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里的中国故事

2018-01-22 10:29王馥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关键词:美食

王馥

摘要: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美食背后更是寄予着国人的情感与精神追求。本文拟从故事美学入手,解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 故事美学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167-02

一、美食故事背后的心理学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饮食,饮食尤其是美食是一个全世界都会去关心的话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电视或视频的“视觉”媒介最容易被传播,易于被大众所接受。《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与美食有关的故事来激发观众对味道、对食物的记忆及迷恋,其实这种记忆和迷恋更是一种潜意识的情节。这种情节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与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结合,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民族特点相互作用,积淀于该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再经过外化的演变,固化为该民族自己的个性,即是民族性。

中国地大物博,而在此大地上孕育的中华民族在饮食文化上有共性,亦有个性。比如中国人都重视四季,重视根据四季变化来进补饮食,所以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第三集就名为《时节》,解说词中这样叙说:“春江水暖,刀鱼最鲜;夏天滋补,笋干炖鸡;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冬日最暖,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在这段表述中,就细致地展现了中国人对于时间、美食的独特感悟和智慧,而这种智慧早已成为民族共识,深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了。

《舌尖上的中国》最终给观众呈现出的人和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些故事没有道德典型,没有假大空的说教,全是来自社会基层的平凡人,让观众有亲切感,仿佛就在看身边人的故事,容易有代入感,这正是该纪录片能受观众好评的心理学原理。

二、美食小故事里探讨家国大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宣传文案:“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一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于是在纪录片里,选取的主角大多是中国各地最常见的劳动人民。他们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简朴、诚实务实,在和自然界相处的过程里,怀着感恩与敬畏之心摘取食材,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他们靠自身努力过着自足的生活。在广西平乐,老李夫妻俩在月亮山下拔芋头,远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回来了没,于是一家人做年夜饭,贴对联,吃年饭,放烟花,过新年。而平乐人过年,少不了平乐松皮扣与十八酿。影片中,老李主要是做扣肉,而阿姨则带着媳妇女儿们做酿菜,影片通过精湛细腻的拍摄手法,把松皮扣、酿菜等的制作过程一一展示出来。黄土高原的窑洞中,黄老伯和老伴正在亲手制作当地美食黄馍馍,上碾、揉面、发酵,这过程要花三天的时间,两老口多年来就靠卖黄馍馍养育了一双儿女,如今儿女都在城里打拼,可老夫妻俩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住在窑洞里,过着不富足但踏实的日子。

这一个个故事里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在流畅的叙事中呈现出主人公们的积极生活态度。他们身上的勤劳质朴、他们对故土的眷恋、对琐碎生活的热爱,借助这些小故事感染着观众,通过对中国式家庭和家庭观念的展现,获得了观众心理深处的共鸣。

除了微观“小”故事的切入,《舌尖上的中国》还给中国的地标品牌做了非常直观的呈现。据统计,纪录片对兴化垛田产龙香芋作了长达6分多钟的介绍,正片播出后,当地政府借此央视效应对该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并出台有关政策及措施加快龙香芋规模化走进市场。而纪录片中推荐过的徽州美食休宁“五城米酒”,则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包括了休宁县海阳镇、溪口镇等21个乡镇,该米酒的制作技艺亦入选为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霞浦紫菜”在《舌尖上的中国》也有4分钟的精美画面播出,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受此影响,霞浦县的紫菜加工企业迅速增加。诸如此类的例子在纪录片中比比皆是,促进了国人及世界各地其他观众对我国地理标志的关注和传播,这对中国地理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都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留并传承着自己的民俗文化,与其他领域的文化共同组成了广博精神的中华文明。《舌尖上的中国》也通过美食故事表现着丰富的人文习俗及特有的人文关怀。从海南捕鱼临行前的妈祖庙祈福,到青藏高原的望果节仪式,再到顺德均安镇的重阳节前后戴茱萸、吃村宴,从祭祀活动到庆祝活动,在看似“分散”的故事中,实则成功地把中华民族的过去与现在、文化与传承等宏大的命题感性呈现了。人物、地理、文化等元素在美食中结合起来,建构出一个有感情、有自信、有气度的国家大情怀。

三、美食故事的艺术呈现

故事要精彩,除了选题、素材有动人之处,也还需有艺术精良的制作。从艺术的角度看,纪录片是电影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审美性的特点。纪录片的美学质量决定着纪录片的质量,其最高境界和使命就是审美。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近年来纪录片史上一部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讓纪录片中的信息和表达方式都富有中国元素的美。片中丰富的中国元素不仅展示在视觉、听觉层面,还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表现到极致,是一部用美食精心烹制的文化盛宴。在片中,有江南的温柔,有徽州的朦胧,有灵动之美,有水墨似的静谧美,这些画面在色彩、意象的选择上都凸显出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精髓。

除了画面好看,纪录片还很好“听”。片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乐器之声、之曲,不仅很好地配合了画面的叙事,还可在适当的时候烘托主题、渲染情怀。变化的故事情节中融入了不同的背景音乐来推动叙事前行,也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比如在表现藏族人民的生活场景时,穿插的是激昂雄浑的藏族乐曲;在介绍贵州侗族制作传统米粉时,响起的是该族姑娘动听的歌声;在展示兰州拉面制作过程时,则是配的伊斯兰教传统乐曲。

在叙事方法、叙事节奏上,《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经典纪录片的代表,张弛有度、突出情感,穿插、铺垫、设置悬念等手法自如切换,将人和美食的故事娓娓道来,不断抓住观众的兴趣所在。每集40-50分钟的时间里,交叉剪辑多个小故事,运用矛盾、悬念、细节等方法,打破事件自然发生的时间顺序,每集围绕一个主题,跨越时空让多个故事集中合并。比如第一季里就“转化的灵感”这一主题,突出食物之间的转化,选取几个家庭制作腐乳、黄酒、泡菜、豆豉等美食的故事。这几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制作食品过程中都需要把握机会、克服困难、经受失败与挫折,让人明白到美食得来不易的道理。

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中诗意化的解说词,单独看每一集的解说词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充满美感的诗篇或散文,处处散发出醇厚的文学气息。文字中蕴含着中国古典的含蓄、意境。比如“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麽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这一段段优美雅致的解说词既有叙事之功能,又有抒情之意味,给观众带来可供回味的韵律。

四、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从内容还是呈现方式及传播心理上来看,都是一部较为成功的纪录片。它家国同构的独特视角,于小见大的故事化叙事都成为同类题材的范本。不过该片在对“记录”二字的理解上,在对故事演绎的“尺寸”上,在对“美食”与“故事”二者的取舍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瑕不掩瑜,希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更美好的美食故事。

参考文献:

[1]凌丹丹.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J].传播力研究,2018,(16).

[2]《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解说词.

[3]李叶青.《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J].视听,2017,(03):72-73.

[4]万颖.《舌尖上的中国》对地理标志品牌传播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104.

[5]马筱薇,张建平.“舌尖上”的文化传播[J].电影评介,2013,(03):87-89.

猜你喜欢
美食
美食
用美食说情话
行走的INS美食地图
美食
秀美食
美食搞怪总动员
美食都被玩坏了
亲手用美食告白一场
美食六姐妹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