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是崇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国家统计局崇明调查队开展了关于崇明农业供给侧方面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崇明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积极推进,突出性矛盾亟待解决。
1.人口结构老龄化形势严峻
截至2016年末,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2.8万人,比2008年多了6万人,老龄化率已达34.0%;年轻人比例则越来越低,2016年18周岁以下人口仅5.4万人,比2008年减少了1.9万人。由于崇明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处于负增长的状态,2016年为-4.7‰,人均期望寿命达82.3岁,崇明区人口老龄化已是长期的必然趋势。随着崇明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2016年为41.2%,较2008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导致农业生产主要由老龄人承担,也必然需要外来农业从业者。
2.农业从业人员以老年人为主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崇明区农业从业人员中60周岁以上的比例为50.6%,50周岁以上的为78.8%。普通农户的务农人员老龄化明显高于规模户,普通农户务农人员中60周岁以上占50.9%,50周岁以上共占79.0%,而规模户中主要为35-60周岁的务农人员。
3.外来农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崇明外来农业从业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为1.45万人,占农业从业人员的11.7%。外来从业人员往往是职业农民,较多从事规模化生产。数据显示,2016年,普通农户中外来人员占比为1.7%,而规模户中外来人员的占比达51.9%。崇明区共有农业规模户1197户,其中外来人员621户,占51.9%。同时,外来农业从业人员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规模户均较为年轻,集中在35-50岁,占比分别为45.4%和 49.1%。
1.规模种植,新模式、新业态广泛应用
随着崇明区散户种植者劳动年龄增大,以及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土地流转金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粮食种植由散户集中到规模种植户手中,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据显示,2016年,崇明规模农业经营户为1197户,其中水稻规模户622户,农业经营单位近1300家。2016年,崇明土地流转率已达65.7%,水稻规模化种植率已达58.3%,均比2010年提高了1倍多,且近几年来呈加速发展态势。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得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培育了302个粮食家庭农场和5个博士农场,市、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74个,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4家。积极引导开心农场建设,2016年启动横沙乡、竖新镇东禾九谷和庙镇香朵3个开心农场项目,全区已达11个,同时还打造了一批农业旅游特色景点。
2.生态种养,减少农业污染
一是大力清退污染严重的农业生产活动。比如西瓜种植,近年来持续减少,2016年西瓜种植面积仅0.66万亩,比最高峰的3.48万亩减少约80%。二是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2016年,全区化肥施用量为8.13万吨,比2010年减少了25%;农药施用量961吨,比2010年减少了33%。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3吨,应用12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万亩次,缓释肥1250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33种共80多吨,应用40多万亩次。三是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秸秆机械化还田35万亩,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四是推进农村中小型不规范养猪场综合治理。整治农村不规范养猪场,共关停退养农村生猪散养户1500多户,全区中小型养猪场已减少至565家,减少了大量面源污染。
1.“减麦增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崇明一直实行水稻、二麦轮作制。随着生态林建设的持续推进,一些农业良田已经改种树木而常年种植水稻,二麦的面积已由40万亩左右减少到30万亩左右。2016年,崇明水稻种植面积30.48万亩,二麦种植面积12.39万亩,分别比最高年份(2009年)减少了21.6%和61.4%。显而易见,水稻作为主粮,减少面积和幅度都远小于二麦,二麦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2012年秋播时,为改善土壤肥力、缓解茬口矛盾等,崇明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减麦增绿”政策,当年二麦面积迅速减少一半,种植面积约12万亩,而绿肥面积则增加到25万亩。经过几年持续推进,至2016年秋冬播之季,崇明的二麦种植面积仅为2.78万亩,绿肥面积则近27万亩。
2.推进生态岛建设——“种树”
从崇明确定“生态立岛”的政策以来,崇明不断加大投入,进行生态林的建设。截至2016年末,崇明农林水事务投入已达36.7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0.6%,其中环保投入共6.28亿元,占3.5%。随着生态林建设加快,崇明森林覆盖率也逐年提高,达23.2%,较2008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
3.发展特色种养业
