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凤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的任务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德育也可以称之为人格教育。中国是一个古老且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自古就十分重视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当今又在努力学习吸收现代世界文明的成果,使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得到新的发扬,也让人格教育融入新的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等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沉重的变迁。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中学;德育;问题;策略
社会教育的新走向与相对停滞的传统德育之间的矛盾。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经济生活的变革而变革,这种变化是社会性的,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它必将对学校德育产生巨大影响,作为模式相对稳定,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学德育很难与其迅速适应。
新经济形势下的社会多元价值观与学校一元价值观出现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使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发生明显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各种利益团体和个体在客观上加强了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如今,学校仍在弘扬绝对的、以社会为单位的价值观念,但社会环境已发生改变,在多元化价值观里,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时而融合、时而矛盾,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处在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它因倡导理想而存在,又因倡导这些理想而难以存在”。
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德育模式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虽强调各学科课堂上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无论哪门学科,课堂上的德育收效均不会令人满意,现今的学生往往心里明白,但很少或从未将其付诸行动,因而形成了教与学、说与做之间极大的反差。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的德育道理,实质是学生认识不深,由此形成了德育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为了造就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各级部门各位老师有必要从本职、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合适的德育方式。首先,教育者要以自己的品行引导教育学生。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把爱心献给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自己必须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做到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把理解、关心、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作为教育学生的基本出发点,尤其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前后一致、文明规范。
其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每個人都需要认识自己,人是复杂的,人的心里更是复杂的,教师要学会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协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心理测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全面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去分析思考,要接纳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教师要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再次,注意多渠道、多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已转化为教育竞争,追求学业成绩成了学生的第一需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可以上大学。这样德育就自然会丧失其首要和中心地位,因为主客观都难以满足学生德育需求,导致结果便是这种需要的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职责,应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德育目标。因此,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需要得到真正的满足,并反过来激发这种需要,德育就可以收到实效。就学校来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如我校提出了“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校训就将德育推到了第一位,学生中形成的风气也由昔日的只看成绩转变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尤以德为重;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德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如语文课、政治课的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播报新闻、演讲,用的时间不多,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几分钟内学生学到的,受到的震撼可能有时会大于课堂的四十几分钟;在有些班级里,学生会在同学生日的这天早上齐唱生日快乐歌,形式简短,毫无奢华,但却充分展示了学生间的真情真爱,诚挚的歌声使人倍感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深情。此外,组织学生从事社区服务、社会公益劳动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从内心受到启迪、得到教育,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的效果远胜于课堂上的说教。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学校、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机遇、方式引导教育学生,以期收到德育的丰硕成果,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建设者。
参考文献:
刘廷绪.新课程 新课堂 新评价:构筑学生的“精神长城”[N].中国教育报,2013.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