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兰珍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2016年在兴化市进行了水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水稻品种,其产量水平、穗粒结构、植株性状、生育期、抗性表现等存在差异,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5个,分别是南粳9108、淮稻5号、盐粳15、南粳0212、南粳45。
关键词 水稻;品种;产量;性状;江苏兴化;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033-02
为筛选适应兴化市中堡镇种植的水稻品种,提高单位比较效益,2016年兴化市中堡镇农服中心就兴化市种植的粳稻品种进行试验。通过本试验了解各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种植表现,为水稻品种的筛选和进一步试验示范提供参考[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兴化市中堡镇东皋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试验田土质为勤泥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且均匀一致,灌排方便,交通便利,试验田前茬为小麦,品种为宁麦14号,产量6 273 kg/hm2。
1.2 供试品种
参试水稻品种为迟熟中粳7个,分别为武运粳27、盐粳15、南粳45、淮稻5号、扬育粳2号、南粳0212、南粳9108,试验种子由泰州金杨种业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南粳9108作对照(CK)。2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6],小区面积13.6 m2(6.8 m×2.0 m),田间走道区组间为40 cm、小区间为33 c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小区间品种延伸种植,田间小区排列按实施方案排列图实施。采用拉线定点人工移栽(机插小苗,手工模拟人工移栽),行株距25 cm×13 cm,各小区按8行×51株栽插,栽植30万穴/hm2,每穴2~3株,每小区栽408穴。
1.4 试验实施
1.4.1 育秧阶段。试验采用小苗移栽,育秧方式为机插塑盘毯苗,参试品种于播种前晒种2 d,播前用亮盾拌种,6月2日播种,干籽播种,6月25日移栽,秧龄24 d,移栽前3 d用药防治病虫害1遍。
1.4.2 大田阶段。肥料运筹,移栽前施用45%优质复合肥(15-15-15)525 kg/hm2作基肥。7月1日施分蘖肥,结合化除,用尿素225 kg/hm2拌25%苄·乙1 125 g/hm2撒施。7月6日施平衡肥,用尿素150 kg/hm2,8月2日追施促花肥,用35%氮钾复合肥(30-0-5)375 kg/hm2。8月12日追施保花肥,用尿素75 kg/hm2,大田施氮量397.5 kg/hm2。水浆管理:按高产要求进行,分蘖期浅水灌溉,栽后18 d(7月13日)开始初搁田,分次搁实,拔节长穗期湿润灌溉,抽穗后间隙灌溉。病虫害防治根据市植保站统一布置用药,前期注重纹枯病的防治,抽穗前后注重了稻瘟病的防治,整个大田期用药6次,后期结合病虫防治根外喷肥2次。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大田移栽后于活棵期进行田间基本苗的调查,分蘖期调查穗数苗、高峰苗的出现时间,抽穗期调查生育期,齐穗后调查有效穗数,抽穗后25 d调查稻曲病、稻瘟病的发病情况。依据各个品种的成熟期提前1~2 d取样考察穗粒结构和植保性状。按成熟期分批收获小区实产,各小区单收、单脱、单扬、单晒干,小区实产全部按标准水分14.5%折算。另外,不定期田间考察各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7个水稻品种产量为8 312.50~10 139.71 kg/hm2。其中以对照南粳9108(CK)最高,产量10 139.71 kg/hm2,其次为淮稻5号,产量9 661.76 kg/hm2。盐粳15产量居第3位,产量9 636.03 kg/hm2,南粳0212产量9 455.88 kg/hm2,南粳45产量9 018.38 kg/hm2,武运粳27、扬育粳2号2个品种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下,分别为8 819.85、8 312.50 kg/hm2,排在參试品种的后2位。
2.2 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的7个品种全生育期为147~152 d,其中南粳45生育期较短,为147 d,南粳9108(CK)生育期最长,为152 d。盐粳15、淮稻5号、南粳0212等3个品种生育期148 d,扬育粳2号生育期149 d,武运粳27生育期150 d,盐粳15、淮稻5号2个品种抽穗期较早,南粳45、扬育粳2号、南粳0212 3个品种的灌浆成熟相对较快。
2.3 群体动态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水稻品种基本茎蘖苗为87万~93万株/hm2,有效穗数331.95万~420.30万穗/hm2。
2.4 抗逆性
