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海上丝绸之路遗产述略

2018-01-23 06:46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东莞

(东莞市博物馆,广东 东莞 523000)

1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

关于“丝绸之路”的定义,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名著《中国》一书中提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由中国连接河中(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印度,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之路即为“丝绸之路”[1]。自此之后,不断有学者对丝绸之路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丝绸之路”的内涵予以拓展。至今,学界一般认为,丝绸之路除了“沙漠之路”这条主干线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分支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便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支。

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它起始于秦汉,繁盛于唐宋元,衰落于明清,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中亚、波斯、欧洲、非洲和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大通道。除丝绸外,其主要的货物还有陶瓷、茶叶、香料、白银、珍宝等[2]。

2 东莞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类别

环珠江口地区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海水终年不冰封,生活在这里的古代先民勇于探索和开发,创造出极具开放性和开拓性的海洋文化。在自然和人文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环珠江口地区的海上交通活动开展的较早、较频繁[3]5,其中尤以广州地区最为突出。秦汉时期的番禺(广州)已是全国重要的都会之一,“珠玑、犀、玳瑁、果、布”等各种域外珍宝荟萃。唐宋元时期,在广州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明清时期,颁布海禁政策,海外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但广州的海外贸易几乎没有中断,甚至一度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3]6-24。

东莞毗邻广州、扼守珠江入海口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重要节点城市,在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促进商贸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东莞地区保存有数量较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史迹遗产,是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见证。按照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和时空内涵,这些史迹遗产可分为遗迹遗物、行业物产、水道码头、人物事迹、文化交流及神灵信仰6个类别。

2.1 遗迹遗物类

(1)玻璃耳珰。2001年10月,东莞柏洲边发掘一座东汉墓,砖室券顶,平面呈“十”字形,包括后室(棺室)、前室、左右耳室、甬道、墓道等,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玻璃耳珰等遗物[4]。耳珰是我国古代传统饰物,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墓葬中,至两汉尤为流行。柏洲边出土的玻璃耳珰,深蓝色,透明,呈亚腰圆柱体,一端稍粗,粗端内凹,中间有穿孔,材质尚不明确。相似形制的汉代玻璃耳珰在河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发现有不少于200件,它们的材质多为PbO-BaO-SiO2玻璃,这种玻璃体系为中国自创,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5]。岭南地区在肇庆松山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广州小北横枝岗汉墓、徐闻东汉墓群等地也发现百余件汉代玻璃器,材质以钾硅酸盐(K2O-SiO2)为主,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关于岭南钾硅酸盐玻璃器的来源,目前学界有2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湖南等地传入[6];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由岭南本地生产,甚至推测岭南地区生产的玻璃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通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7],笔者倾向于认为东莞柏洲边汉墓出土的玻璃耳珰与海外有一定联系。

(2)元代至正年间大铜钟。现藏于东莞市博物馆,重2 500 kg,高2.1 m,口径1.2 m,铸造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陈伯陶《东莞县志》记其“分四面正书,每面分十七行,行字数不等,多或二十七八字,少或十一二字。第一面:大元国广州路东莞县资福禅寺僧众,广募众缘,化到十方贤相宰官、善男信女、僧尼道俗净财金银铜鍮等宝,选于至正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铸造铜钟一口,永镇寺门……”[8]。大铜钟的铸造原料中有鍮石。《玉篇·金部》:“鍮,石似金也。”《格古要论》称“鍮石,自然铜之精也,真鍮生波斯国者,如黄金,烧之赤色不黑。”鍮石是一种色如黄金的铜质物,为舶来品,产自波斯和印度,主要通过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中国[9]。以鍮石为原料铸造的佛像主要出土于古西域及中国北方地区,岭南出现鍮质物实为罕见,考虑到地缘关系,由海上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3)明却金二碑。其一为《却金坊记》,莞人王希文撰文,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立碑,现存于东莞市博物馆。其二为《却金亭记》,广东监察御史莆田人姚虞撰文,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立于莞城北门外演武场南,即今莞城光明路教场街口北侧,原在却金亭内,今亭不存,碑仍在故处。这两块碑的碑文记载了一段中泰友好经商的史实,是研究明代中外商贸的实证[10]。

