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红
“没刹车了!怎么办?”
满载香蕉、重达49吨的六轴拖挂式货车拒绝服从司机张建朝的操控。虽然司机连踩数次刹车,但车不但没停,反而越冲越快,速度表从40公里/小时迅速指向80公里/小时,货车驾驶室里的两个人惊恐万分。眼见车窗外突然闪过一块写有“前方2公里第三条自救匝道”的指示牌,握着方向盘的张建朝决定全力自救。
刹车失灵的大货车疯狂地冲进57米长的匝道,迎头撞向匝道尽头那堵单薄的挡墙。墙的另一面,就是哀牢山脉无数险峻陡坡、悬崖中的一处,随时准备吞下这辆失控货车……
所幸,悬崖与挡墙之间,还有一道网。
生还
“非常感谢云南交警想出了网兜这个办法,它救了我岳父的命。”
当司机张建朝和副司机付晓新睁开眼睛时,看到的景象令人惊骇。两个人已经从撞碎的前挡风玻璃处甩出车外,身下的一个网兜接住了他们;而货车车头悬吊在半空中,好像马上就要坠落下来。
几乎被吓晕了的两人迅速反应过来,伸手试图去解开捆扎住兜底的工程绳。但他们的手一直在发抖,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正当他们颤抖着继续尝试时,上面传来了声音一一交警来了。
闻讯赶来的,是玉溪高速交警大队大风垭口中队中队长胡锦文和队员们。他们迅速将两名受伤的司机转移到公路上,从元江县赶来的120急救车将二人送往元江县人民医院。
这是2018年7月26日上午,地点是元磨高速公路玉溪一普洱分界处大风垭口往元江方向10公里处的一个下坡路段。因为匝道尽头那个长9米、宽6米,用工程尼龙绳编织的巨型网兜,被卷入这起货车失控事故中的两名河北籍司机奇迹般地生还。在元江县人民医院住了4天后,他们的家人赶来,护送他们转院回石家庄。
8月中旬,在河北老家疗养的张建朝身体依然虚弱,难以说话,只得靠女婿代为介绍伤情。张建朝的女婿说,岳父身体多处受伤,颈椎第2节到7节,第7和第8肋骨受伤,右小腿骨折,刚刚做完手术。“他的精神受了很大刺激,睡不安稳,说梦话,对于那天在坡道上遭遇的危险更是不愿多提。他跑过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的盘山道,以前没跑过云南的山路,这次在云南差点丢了性命。非常感谢云南交警想出了网兜这个办法,它救了我岳父的命。”
经过众多新闻媒体的报道,那个救了两位司机性命的巨型网兜一时爆红网络,被称为“网红网兜”。但是,人们不知道,这个网兜早在2015年3月就已安装,3年时间里,这个“网红网兜”直接、间接地把5名司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人们也不知道,最先提出在这里装设网兜的几位玉溪交警曾经被人讥笑、奚落:“你们这个网兜,能兜住大货车车头?”
“我们只是想把人兜住。”那时,面对疑问,交警们的解释带着些微尴尬。
事故
“我们三个人靠那点微弱的电筒光,又找到两具尸体。那是我第一次出警啊……”
胡锦文,怒江州兰坪县人。他在兰坪出生、长大,警校毕业后,于2005年2月進入元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彼时,元磨高速刚刚开通3个月,长达27公里的大风垭口长下坡已经多次发生交通事故。进入警队不久,他便来到这个27公里的长下坡路段值守,直到今天。从一名普通民警到中队长,14年时间里,他从未离开过大风垭口。
对于交警来说,处理交通事故是工作的日常。但这种日常掺杂的都是人间悲剧,看多了,硬汉也会唏嘘不已。这个27公里的长下坡路段因为事故频发,仅直接致死的就有100多人,被称为“死亡之坡”。直到今天,胡锦文仍然记得第一次出警大风垭口的情形一一