崇明自然环境优越、特色鲜明,特色农产品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和较大的进步。崇明的清水蟹、白山羊等远近闻名,西红花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全国的近八成。崇明沙乌头猪、崇明金瓜、崇明水仙等荣获农业部农产品地标保护产品登记证书。全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了布局区域化,形成了以中兴镇、向化镇为主的花菜生产基地,庙镇的西红花基地,港沿镇为主的芦笋基地,绿华镇、长兴镇为主的柑橘基地等,形成一批“叫得响、卖得好”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同时,组建生态农业公司和绿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会,农超对接、社区直销、电子商务等模式得到进一步拓展。2016年,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3.3万亩,占种植上市面积的33.0%,“三品一标”认证率占全市的1/3,绿色食品认证率占全市的1/2。2016年与2010年相比,全区园林水果产量达到13.6万吨,实现产值4.15亿元,增长了49.5%。其中,草莓生产1686吨,实现产值2884万元,增长了4.8倍;中草药实现产值1875万元,增长了近5倍;花卉实现产值3888万元,增长了5.8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空心化已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崇明作为上海传统的农业大区,也不例外。农村种地者近八成年龄超过50岁,“80后”“90后”年轻人离开农村后大多不愿返乡务农,多数年青人不愿也不会种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者出现了断层现象。崇明未来的农业发展需要职业农民,农业生产必须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但目前来看,崇明职业农民缺口较大。
如前所述,崇明的规模户中有一半是外来人员,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本地农业生产者缺失的矛盾,但一些外地种养户为了最大化追求经济利益,降低成本,往往用自己购买、带进的高浓度、高污染的化肥、农药等,如进行西瓜种植,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掠夺性的生产给土壤、水环境等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与生态种植理念背道而驰。
崇明岛由泥沙冲积而成,土壤比较肥沃,开发得较好,拥有高价值农业良田。随着生态岛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林的建设大量占用原有的良田,这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良田成本高昂,包括每亩近1000元的补贴,每年需要2—3亿元的财政补贴。生态经济发展缓慢,生态效益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即生态岛建设在没有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还需要大量补贴才能进行,仅仅依靠崇明财政远远不够,需要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生态建设。
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由于传统粮食生产所得甚微(特别是对于散户,对于规模户则由于规模效应和政策扶持补贴相对乐观),农民为了经济效益必然大量改种经济作物。但经济作物“种”不是问题,问题是“卖”,即销售问题。由于崇明的岛域特征,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其他郊区甚至临近省份高,因而普通农产品较难形成市场竞争力。例如,中兴镇素有“花菜之乡”的美誉,花菜种植面积近3万亩,由于市场变化较难以估计,市场风险大,农民是歉收也愁,丰收也愁。歉收愁产量,丰收则愁销售(相较而言,粮食种植由于有最低收购价的保护,相对好一些),花菜贵时每斤卖2—3元,销售不畅时仅卖0.3-0.4元,有时严重过剩时每斤卖几分钱都无人问津,给农户造成了较大损失。因而,崇明的农产品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崇明的农业品牌知名度,打造好产销对接平台,让农户的产品不仅能生产出来,关键要卖得出去,而这正是目前所最缺乏的。
“明天谁来种田?”答案必然是新型职业农民。未来我国的种田主体将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种植能手,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培育新型农民”,是恰逢其时的。因而,应该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培育,这是补齐农业供给侧补短板的根本。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的出路就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根本是要有一群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职业农民,没有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引导传统身份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将成为解决中国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供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注意农产品品牌创建,打造具有崇明特色的“生态品牌”,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注意农业结构调整,增强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注重品种的多样化,注重市场导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是应继续实行规模化生产。在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越发频繁的情况下,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正当其时,而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就是规模化的载体。应科学选择经营类型,按照“先培育,后认定,再扶持”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培育各种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二是实行生态生产的模式。继续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商品有机肥等使用面积,提倡绿色无公害,不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打造崇明的生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