2.2 行业物产类

(1)草织业。明代已有莞人以采集水草织席为业。清代,莞草种植更加普及,织草席、编麦辫、织草帽、制绒伞,绝大部分销往海外[11]。陈伯陶《东莞县志》载莞草席“产东莞,用咸淡两种水草为原料,以麻为经,分各色花样编织制造,用手工用途铺床遮地均宜。每张长大约5尺(1尺≈33.33 cm),年售出口约500万张,以美国为最。此外商各埠均有行销”[12]。

(2)烟花爆竹业。东莞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已出现烟花爆竹的生产,到清代中叶,进入全盛时期。陈伯陶《东莞县志》记烟花爆竹“出邑城,大者名茶爆,次名江爆,小者以药线连缀名串爆,大小相同名同子爆。邑中工作凡万余人,制成销售四远及外洋,为工艺出产一大宗”[13]。

(3)莞香。莞香的种植,据称传入于唐朝,到元朝已颇成规模,明清为最盛,因其主要种植地在东莞而得名。明代以后,每年广东的贡品中几乎都有莞香。莞香不仅畅销国内,经过加工后,通过香港远销海外[14]58-60。

2.3 水道码头类

(1)屯门港。在唐代,东莞屯门(今香港新界一带)是珠江口的两个外港之一,设屯门镇,驻兵把守,凡进入珠江口的商船,多先在此集结,后到达广州进行贸易。至明代,屯门成为外商船舶进出珠江口的重要中转站,“各国夷船或湾泊新宁广海、望峒,或新会奇潭,香山浪白、蚝镜、十字门,或东莞鸡栖、屯门、虎头门等处海滨,湾泊不一”[15]。

(2)虎门口。(清)《粤海关志》云:“虎门挂号口:凡本港洋船进出口,每只收银三两零五分,福南、浙洋船进出照收。琼南往来装货船,每只收银二两,空船进出免收。如有免单批照,零星货物出口者,收银三钱。……贸易船进口,每只收银二钱。以上俱收纹银九扣九八平”[16]228-229。

(3)镇口口。(清)《粤海关志》载“镇口挂号口:凡北江杉木牌出口,每梢收银八钱。大者以八截为一梢,小者以十三截为一梢。如不及一梢之数者,仍照每梢之例,按截科算征收。……以上俱收纹银九扣九八平”[16]228-229。

(4)脉沥洲水。该水源自莞城北,经新涌汇于榕树角,再经云集街,过珊洲桥,绕印洲出东江南支流。脉沥洲与东江相通,一直是东莞城区与各乡镇、东莞与省内其他市县往来的重要河道。清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莞城不断向外拓展,脉沥洲水(今珊洲河)沿岸依托东莞水道的河运优势,在教场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密集的河岸商埠,有城外“十二坊”之称[14]65。

2.4 人物事迹类

(1)随郑和下西洋莞籍人员。据考证,随郑和下西洋莞籍人员共有4人。其一为钟左,东莞县人,年49岁,系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永乐十三年下西洋两次有功,升指挥佥事,永乐二十一年故;其二为李真,东莞县人,远年往福逻臣国奉敕招谕,永乐七年除授百户,十年西洋公干,十四年仍往西洋公干,十八年钦升锦衣卫营镇抚;其三为陈永华,东莞县人,永乐三年差旧港招谕金仲礼等,五年升副千户,六年拨锦衣卫镇抚司带俸,永乐十七年(1419年)西洋等处有功,永乐十八年四月升正千户,宣德二年故;其四为黄子成,东莞人,澉浦所百户,洪武十六年募隶镇南卫,海运殁,子本奴补,下西洋,升总旗,又征西洋,永乐七年(1449年)升百户[17]。