“时间是2005年明的一天晚上,大概9点多。中队接到报警,说有一辆货车翻到悬崖底下去了。我们三个民警开车迅速赶到出事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后来请昆东管理处建自救匝道的地方。我那个时候刚毕业,人很瘦,身手矫健,打着地摊上卖的那种手电筒,拉着树枝和藤蔓,往南溪河河边下去。出事的货车装的是西瓜,撞烂的西瓜和黑泥巴沾得我一身都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可以站人的地方,同事突然问我:‘你脚下有块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我扒开篷布和纸箱一看,是一具尸体!那个场面,吓得我灵魂出窍。”
“后来,我们三个人靠那点微弱的电筒光,翻遍了破碎的纸箱,直到第二天凌晨的四五点钟,又找到两具尸体。那是我第一次出警啊,遇上这么惨烈的车祸。之后几个月一想起来,心里都在打抖。”
大风垭口长下坡的车祸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有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大货车出事。事故见多了,胡锦文甚至总结出一套规律:“2005年前后,挂云F牌照的货车从西双版纳拉铁矿石上来,运去峨山、玉溪、昆明的钢铁厂。货车下午五六点钟从景洪出发,300公里路程,到大风垭口的时间差不多是晚上11点。当时货车几乎都严重超载,每天有五六百辆拉矿石的车通过大风垭口,每天晚上都有大货车失控。”
2007年3月的一次,胡锦文曾连续32个小时没有合眼,一连处理了4起大货车交通事故。“每处理完一起车祸,道路放行后,我们还没回到坡上的临时驻地,又接到出事的报警。那一次,接到的4个伤员全部都是重伤以上。为了赶紧送他们去医院,我们叫120急救车从对向车道来接,我们抬着伤员翻过路中间的隔离墩,急救车接到伤员,送去17公里以外的墨江县医院抢救。”
大风垭口路段事故频发,引起交警部门的高度关注。当年,玉溪市交警支队专门成立了玉溪高速公路交巡警支队,负责管理玉元高速、元磨高速玉溪段153公里长的道路。
2010年,玉溪高速交警向云南公投昆东管理处申请,新建了2条自救匝道。事故虽然减少,但没能杜绝,伤亡数字还在上升。到了2012年,在这个长下坡路段发生事故导致直接死亡(不含重伤以及被送往医院后死亡)的驾驶员已经超过了100.人。据交警统计,这一起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中伤亡的云南籍驾驶员不多,九成以上都是驾车拉运西瓜、香蕉、胶包、茶叶的外省驾驶员。大风垭口“死亡之坡”的恶名在全国货车驾驶员中传开,公安部、云南省政府把这个路段列为“挂名督办”,严控交通事故。
救命
“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挡墙前方再挂一个网兜,接住掉出来的驾驶员呢?”
值守在27公里长下坡的胡锦文,每天都在为减少“死亡之坡”死亡人数而殚精竭虑。交警们为此想过不少办法,早在2006年,交警就在大风垭口坡头设了值勤点,要求外省大货车必须停车登记,民警和协管员讲解前方路况,要求司机到前方的两个加水点加满水,并给每辆车发一个红色的“福”字,粘贴在挡风玻璃上。算了算,截至今年8月,玉溪交警在12年里已经发出去了160万张“福”字。胡锦文还记得一件事:2015年他去哈尔滨出差,发现一辆挂当地牌照的大货车上贴着那个熟悉的“福”字,他兴奋地找到驾驶员询问:“你去过云南吗?这个‘福字就是我们发的啊。”
2015年,玉溪高速交警大队大队长许文平、副大队长翟建辉到大风垭口中队调研。在“死亡之坡”值守时间最长的民警钟建伟、胡锦文也在场。
胡锦文根据自己处理过的多起事故分析:“这条自救匝道只有57米,顶端下方是落差160多米的悬崖。如果它有80米就好了,但是跟云南公投(现己更名为云南交投)昆东管理处协商多次,确实无法再延伸匝道了。根据事后的分析,很多失控大货车冲进匝道后撞上挡墙,挡风玻璃都会碎裂,导致驾驶员从前挡处甩出来,掉下悬崖而遇难。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挡墙前方再挂一个网兜,接住掉出来的驾驶员呢?”