2.4.1 倒伏情况。根据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田间表现,南粳45和南粳9108(CK)抗倒性较好,各小区皆未有倒伏发生,其次为武运粳27、南粳0212,其中武运粳27重复Ⅰ有5%左右面积斜倒,重复Ⅱ有斜倒迹象,但未倒伏。南粳0212重复Ⅰ呈斜倒迹象,但未有倒伏,重复Ⅱ有20%斜倒。盐粳15、淮稻5号、扬育粳2号3个品种都未有倒伏发生,其中盐粳15重复Ⅰ倒伏面积约占85%,倒伏程度近伏地,重复Ⅱ有80%左右面积呈倾斜倒。淮稻5号重复Ⅰ80%左右的面积伏地,重复Ⅱ有50%的面积伏地、30%的面积斜倒。扬育粳2号倒伏较重,2个重复都有90%左右面积的倒伏,倒伏程度为伏地。2016年度各品种的倒伏发生较迟,在水稻灌浆成熟后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2.4.2 田间病害发生情况。2016年水稻生产上是一个病虫害轻发年份,正常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基本能控制危害。在本试验中,前期注重了纹枯病的防治,破口抽穗期主动用药3次防治稻瘟病,“二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10月初对稻瘟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考查,武运粳27、盐粳15、南粳45、淮稻5号、扬育粳2号、南粳0212等6个品种未查见稻瘟病穗,基本无病,南粳9108(CK)查见零星枝梗瘟,但病情极轻。另稻曲病、白叶枯病等各小区未见,南粳9108(CK)偶有少量恶苗病株。endprint
2.5 主要农艺性状
2.5.1 株高。参试品种株高83.6~101.6 cm,其中南粳9108(CK)株高83.6 cm,扬育粳2号株高101.6 cm,南粳45株高88 cm,武运粳27、盐粳15、淮稻5号、南粳0212等4个品种株高在95~100 cm之间(表4)。
2.5.2 穗粒结构。参试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在331.95万~420.30万穗/hm2之间。每穗总粒数100.6~117.5粒;结实率91.2%~95.1%,相差3.9个百分点。千粒重23.7~31.92 g,相差8.22 g(表4)。
3 结论与讨论
2016年试种的7个水稻品种综合其产量水平、穗粒结构、植株性状、生育期、抗性表现等,各品种存在差异,2016年试验种植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5个品种分别是南粳9108、淮稻5号、盐粳15、南粳0212、南粳45,其中南粳9108单产水平最高,对照品种南粳9108是兴化市主体品种,通过国家“超级稻”审定,属迟熟中粳类型,其后期熟相较优,叶色正常偏深,植株较紧凑,株高适宜,抗倒性较好。其穗粒结构较协调,千粒重正常偏下,稻瘟病抗性欠佳。淮稻5号产量高,熟期转色较好,叶色淡绿,抽穗期早,生育期适中,其穗数较足,结实率高,穗型大小一般,千粒重正常,植株适中,抗倒性好,株型紧凑。盐粳15产量较高,抽穗期早,生育期适中,穗数足,穗粒结构,较协调。但其后期熟相偏差,叶色发红早枯,植株适中略高,抗倒性不强,弯穗,半草盖顶。南粳0212产量较高,2017年通过国家“超级稻”审定,属迟熟中粳类型后期熟相较优,株型紧凑性一般,叶色正常,生育期适中,其粒重较高,是大粒型品种,但结实率偏低,株高适中略高,抗倒性一般,草盖顶,弯穗。南粳45产量中等,后期熟相较优,叶色正常,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中,灌浆速度较快,成熟期较早,弯穗子,半草盖顶。武运粳27后期熟相较优,株型松散适中,叶色深绿,植株适中偏高,抗倒性一般,产量中等偏小,穗型相对较大,结实率、千粒重较高,生育期适中,但其穗粒偏低,草盖顶,弯穗子。扬育粳2号后期熟相较优,成熟时穗色优,其叶色淡绿,株型紧凑性一般,生育期适中,后期灌浆较快,穗数偏少,穗型一般,结实率、千粒重较高,产量低,植株高,抗倒性差,半草盖顶,弯穗子。
2016年水稻生产经历了诸多不利的天气因素影响,栽后遇阴雨低温,早发不到位,前中期少雨高温,加快生育进程,中后期长时間连续阴雨寡照,对水稻的灌浆结实极为不利,大面积生产上的水稻较常年减产750 kg/hm2左右。试验品种也经历了同样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其试验结果只能反映各品种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当年种植的产量水平。另限于试验
条件的影响(如试验年度的气候因素、栽培条件等)有些品种的产量水平未能得到很好发挥。
4 参考文献
[1] 陈建忠,林佩佩.2016年泰州地区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38.
[2] 李冬梅.孙吴县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7(8):78-80.
[3] 杨开,杨一琴,杨建忠,等.江苏省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7(4):44.
[4] 李宗泽,陈永伟,周全文,等.宁夏银北灌区直播水稻品种特性初步比较试验[J].作物杂志,2017(4):38-43.
[5] 郭春年.2016年旌德县机插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2):167-168.
[6] 阿则古丽·纳伊普.于田县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新疆农业科技,2017(3):1-2.endprint