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
摘要:习近平政德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原创性、实践性四个特征。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德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蕴含着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党性原则和理论光芒。
关键词:习近平;政德;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4-0007-04
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要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作为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础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作为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讨论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思想的重要论述,丰富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思想要义、深刻把握鲜明特征、躬身实践笃行。
一、深邃的科学性
习近平政德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德问题的系统思考、对政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在对政德建设的总体思考和顶层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出完善的内涵。习近平政德思想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个人操守三个维度对党员干部的大德、公德、私德提出明确要求,内涵丰富贯通,要求清晰具体。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精神追求、岗位要求、个人欲求,全方位扎紧织密党员干部道德约束的笼子,形成了党员干部道德建设体系,强调只有内外兼修、神形兼备、知行合一,才能筑牢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是体现出鲜明的导向。从近年巡视发现的情况和曝光案例看,理想信念动摇、人民立场模糊、个人私欲膨胀等是造成党员失德失范、违规犯法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大德缺失、公德弛廢、私德松软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甚至比较突出、比较集中,有的导致了局部政治生态恶化,严重影响了改革创新发展,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直指问题、切中要害,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加强政德建设,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端正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通过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敦风化俗、淳化人心。
三是体现出严密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政治生态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兴衰存亡。习近平总书记从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出修复受损政治生态、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而领导干部要有效发挥“头雁效应”,必须要加强教育引导,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抓住思想源头,加强源头治理,自觉强化政德意识,加强政德建设;而落实政德建设要求,关键在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二、鲜明的时代性
习近平政德思想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多年从政经历,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经验,具有鲜活的新时代气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自古以来,清官政治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但由于其社会阶级属性,历朝历代刷新吏治、褒扬清官,都出于其“牧民”目的,不可避免地有其天然局限性。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习近平政德思想体现了人民立场这个新时代重要特征,要求党员干部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自觉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克己奉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鲜明人民立场贯穿始终,真正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不断厚植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
二是政治建设的首位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讲政治是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时代重要特征。习近平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2]在他看来,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习近平政德思想将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修养融为一体,把领导干部之“德”聚焦为“政德”,促进了政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有效融合,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道德意蕴、彰显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政治站位。“政治,这关键元素的注人,使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有了方向和灵魂。
三、严谨的原创性
考察习近平政德思想的形成是有其源头活水,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对这一思想形成有着原创性贡献。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3]。法治、德治自古以来就是治国的两翼,习近平总书记在创造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加以考量,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视野赋予了传统吏治思想、官德思想以新的内涵。
一是体现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政德问题的思考,深刻揭示了德政与政德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政德思想要求,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要立场坚定,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带动引领形成、促进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推动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同时,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当社会风气、政治生态出现问题时,要敏锐把握倾向,积极正本清源,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厘清模糊意识,重塑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言以蔽之,政德和德政互相影响制约,相辅相成相生。
二是体现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強调要强化法治思维,要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纪律是成文的政德,政德是内心的纪律,习近平政德思想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统一,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既注重规范惩戒,更引导向善向上,充分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保持党员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同时,促进法律和道德的力量紧密结合、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实现以德用权、依法用权。
三是体现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维方式,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这一思维方式在政德思想中得到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4]党员干部必须常存敬畏之心,敬畏人生、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人民,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经受住考验,从而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四、突出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和品格,在习近平政德思想中得到突出体现。身处新时代,党员干部不仅要讲政德、更要立政德,行政德,不仅要筑牢思想之堤,更要躬身实践、切实履行。习近平政德思想在全面阐释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加强政德建设、落实政德要求的基本方法和路径,体现了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循循善诱、严管厚爱。
一要慎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5]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政德建设要多积尺寸之功,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严防诱惑之“微”,严防蜕变之“渐”。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二要慎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党员干部要从修身、正心着眼,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三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做人行事应该“事无不可对人言”,光明磊落,心胸坦荡,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巨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四要慎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贵善始。一个人的行为是要靠道德的内在价值观引导的,一旦价值观错了,人的行为也必然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往往会全面失守、彻底沦陷。事实证明,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无一不是从“第一次”开始,与党的原则宗旨、纪律要求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关口前移,把政德置于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第一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扣好为人从政第一粒扣子、走好征程第一步。
五要慎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提升对政德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主动担当,崇善尚德,敦风化俗,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制度建设推动政德建设落地见效。
《礼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宋代思想家朱熹也说过:“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而已。”(《朱子语类·学七·力行》)习近平政德思想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在心中始终有条政治上的高压线、道德上的耻辱线、法纪上的警戒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将政德建设的要求落小落细落实落准,以良好的政德带动形成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主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以奋斗的姿态、过硬的政绩向党和人民献上新时代的答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110>.
[2]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98.
[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139.
[5]习近平.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