此言一出,大家—下子兴奋起来。觉得以网兜的强度肯定没法兜住车头,但兜住甩出来的人是可行的。当时,坡下8公里处正在盖大风垭口中队的办公楼,许文平把施工单位的老板喊来,要求他用最好的钢材和工程绳索做一个网兜,结结实实地固定在匝道尽头的挡墙下面。
2015年年中,网兜挂起来了。但这东西遭到了一些交警同行和货车司机的嘲讽。挂了半年之后,大网兜被太阳晒得发白发脆,更是遭人嘲笑。胡锦文又找施工单位老板,请他更换一副新的网兜。
2016年3月的一天,检验网兜的时刻来临了。一辆拉香蕉的拖挂车车头冲破挡墙,乘客甩出来,掉在网兜内,仅受了轻伤;但司机却连同车头一起坠下悬崖,没能逃生。交警们遗憾之余也有欣慰:这证明了网兜确实能救人。
2017年5月,又是一辆拉香蕉的拖挂车失控,闯入匝道撞开挡墙,两名司机掉入网兜,又掉下悬崖。由于网兜起了减速作用,坠崖的2人_人轻伤、—人重伤,但都被救活。
2018年3月,一辆运鱼的四轴货车失控,冲破挡墙,被网兜挡住,缓慢地滑下悬崖。赶到现场的胡锦文在半小时内冲下长2公里的悬崖边“之”字形道路,看到有一个人爬出车头,躺在南溪河水中,有气无力地望着他。胡锦文问他什么他都答不上来,似乎被吓得丢了魂魄。后来得知,这个侥幸逃生的乘客是货主,普洱人,当天押着拉了8吨鲜鱼的货车前往贵州,当时睡在驾驶室后方的卧铺里。受了网兜的救命一“兜”,他逃過一劫,但2位沈阳籍司机不幸遇难。
这位普洱货主当时使用的手机现在已经停用,拨打时传来的是“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提示音。一些遭遇过重大交通事故而侥幸生还的人,为了与那段往事彻底告别,会想方设法丢弃掉当时随身的一切物品,试图让自己不再想起。
思考
“如果建一个可以兜住车头的强力网兜,车上人存活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对于参与过“死亡之坡”无数次车祸救援的胡锦文来说,这些事故虽惨烈,但不能遗忘。
分析事故的原因能够使更多途经此处的人幸免,这是他和交警同事们—直为之努力的方向。
前几天,胡锦文再度下到南溪河边,一直往下游走了300多米,沿途,他数了—下掉落的车头,约有七八个。它们被夏季暴涨的南溪河水冲到平缓宽阔的河床上,浑身锈迹斑斑;还有两个拖挂车的车厢横躺在河边,上面已经长满了杂草。
胡锦文也一直记着在这里死去的人们。自2004年12月通车到今年8月,在这里发生车祸当场死亡的人员共124人,绝大多数都是外省籍的驾驶员;而今年以来,在此遇难的只有那辆运鱼车上的2人。
他以年份为节点,做了一个阶段性的划分:2012年前,每年在“死亡之坡”遇难的人数都超过了17,人,最多的一年甚至达到了24人;2012年到2015年间,这里每年死亡的人数在10人以下;2015年以后降到5人以下。“我的目标是,今年不能再发生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明年、后年,以至今后的若干年,我们都要加强防控,尽力避免发生夺命的交通事故。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一定会尽力去做。”
那个位于下坡12公里处,带网兜的57米自救匝道,本来胡锦文是希望建成80米长的。但挡墙外就是接近垂直的陡坡,与南溪河的落差达160多米,险峻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无法再延伸。8月25日,云南交投昆东管理处玉溪分处养护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下坡12公里处的这个匝道如果延伸到80米的话,就需要在悬崖上打桩。其墩柱的高度有可能超过100米,对于自救匝道来说,这本身就很危险。一旦大货车冲出匝道去,后果就像空难,绝对无救。”
这,也是胡锦文在匝道无法延长的情况下,想出悬挂网兜的原因。
因为在“死亡之坡”的长年守护,成绩突出,2008年,胡锦文被评为“玉溪十佳民警”。
然而,每每想起那些冲破挡墙坠崖的车头,那些死于非命的外省驾驶员,他总是在不断思考,希望能解决大网兜的不完美一一
“我在警校的专业是治安,2015年安装大网兜时,我上去‘荡秋千试了几次,但真不知道大网兜的承载力有多少。如果建一个可以兜住车头的强力网兜,只要车头不掉下去,车上人存活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离‘长下坡不死人的目标就会更近一点。希望物理学方面的专家能帮我们算—下,在这里,需要用多结实的材料制作网兜,才能兜住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