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清
摘要 本文对梨树侵染性病害腐烂病的症状诊断(溃疡型、枝枯型)、病原、发病规律、防控技术进行叙述,以提高果农对梨树腐烂病的认知,增强对此病的防控效果,增加果农种梨效益。
关键词 梨树;腐烂病;症状;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61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03-01
梨树侵染性病害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梨树上一种重要枝干病害,在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因品种抗病性不同危害程度差异较大。西洋梨品种抗病性较弱,防治不当常造成死枝、死树。中国梨品种一般抗病性较强,虽然病株率很高,但危害程度很轻,多导致树势衰弱;但在管理粗放、冻害较重、树势衰弱的梨园,亦常导致死枝、死树。如库尔勒香梨有些果园管理粗放,常见死枝、死树,甚至有的果园已出现毁园现象。
1 症状诊断
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梨树的主枝、侧枝,有时也可危害主干及细小枝条。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受害部位皮层呈褐色腐烂,有酒糟味,后期病斑干缩甚至龟裂,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潮湿环境时小黑点上可溢出黄色丝状物。症状表现分为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
1.1 溃疡型
溃疡型腐烂病多发生在主干、主枝及较大的枝上,初期病斑呈椭圆型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红褐色至暗褐色,皮层组织松软,呈水渍状湿腐,有时可渗出红褐色汁液。在抗病品种上,病斑扩展缓慢,但面积较大,一般危害树皮的浅层组织,很少烂至木质部,后期表面干缩龟裂,连年扩展后可形成近轮纹状坏死斑,病组织较坚硬,酒糟味较淡,很难造成死枝、死树,多导致树势衰弱。在感病品种或衰弱树上,皮层全部腐烂,病组织松软,有浓烈的酒糟味,常导致病斑上部叶片变黄、变红,甚至枝干枯死。后期病斑上均可散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上均可溢出黄色丝状物,但以皮层烂透的病斑上丝状物粗壮[1]。
1.2 枝枯型
枝枯型腐烂病多发生在衰弱树或小枝上,病斑边缘清晰或不明显,扩展迅速,很快导致枝条树皮腐烂一周,造成上部枝条枯死。病皮表面亦可密生小黑点,潮湿时其上也可溢出黄色丝状物[2]。
2 病原
梨树腐烂病病原即梨黑腐皮壳,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无性阶段为梨壳囊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病斑上的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子座组织,内生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黄色丝状物为孢子角(分为囊孢子和分生孢子2种)。内生分生孢子器的小黑点上只能溢出1根黄丝,内生子囊壳的小黑点上可溢出几条黄丝。孢子角遇水溶解,释放出病菌孢子进行传播、扩散[3]。
3 发病规律
腐烂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壳在枝干病斑内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在伤口、翘皮层、皮下干斑内越冬。潮湿环境下,病斑小黑点上产生并溢出大量病菌孢子,該孢子通过风雨、流水及昆虫进行传播,经伤口侵染危害。该病具有潜伏侵染特点,当树势衰弱或侵染点周围有死亡组织时,容易扩展发病。腐烂病的发生有春季(3—4月)、秋季(8—9月)2个危害高峰,以春季高峰发生危害较重;相对应的又有2个相对静止期,5—7月的静止期病菌基本停止生长,而10月至翌年2月的静止期实际上病菌是在病斑内部缓慢扩展。树势衰弱是导致病害严重发生的主要条件,一切可以造成树势衰弱的因素均可加重腐烂病的发生,如结果量过大、水肥管理不善,偏施氮肥、涝害、冻害、伤口等,其中尤以冻害影响最重。另外,品种间抗病性具有很大差异,秋子梨系统很少发病,白梨及砂梨系统发病较轻,西洋梨系统发病严重。在某些较抗病的品种上,如果树势强壮,病斑不用治疗也可自愈[4]。
4 防控技术
以壮树防病为核心,一切可以增强树势的措施均具有预防和控制腐烂病发生危害的作用。以保护伤口与铲除树体带菌为基础,及时治疗感病品种与衰弱树上的腐烂病斑为辅助。
4.1 加强果园管理,壮树防病
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按比例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灌水,雨季注意排水,科学调整结果量,促使树体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合理修剪,尽量减少伤口,促进伤口愈合,并对较大剪口、锯口及时涂药保护,防止病菌侵染。效果较好的药剂如甲托油膏(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植物油=1∶20~25)、2.12%腐植酸铜水剂、3%甲基硫灵糊剂等。
4.2 搞好果园卫生,铲除树体带菌
首先在萌芽前及时刮除枝干表面的粗皮、老翘皮等,清除病菌越冬场所;然后在芽萌动初期喷施铲除性药剂,铲除树体残余病菌。常用有效药剂有: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60%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200~300倍液等。另外,在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或地区,还(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03页)
可增加生长期枝干涂药,即在7—9月使用铲除性药剂涂抹或定向喷洒主干、主枝,铲除枝干病菌。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2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100~2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3%甲基硫菌灵糊剂等[5]。
4.3 及时治疗病斑
病斑较浅或抗病品种上的病斑,可用划条涂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割治),即用刀在病斑上纵向划条,将皮层划透,刀距0.5 cm左右,然后表面涂刷渗透性较强的药剂,如甲托油膏、21%过氧乙酸水剂3~5倍液、3%甲基硫菌灵糊剂、30%戊唑·多菌灵50~100倍液等。烂至木质部的病斑或感病品种上的病斑应及时刮治,把腐烂皮层组织彻底刮除干净后涂药保护伤口,药剂如上述。
4.4 其他措施
冻害发生较重果区或腐烂病较重的果园,秋后冬前树干涂白,降低昼夜温差。涂白剂配方:生石灰12 kg+石硫合剂原液2 kg +食盐2 kg +水36 L,或生石灰10 kg +豆浆3~4 kg +水40~50 L。有条件的果园,冬季也可在树干上绑缚防冻材料(如防寒被、稻草、纸板等)或树体覆盖防寒被,预防发生冻害。另外,注意加强造成梨树早期落叶的病虫害防治,避免梨树早期落叶;梨树生长中后期喷药时,适当混加0.3%尿素及0.3%磷酸二氢钾,增加树体营养,培育壮树,但避免偏施氮肥。
5 参考文献
[1] 彭堆金.梨树侵染性病害根腐病的防控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13):66.
[2] 张艳梅,任云珍.梨木虱和梨树腐烂病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16(1):52.
[3] 武运霞.梨树腐烂病防治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14(4):40.
[4] 杨迎春,苗春会.梨树腐烂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河北果树,2010(5):41.
[5] 王兰.香梨树腐烂病病原的生物学性状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99-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