,我国生物农业年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已成为提高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在农业生产领域开始示范应用和集成推广,推动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溯源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2015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比2013年增长2倍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3.组织方式变革衍生出社会化农业新业态。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要素的流动,社会组织方式变革催生了一批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包括农业众筹、订单农业、社区支持农业、农村养老服务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农产品私人定制等。

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助推了农业众筹的发展,目前国内已出现一些农业众筹平台,其发展值得期待。根据课题组对北京等大城市的调研,目前订单农业有些新的表现形式,一些非涉农企业纷纷与农产品基地建立订单合作模式,将农产品基地作为公司员工的休闲体验基地和农产品购买基地,为公司员工提供内部福利。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则是在社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通过引导农户实现“服务外包”,开展农机、农技、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新型服务业态,其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提供了出路。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产,吸引城区老人到农村养老,农村养老服务业已成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亮点。

4.基于子产业融合衍生的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农业内部的子产业之间或子产业内部细分的产业之间,通过生物链的有机联接,使各子产业发生融合,产生的不同于现有生产方式的农业新型业态。近年来,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绿色、循环、低碳等为特征的生态农业逐渐受到重视。如,上海市崇明区探索“稻虾鳖蟹共生”稻田立体混养生产模式,在合作社推广1000亩,每亩收益1.5万元左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现代技术集成应用衍生出综合型农业新业态。综合型农业新业态指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现代材料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在农业集成创新应用而出现的新型业态。工厂化农业是综合型农业新业态的代表性业态之一。其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呈现类工业化属性,摆脱了自然因素的制约,推动了农业高效集约生产。

(二)不同类别农业新业态特性对比

1.技术壁垒性。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和社会化农业新业态相对来说技术壁垒较低,很容易模仿,容易陷入恶性、同质化的低层次竞争;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对绿色生产技术的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性;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综合型农业新业态属于高度科技依存型业态,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壁垒性强的特点。

2.对农业的作用点。服务型农业新业态旨在服务市民需求,通过将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元服务功能拓展,拓宽农业发展面;创新型农业新业态强调技术创新,旨在新技术渗透,起到对农业产业的技术推动和产业引领作用;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强调组织方式的创新,以及新的要素价值的显现,增强城乡互动,提升农业发展活力;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推动了农业向生态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型农业新业态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高效型生产方式转变。

3.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各类别农业新业态发展现状,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将更加突出高端化、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未来将朝设计更精细、功能更多元、形态更高端方向发展。创新型农业新业态未来将朝技术创新引领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发展。社会化农业新业态未来将朝分工细化和专业化、城乡互动更紧密方向发展。内部融合型新业态未来将探索多种模式并存的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方式。综合型农业新业态将朝大规模化产业化应用方向发展。

三、农业新业态发展产生的作用

1.改变了社会大众对农业的传统认知,树立了农业公众新形象。通过产业功能拓展和产业形态创新,丰富多彩的农业新业态,提升了农业形象和效益。功能多元、形态高端的农业新业态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农业背朝天的印象。新业态告诉人们,农业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更是市民离不开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对休闲、体验、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精神需求。农业不单单是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投入,效益低下的传统农业,更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集成渗透,现代经营管理创新,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效型农业。各种创新理念推动农业新业态实现了快速增值,使得农业产业得到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农业新业态告诉我们,农业不再是弱产业,而是发展有奔头的幸福产业。

2.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业态发展相对成熟的休闲农业为例,从发展体量看,2015年,上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19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7%;成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175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7%;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40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1%。从发展速度看,以天津为例,“十二五”期间,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连续五年保持增幅25%以上,远高于当期农业9%的年增速。

3.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门路、新空间。农民收入的增加,来自于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以及财产性收入的提高等。从各地实践看,对农民增收表现突出的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业等新业态。北京市怀柔区田仙峪村,村委会组织将农民手中的闲置房屋统一流转到北京田仙峪休闲养老农宅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打造国奥乡居养老社区。目前,该村养老社区第一批已流转闲置房屋30处,为拥有这些院子的农民带来了近1700万元的收入。

4.催化了新的消费需求,带动形成居民消费新热点。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性消费成主流。农业新业态更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并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带动形成居民消费新热点。将互联网、云计算等应用于休闲农业而产生的农场托管和农场体验,催化了体验式消费和参与式消费需求的增长并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森林步道、康养公园的出现使得森林康养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阳台农业的出现使得阳台菜园逐步进入市民家庭,成为一种崭新的家庭消费时尚。

5.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农业农村,成为城市要素流动的新渠道。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进入农业农村领域,从事农业新业态,增强了新业态发展的要素支撑。根据北京市农委数据,北京每年有上百亿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而这些资本有85%投资于农业新型业态中。一批海归、城市青年下乡或乡村进城求学然后再回乡的高学历人士、经营工商业的成功者等出于对农业的深厚情怀,参与农业新业态发展。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正是这种资金、人才、理念的加入,为新业态注入了新的力量,推动了新业态向更高层次创新发展。阿卡农庄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掌门人获得美国管理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戴尔公司高管,并创办了云服务公司。其将IT企业的管理思路、创新模式应用于农庄管理,将云服务与农庄结合起来,打造了“云上”的农。在创新发展理念下,阿卡农庄的会员流失率只有5%,而其他农场的会员流失率高达70%。

[1]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

[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

[4]孔祥智,周振.发展第六产业的现实意义及其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研究,2015,1.

[5]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N].农民日报,2015年2月10日.

猜你喜欢
业态农业发展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