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昕 郝志宇
摘要:本文基于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流变、传承及其当代转换——山西鼓乐舞之人文精神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展开对山西鼓乐舞的种类、分类以及地区分布的考察,力求将山西鼓乐舞作为考察的“核心物”,置于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中,同时关照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影响,对所有影响其生成、发展的因素进行汇集、整理,为分析山西鼓乐舞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做前期准备工作。
关键词:山西鼓乐舞 山西锣鼓艺术 山西锣鼓艺术大赛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90-03
山西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山西的文明在生成、演变和走向等方面,始终保持着其显著的特性和独立的性格。从某种程度上,山西鼓乐舞的形成反应了这一区域在一段历史时期中的社会变化及人文气质,每一种鼓乐舞的形成都与这一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劳动生活及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不同鼓乐舞的形成、发展、演变既是对现存艺术形式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各个历史时期该地区人民社会生活及文化生活发展记录的佐证。
一、山西鼓乐舞种类统计
目前有据可考并且依然有生命力的山西鼓乐舞不到二十种。从有关山西鼓乐舞的资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记录的鼓乐舞有19种,前言介绍中按照锣鼓的打法、道具以及表演形式分类,山西锣鼓类舞蹈大致有:“背花锣”“穿箱锣鼓”“瞪眼家伙”“花鼓”“花敲鼓”“会鼓”“梅花鼓”“跑锣”“扇鼓”“威风锣鼓”“迓鼓”“牙锣鼓”“腰鼓”“音锣鼓”“转身鼓”,但书中只具体介绍了12种鼓乐舞,分别是:“瞪眼家伙”“花敲鼓”“沁水花鼓”“任庄扇鼓”“万荣花鼓”“威风锣鼓”“文迓鼓”“武迓鼓”“喜乐”“翼城花鼓”“音锣鼓”“转身鼓”。①未被提及的鼓乐舞,也许其本身在形式上和其他某种鼓乐舞形式较为相似,或是由于表演次数较少,没有形成较为丰富的形式内容,而被定义为不具备艺术价值或是其他留存价值,因此当时在《集成》(简称“集成”)编纂过程中没有收录,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民间舞既作为一种活态遗存,那么它的一时、一地、一风俗、一人群都能表现出大为不同的内涵与侧面,因此我们在研究分析它的人文内涵时,不能再按照单个个体的线性发展来看待。在同一时期与其他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联系、哪些联系以及联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全面的反映出这个民间舞蹈在特定时期的风貌,研究者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广泛、深入的了解。因此,笔者秉承对学术研究更为严谨的态度,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走访对山西鼓乐舞文化进行了再一次深度挖掘。
二、山西鼓乐舞与山西锣鼓艺术的分类
鼓乐舞是山西锣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為能够全面探究山西鼓乐舞的全貌,从山西总体的锣鼓艺术形式进行考察,应将鼓乐舞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维的综合考察。
山西锣鼓艺术家协会是一个集合山西省锣鼓爱好者、艺术工作者,为弘扬发展山西锣鼓艺术而自发成立的民间协会组织。该协会于1988年成立,创办人韩起祥秉承一颗对锣鼓的痴心,风风雨雨四十载,为山西锣鼓乐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实地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了许多真正流传在民间的锣鼓乐和鼓乐舞。之所以这样分类,从老艺人的口中我们得知,锣鼓表演分为“清锣鼓”“伴乐锣鼓”“伴舞锣鼓”。回想研究的初衷,探讨其人文内涵我们研究的范围不应该只局限于鼓乐舞这一种形式上。因此,通过多方调查对比,笔者发现山西民间锣鼓主要可归纳为“清锣鼓”“社火锣鼓”“舞蹈锣鼓”“混锣鼓”四种类型。“清锣鼓”就是单纯用鼓和铜响器演奏的锣鼓,它不与丝竹管弦乐器配合,其表演形式是以大件打击乐器组成,规模宏大、情绪激烈、乐曲豪放、粗犷、激越,例如:“太原锣鼓”“威风锣鼓”“岳村呱子”“云胜锣鼓”“花鼓”等均属清锣鼓。“社火锣鼓”是为民间社火活动伴奏的一种锣鼓,与“清锣鼓”区别之一是保留传统表演形式,受社火表演内容的制约,规模小,如“秧歌”“高跷”“舞龙”“旱船”“背棍”等。“舞蹈锣鼓”是边舞边鼓的一种锣鼓,表演性强,击鼓的同时伴有动作。如“腰鼓”“扇鼓”“花鼓”“转身鼓”等。“混锣鼓”也称吹打乐,流传较早,主要分:“粗吹锣鼓”和“细吹细打”两种,表演雄壮热烈、轻快明朗、吹打相依、引人入胜。“混锣鼓”包括佛、道两教的庙堂锣鼓乐。与民间锣鼓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长治地区的“八音会”、忻州地区的“大得胜”、五台山的庙堂音乐都属于此类锣鼓。②除此之外,进入新世纪以来,民间歌舞生存方式的转变,舞台艺术品的出现也影响着锣鼓艺术的走向。