(2)引进番薯第一人——陈益。番薯原产于中南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东南亚,至16世纪传入我国。我国引入番薯,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据查,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引进番薯的时间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而据东莞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凤岗陈氏族谱》记载,虎门人陈益早在万历十年(1582年)即已引进番薯,早于陈振龙11年之久。因此,东莞人陈益当是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18]。

(3)旅日传学第一人——李用。陈伯陶《东莞县志》记:“李用字叔大,白马乡人,其先南雄人祖卓朝议大夫始居东莞……(宋)德祐二年,用使其婿熊飞起兵勤王,而身浮海至日本,以诗书教授日本人,多被其化,称曰:‘夫子’。年八十一卒,日本人以鼓吹一部送丧返里,至今莞人送丧鼓吹号‘过洋乐’,乐人皆倭衣倭帽以像之……”[19]8-9。

(4)安南王——莫登庸。陈伯陶《东莞县志》记:“莫登庸,先世系邑疍民,父流寓安南国海阳道宜阳县古斋社社长,名之曰萍,盖戏谓其为无定之人也。萍生登庸,父子以渔为业……嘉靖元年,登庸自称安南王……(嘉靖)九年春正月丁酉,登庸传位于方瀛,自称太上皇……清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叛,黎维喜复乘间攻取高平,于是安南通境复尽归黎氏。按:登庸为邑之蕉丽人,蕉丽水乡多以渔为业,故此称疍民”[19]16-18。

2.5 文化交流类

木鱼书是东莞民间最为流行的曲艺形式。民国时期,木鱼书的剧目不低于300本,其中最负盛名的有《花笺记》《二荷花史》[20]。郑振铎在其著作《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与戏曲》和《中国俗文学史》中均有关于东莞“木鱼歌”的记载,从中可见东莞木鱼书曾远渡重洋,影响西欧[21]。

2.6 神灵信仰类

(1)洪圣公信仰。广东各地流传的洪圣公信仰,是典型的沿海地带民间信仰。它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与南海神的敕封有关,南海神为古代敕封的四海神之一,主镇南海,在珠三角及广东沿海地区历史上都有南海神崇祀,并建有南海神庙(或称“南海王庙”)。还有观点认为珠三角地区的洪圣公信仰,当因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加封南海神为“洪圣广利王”,及皇祐五年(1053年)再加封南海神为“洪圣广利昭顺王”名号。东莞现存的洪圣公庙宇较多,资料可查者有4处,分别是燕窝洪圣宫、埔心洪圣宫、水边庙堂、麦屋洪圣古庙。

(2)天后信仰。天后又称天妃、灵惠妃,福建、台湾一带称妈祖,广东有些地方称娘妈等。其原初是福建莆田一带的民间信仰,南宋后期以来不断受到朝廷加封,随着福建人口的迁徙和泛海经商,逐渐流传至中国沿海东南亚等地,被奉为海神。明代天后信仰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其庙宫随着江河码头和市镇深入至沿江沿河地区,正所谓“有码头处有妈祖”。目前,东莞境内天后宫可查者有5处,分别是中堂鹤村天后宫、中堂吴家涌村天后宫、厚街河田天后宫、下汴天后古庙、石龙天妃庙。

3 结束语

海上丝绸之路展现了自秦汉以来持续两千年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东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其境内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迹遗产较多,包括遗迹遗物、行业物产、水道码头、人物事迹、文化交流以及神灵信仰类6个类别,具有起始年代早、延续时间长、类型丰富、保存较好等特点,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由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东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将继承千百年来形成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在促进沿线各国合作交流、繁荣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东莞
探秘东莞国药
英文摘要
博歌华特殊钢(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东莞
博歌华特殊钢(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28年老牌玩具厂,倒在疫情进行时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在东莞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东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