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8-01-22 06:31杨琼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杨琼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8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以上这些问题反映在我们的一些高等院校则表现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的教材不能很好地进入课堂,即使进入课堂其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教育也不尽如人意。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强他们对国家主流意识价值观的认同和认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975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女士当选为英国保守党主席,保守党内曾有人建言她走“中间道路”,避免左和右的极端,她却从包中拿出哈耶克的《自由宪章》说:“这本书,才是我们应该信仰的。”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尚且都有其坚定的信仰,同样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保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培养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解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正确认知。高校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其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却没有完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一些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在高校表现为开展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共课程如:形式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包括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却表现出一种漠视的态度。他们从内心就怀有一种抵触的态度,并不愿意学甚至有排斥的倾向,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强制灌输的方法。一些非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不感兴趣,对学校开展的一些公共课程的学习也是为了修学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每年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去选修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一些课程。以上可以反映出大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教育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二)教育主体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在高校开展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课程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高校会普遍开展有关这方面的课程,作为该专业的老师也亲力亲为,但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从一方面来说,相当一部分非专业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这部分课程并不感兴趣,认为这种课程很无聊,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学生的接受效果还受教育的主体老师的影响,虽然各大高校存在相当大一部分从事该理论宣传的师资团队,但由于教育主体存在差异性(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客体的接受效果。学生对老师的反应表现为:该老师的授课水平很一般,该老师的对学生的态度不好,该老师说话不严谨等等,如: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说中国的坏话,过分夸大一些极端事件的政治影响,没有适当引起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在情感方面的共鸣。在教育主客体双方的共同作用下,高校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及接受程度也没有达到真正预期的效果。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教育应该紧扣社会生活,以发展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生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至关重要,但他们却对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持有怀疑态度。表现为:多数大学生虽然承认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却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高、大、上的理论,是一种‘空想主义,‘具有超现实性,远离我们实际的社会生活。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抽象性,而把一种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践需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作为科班出身的学生也表示面临就业的压力。多数主修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表示很难找到工作或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甚至选择转行,使马克思主义的时效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大学生系统的接触马克思主义是从进入高校开始的。虽然大多数人在进入高校之前学习过相关的德育课程(初高中的思想品德课),但随着孔热的兴起,汉学成为显学,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日益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人们看来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而在部分大学生看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发端于西方的外來文化,虽然在近代面对外族入侵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救我们的民族于危难,完成了两大历史任务,在其理论的指导下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并且确立了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但其影响在人们看来具有阶段性,其影响程度远不如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在人们看来儒家思想远没马克思主义那么抽象,更通俗易懂,更接近实际生活。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

(五)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用”很难落实。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理论,毋庸置疑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其作为我党的指导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观念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西方文化的渗透传人和西方的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指导地位有所动摇。目前高校大学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对于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政策尚且关注,但也是流于形式,不深究其背后的理论渊源,也不懂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联系,将两者割裂开来,不懂得用全面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对英语的学习感同身受,一直在接触和学习,却很难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很难从内心认可其理论深度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endprint

二、解决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其改进措施。

(一)正确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大学生是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群体,所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方面的设置,应该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包括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准确把握好其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首先,应该让学生对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感兴趣,包括针对一些非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理论认知不强,情感认同不足,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分析其个性,也要抓住个性中的共性。其次,学生应该真正意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不应该为了单纯地修学分,评奖学金,把對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化”、“工具化”。

(二)正确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想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除了自身的觉悟外,教育主体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首先自身应该具备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对一些经典文本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成果的正确认知,自身有坚定的底气,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信仰体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内涵。其次,老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不要被非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左右,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三)将实践作为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避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实际、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教学,结合当今社会上的“四区分、五看待、六原因”来进行。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的基础上,回答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主体向客体的转化,让学生懂得: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系、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真正做到“正本清源”和四个“真信”。

(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面对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没有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御辱的有效武器,为了改变近代中国的面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一步一步地向西方寻找真理。而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迷梦。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处于绝望中的中国人再一次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既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也要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认识两者的关系,既要反对历史、文化虚无主义。也要反对保守主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五)真正使大学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目前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仅仅是关注一些表面性的东西,很少剖析其背后深刻的理论渊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很肤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很难用这些抽象的理论去分析一些社会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使理论更生活化,更具体化,使学生在真懂的基础上做到真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的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指导实践的效果和作用。

三、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规定了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全体公民规定了基本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解决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思想领域的混乱和存在的偏差,有利于加强全国人民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是科学性和革命性、价值性和工具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之后的又一大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这当然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自信。所以,新时期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对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小结

高校大学生作为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群体,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其主流信仰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至关重要。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其价值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在长时期内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