山西鼓乐舞,即是上文所说的山西锣鼓艺术中的“伴舞锣鼓”。最初开始在民间流行的最主要的表演形式有:花鼓、扇鼓、迓鼓等。例如,翼城花鼓、万荣花鼓、曲沃口衔鼓舞(也称沁水花鼓或曲沃老花鼓)是山西花鼓艺术中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表演形式。表演时身戴多个花鼓,敲响所有花鼓鼓面的同时配有高超技艺的舞姿动作,注重表现花鼓艺人的打鼓技艺。任庄扇鼓、朔州扇鼓、雁北喜乐是山西扇鼓艺术的典型表现形式,鼓的样子顾名思义像扇子一样,一手持鼓,一手持鞭,在祀神仪式中表演,角色涵盖了儒、道、释三教的神仙、圣人、贤者,因此可以说它一方面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伦理内涵,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我国民间宗教意识的发展、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以及宗教艺术的源流。迓鼓主要包括:阳泉文迓鼓、平定武迓鼓、昔阳迓鼓,文武之分主要在于文迓鼓表演时以歌舞说唱为主,武迓鼓表演角色为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除了花鼓、扇鼓、迓鼓之外,山西鼓乐舞还有长治瞪眼家伙、运城五鬼闹判、襄汾转身鼓、新绛花敲鼓、和顺音锣鼓等。
三、山西鼓乐舞与山西锣鼓艺术的地区分布
山西民间锣鼓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太原、晋中、运城、临汾、大同、忻州、长治七大地区。太原地区包括太原市和太原近郊等,主要民间锣鼓有:“太原锣鼓”“腰鼓”“社鼓”“太原威风鼓”等。晋中地区包括榆次市、太谷、文水、孝义、汾阳、离石、昔阳、平定、阳泉等,主要民间锣鼓有:“狗相咬”“鸡吵会”“牛斗虎”“平定迓鼓”“社鼓”“岳村呱子”“花鼓”“马西铙”等。晋南地区包括运城、万荣、临猗、绛县、翼城、闻喜、稷山、垣曲、芮城、永济、夏县等,主要民间锣鼓有:“鼓车锣鼓”“转身鼓”“花鼓”“背花锣鼓”。临汾地区包括洪洞、霍州、汾西、襄汾等,主要民间锣鼓是:“威风锣鼓”“花鼓”。大同地区包括宁武、朔县等地,主要民间锣鼓有:“云胜锣鼓”“浑源扇鼓”“朔州单鼓”等。忻州地区包括五台、定襄、原平等,主要锣鼓是吹打乐“十二牌子鼓”“大得胜”“大小安鼓”等。长治地区包括晋城、武乡、高平、壶关等地,主要民间锣鼓有:“泽州锣鼓”“斤秤锣鼓”“对鼓”“腰鼓”“大小十番”“十样景”“花腔鼓”等。③
山西地区由南向北分为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地区。晋南临汾、运城地区的鼓乐舞以花鼓为主,包括:翼城花鼓、万荣花鼓、新绛花敲鼓、襄汾转身鼓、临汾穿箱锣鼓、运城背花锣、襄汾车鼓(也称马拉鼓车)、临汾阴阳鼓、临汾任庄扇鼓、稷山高台花鼓;晋东南晋城、长治地區的鼓乐舞主要为瞪眼家伙、沁水花鼓;晋中地区的鼓乐舞主要为和顺音锣鼓、昔阳迓鼓;晋北地区的鼓乐舞主要为喜乐;另外还有山西中北部地区的阳泉文迓鼓、平定武迓鼓。在搜集、整理山西鼓乐舞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民俗活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原本是“清锣鼓”或者“伴乐锣鼓”的锣鼓艺术,通过不同场合下的与他文化或姊妹艺术的交流、融合、借鉴,也通过从观赏者、创作者和体验者的角度进行的改良,其艺术形式不断的发生改变。例如,运城背冰锣鼓在受到城市化审美心态的影响后改为背花锣鼓。晋城泽州锣鼓原本是“清锣鼓”的表演形式,后又加入了“打醉鼓”的表演,并在山西省首届锣鼓艺术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绛州鼓乐也属于“清锣鼓”,表演时气势磅礴、虎虎生风。在进入到舞台艺术品的时候,加入了很多戏曲、舞蹈的元素。在2010年由山西省委宣传部投资排演的中国首部鼓乐剧《杨门女将》成为了山西鼓乐文化的经典之作。这些保留的或是已改变了的艺术形式反映着一个时期、山西区域的民俗文化在跟随时代脚步的发展节奏,尽可能对其全貌进行捕捉,但仍有因为视野有限而失去关于民间舞蹈社会文化历史研究的可能,并没有展开对一些现象的探讨。
四、山西鼓乐舞与山西锣鼓艺术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锣鼓艺术不断发展,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在山西省群文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组织下,首先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掀起了一股锣鼓艺术热潮。1984年太原市工会在南宫举办的“太原锣鼓大赛”,是以表演“太原锣鼓”为主题,传承山西锣鼓艺术为思想先导的锣鼓盛会。参赛的队伍都是各个机关、企业的职工团体。49支队伍,200多辆彩车,2000多名队员参赛,不仅是山西省内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锣鼓大赛,同时在全国的民间艺术活动中成为了一个时期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焦点。此后1988年,山西省锣鼓艺术家协会成立,1989年举办了“山西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在此次大赛中以“太原锣鼓”表演艺术为主,通过进一步搜集整理,规范了太原锣鼓曲谱,吸引了全省各地的民间锣鼓艺术团队前来表演。其中包括“清锣鼓”表演:晋南的临汾威风锣鼓、绛州鼓乐,太原地区的太原锣鼓、晋北大同地区的云胜锣鼓等。“社火锣鼓”表演:徐沟背棍、徐沟铁棍、二鬼摔跤等。参与的舞蹈锣鼓有:长治的瞪眼家伙、文水的岳村呱子、临汾和运城地区的穿箱锣鼓、五鬼闹判、运城的背冰锣鼓、襄汾的车鼓、阳泉迓鼓、晋城泽州锣鼓等。另外还有许多伴乐锣鼓表演:关帝锣鼓、关公锣鼓、绛州鼓乐等。④
1991年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西国际锣鼓节”。当时正值山西省对外友好周。陕西、内蒙、甘肃、贵州、江苏等五省、区民间艺术团应邀出席艺术节,节会期间活动节目繁多,花样纷呈,注重选择民间群众参与性强的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次全国民间艺术盛会的举办,对于山西民间艺术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为山西锣鼓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随着国家话语、时代潮流的发展,山西锣鼓艺术逐步由民俗活动转变为舞台艺术品,在这之中它一边在不断延续当地传统的发展,一边也在吸收借鉴着其他文化的艺术形式。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层面来看,山西不同地区锣鼓艺术的发展表现出的,既是与姊妹艺术形式、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观念上的“和而不同”,而又在实践中整体会通、互相渗透、互相吸收。此后的几年时间山西锣鼓艺术家协会又陆续举办了一共五届“山西省民间锣鼓大赛”,大力推动了山西锣鼓艺术的发展。观察每一种鼓乐舞的表现形态、社会构成和转变,使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沉淀、当代人所赋予的审美,同时也有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各种问题,它透视着一个时代人们的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贯彻,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跃进,城市对于农村社会的影响。
当民俗活动逐步的开始由乡村走向首都舞台、外省赛场的各种空间和事件中,由民间活动、祭祀仪典发展为舞台艺术品的过程中,其表现形态、社会构成的传承和转变,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沉淀、当代人所赋予的审美,并且在参与国家话语、时代潮流的进程中,带给我们也有对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现状的思考,以及艺术传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贯彻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大跃进、城市化过程对乡土社会的影响的写照。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不应当只关注山西鼓乐舞的内部历史文化、局限于单个艺术形态的线性发展,而是应当以探讨山西鼓乐舞的人文精神内涵为大前提,同时关注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即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转变;教学形态、舞台艺术品的引领等,从而结合山西区域文化特点考察山西鼓乐舞。
注释:
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间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上)》,北京:中国ISBN 中心,1993年版。
②采访韩起祥老艺人第一次记录,2018年8月,记录人郑昕。
③采访韩起祥老艺人第二次记录,2018年8月,记录人郑昕。
④采访韩起祥老艺人第三次记录,2018年8月,记录人郑昕。
参考文献:
[1]常峰,张林雨.太原锣鼓[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顾小英,田彩凤.山西民间舞蹈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3]卫艳蕾.鼓之舞之——山西晋南鼓舞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4]刘乃天.山西民间鼓乐舞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年.
[5]韩起祥.山西锣鼓20年[J].黄河之声,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